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良和陈平都是汉朝开国功臣 两人到底谁的谋略更高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02)570

对张良与陈平对比,谁的谋略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张良与陈平都是汉朝的 开国功臣,都曾辅佐刘邦,出谋划策,立下赫赫功劳。那么,他们两人,谁的谋划更高明,谁的功劳更大,谁更厉害呢?

这里进行一番对比。

张良之一计:

1, 收买敌将之计。

刘邦打关中时,想要直接进攻峣下秦军,张良劝阻,说秦兵还很强大,不宜轻易跟他正面交战。并且献计:听说这位守关秦将是杀猪的儿子,市侩商人容易被利益引诱,不如派人持重金去收买这位秦将。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施行,果然使得秦将背叛秦朝,而与刘邦勾连。

刘邦想要与秦将结盟的时候,张良又予以劝阻:秦将只是一个人背叛朝廷,恐怕他的手下兵士并不会跟从他投靠过来,到时候反而麻烦。不如趁着秦军没有防备,突然发起进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刘邦又听从了张良的计策,把秦军打败了,只是可惜了那位被出卖的秦将。攻克峣下之后,刘邦连克数城,一下子就打到了咸阳。张良功不可没。

陈平之一计:

巨金反间计。

陈平劝刘邦拿出数万两黄金,对项羽手下得力干将进行反间计。刘邦听从了陈平的计策,支出4万两黄金给他,任他处置,不问出入。陈平拿了黄金,在楚军散布各种流言,说,钟离昧等将军立有大功,但是没有得到项羽的封赏,所以心里怨恨,想要跟汉王联合,消灭项羽,然后瓜分楚国土地。果然项羽听到流言侯,对这些重要将军不再信任,而这些将军也从此跟项羽离心离德,有些将军甚至投靠了刘邦。

陈平花费了4万两黄金,这个成本有点高。但是张良收买敌将花了多少金银,史记并没有交代,但是应该没有4万两黄金之多。

张良第二计:

焚毁栈道之计。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迁移到偏远的巴蜀地区驻军。张良向刘邦献计:入蜀之后,烧毁栈道,以向项羽表示你安于蜀地,不再返回中原的意思,让项羽对你放心,不会对付你。这样你就可以暗中积聚力量,等候时机。刘邦采用这条计策,在蜀中暗中发展力量,后来突然杀出汉中,打了项羽一个措手不及。

陈平第二计:

对比离间计。

项羽使者来到汉营,陈平让刘邦用太牢级别的礼节迎接。当听说是项羽的使者时,说:我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命人立即撤去丰盛菜肴,换上粗茶淡饭。其实这一计策并不怎么高明,但是使者因为前后待遇反差极大,感觉受到羞辱,立即向项羽返报,说范增通汉王,对大王不再忠心了。而项羽也不加思考,就怀疑范增的忠心,并且明显地疏远了范增。范增不得已,选择离开项羽,之后,项羽就完全失去了智囊,成了一个鲁莽之备。

张良第三计:

空往实来之计。

刘邦与项羽争霸,但是要打败项羽难度极大。张良又向刘邦献计:将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拿出来,作为对功臣的封赏,谁要是打下来,就分封给谁,来激励大将军韩信,并以这些地区许诺项羽手下的九江王英布,以及彭越。当时刘邦并未占领这片地区,所许的只是空言。但是,因为这种许诺,使得英布背离项羽,彭越也投靠了刘邦,韩信更是不断地为刘邦开疆拓土。之后刘邦打败项羽,主要就是靠这三人的力量。

陈平第三计:

伪游云梦擒韩计

刘邦当皇帝之后,时时怀疑韩信要造反,心里实在不安,想要攻打韩信,却是没有必胜把握。陈平给刘邦出计:假装到云梦泽巡视,周边诸侯按理应该朝见刘邦。楚王韩信必然不加防备,出境拜见。刘邦按照陈平的计策执行,把韩信召到云梦,只用了两名武士就擒获了韩信。

张良第四计:

封一侯平众怨之计。

刘邦当皇帝后,对一部分大功臣进行了封赏,但是还有很多中下功臣没有得到封赏,因为论功行赏需要考察衡量,这需要时间。所以,那些还没有得到封赏的将领,经常聚在一起议论,抱怨。刘邦有些担心,问张良这些人在干什么。张良说他们功高未赏,在谋划造反。刘邦大惊:那怎么办?张良说,你最恨谁,就先封谁,那么其他人就不会着急。刘邦就封了雍齿为什邡侯。因为刘邦最痛恨的人就是雍齿,但是因为后者功劳多,所以才没有杀他。果真,大家都高兴了,因为他们觉得皇帝最厌恶的雍齿都封了侯,他们肯定不会漏掉的。封了一个侯,却平息众人的怨望,实在是高明!

陈平第四计:

激宠姬妒忌计

刘邦被匈奴军队围困在白登时,前无救兵,后无粮草,差点要支撑不下去了。陈平出了一计,派使者暗中拜见匈奴单于所宠爱的阏氏,说汉朝出美女,说匈奴单于之所以攻打汉朝,是想要得到汉朝的美女。如果真让单于得到汉朝美女,那么阏氏的地位必将不保。于是阏氏出于自保,极力劝说单于撤围。

张良第五计:

请四老,稳储位

刘邦因为宠爱戚夫人,因此打算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太子之母吕后求张良帮忙阻止刘邦废储,稳固太子之位。张良献计: 有四个老名士,叫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是皇上想招却没有招来的,如今隐居深山。太子如果不惜重金卑词,将他们请来,作为太子的宾客。有这四人辅导,那么皇上一定会权衡轻重的,不会轻易易储的。果真,刘邦发现这四位老人在辅助太子,就不再更易太子了。

陈平第五计:

六出奇计

刘邦平定陈曦和英布时,陈平曾经给刘邦出了六道奇计,每次都使得刘邦给他增加了封地,这6条奇计都是绝大阴谋,不为外人所知。所以具体是哪些计谋,不得而知。

张良第六计:

托病全身之法

刘邦猜忌功臣,张良常常以身体多病为由杜门不出,不与诸臣交游,免遭刘邦的杀害,最后算是善终。

陈平第六计:

自污保全法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陈平不得已投靠吕后,又经常显示出迷恋酒色,不思进取的样子,解除了吕后对他的疑虑,获得吕后的信任,最后,等吕后死后,陈平与周勃一起清除了吕家诸王,拥立了汉文帝,保存了刘氏的天下。

那么,你觉得,张良与陈平,谁的计策更为高明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5/502439.html

“张良和陈平都是汉朝开国功臣 两人到底谁的谋略更高” 的相关文章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委以重任...

汉献帝忙碌奔波了一生 汉献帝为何始终一事无成

汉献帝忙碌奔波了一生 汉献帝为何始终一事无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汉献帝集团奔忙一生,为何始终一事无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说到三国历史,汉献帝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此人一生先后扳倒了董卓、李傕、郭汜,甚至就连老奸巨猾的曹操都差点阴沟里翻了船。但是汉献帝跟他那个小朝廷扳倒了一...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儿孙自有儿孙福,朱元璋安排得那么好,为何朱允炆却不能安享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真是个称职的家长,为了让儿孙们安享天下,他几乎杀光了所有开国功臣,制定了一整套完美的制度。他安排好了一切,为什么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却无法安享天下?朱元璋安排...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郡顺阳县人。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范晔出身顺阳范氏,博览群书。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出任冠军(刘义康)长史,迁秘书...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189年-217年或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统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从征黄祖时,他作为先锋,阵斩张硕。在逍遥津之战,他拼死保护孙权逃生,自己则是最后一个逃生的将领。官至偏将军。凌...

汉昭帝的死和霍光有关系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汉昭帝的死和霍光有关系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汉昭帝20岁就因病而逝,为何都说与霍光有关?事情真相又是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87年,汉武大帝刘彻因病去世,皇位传给年仅7岁的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13年后,年仅20岁的刘弗,便一命呜呼。他这一死不要紧,整个西汉再次乱成一锅粥,最终还是太子刘据直系后代刘询...

司马懿既然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司马懿既然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明明识破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习》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蜀魏吴三国相争的故事,这段时期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每一个都值得细细推敲。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以前人们非常喜欢诸葛亮,觉得他料事如神。然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喜...

刘恂作为刘禅的儿子 蜀汉灭亡后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刘恂作为刘禅的儿子 蜀汉灭亡后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灭亡后,刘禅之子刘恂去哪了?为何史书没任何记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很多人物,之所以最后的行踪没有被记录下来,大多都是因为这个人后来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并没有继续发挥出作用,从而被史官们所遗忘。刘禅的儿子刘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那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