李群玉唐诗《黄陵庙》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介绍】
《黄陵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此诗通过对黄陵庙前美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红裙少女来而复去经过的描述,刻画了一个船家女子的形象,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原文】
黄陵庙
黄陵庙前莎草春⑴,黄陵女儿蒨裙新⑵。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注释】
⑴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⑵蒨(qià;n):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红色。
【白话译文】
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景象清新美好。一位红裙少女翩然来到黄陵庙前的湖上。她唱歌而来,驾船而去,水面还飘散着她的一串歌声。只见小船渐去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
【赏析】
黄陵庙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庙,又叫湘妃祠,坐落在洞庭湖畔。这首诗虽然以黄陵庙为题,所写内容却与二妃故事并不相干。诗中描写的是一位船家姑娘,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这是黄陵女儿即将出现的具体环境。美丽的大自然仿佛正在等候以至在呼唤着一位美丽姑娘的到来。莎草碧绿,正好映衬出船家姑娘的动人形象。
黄陵女儿蒨裙新,一位穿着红裙的年轻女子翩然而至,碧绿的莎草上映出了艳丽的红裙。蒨裙,本已够艳的了,何况又是新的。在莎草闪亮的绿色映衬下,不难想见这位穿着红裙的女子妩媚动人的身形体态。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是写女子驾船而去。而船后还飘传着她的一串歌声。诗人出神地凝望着,只见小船向着洞庭湖水面渐去渐远,直至消失。水远山长,形象地写出诗人目送黄陵女儿划着短桨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的情景。水远山长四字还像一面镜子,从对面照出了怅然迷茫、若有所失的诗人的形象。
《黄陵庙》使用了写意的白描手法。诗人完全摆脱了形似的摹拟刻画,忠实地描写了自己的感受。绿草映出的红裙留给诗人的印象最深,他对黄陵女儿的描画就只是抹上一笔鲜红的颜色,而毫不顾及穿裙女子的头脚脸面。登舟、举桨与唱歌远去最牵动诗人的情思,他就把轻舟、短櫂、歌声以及望中的远水长山,一一摄入画面。笔墨所至,无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借助典故,也不求花俏,文字不矫饰,朴实传神,颇有豪华落尽见真淳之美。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