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承乾谋反为什么会失败?详解其失败原因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11)190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李承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太子李承乾谋反为什么会失败?请听我详细道来。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称帝。同年,李世民册立嫡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这一年李承乾才刚满八岁。

李承乾小时候聪慧机敏,仁孝纯深,因此深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喜爱。大臣们也为国家能有这样一位储君感到庆幸。然而自长孙皇后去世后,不知道是因为没人可以管束还是因为进入青春期的缘故,李承乾变得越来越叛逆,从刚开始的阳奉阴违到后来的彻底放飞自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承乾越玩越疯,越来越没底线。李世民和大臣们都心急如焚,但有一个人却非常高兴,他便是李承乾的同胞弟弟、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的嫡次子,理论上的皇位第二继承人。一旦李承乾倒台,李泰无疑是最受益的。因此看到李承乾彻底沉沦后,李泰反而越来越努力,他效仿自己的父皇当年还在潜邸时期那样,在自己王府开文学馆,招才引士。后来又编著了一部分述各县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于一体的《括地志》,深得李世民的好评。

看到两个儿子的表现大相径庭,李世民心中渐渐产生了废储的念头。不过嫡长子继承是古代宗法制度的最基本原则,所以李世民的这一想法遭到了魏征、王珪、褚遂良等一批大臣的强烈反对,君臣之间为此事相持不下。

李泰是个聪明人,但有时候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事事想要积极表现,事事想要效仿自己父皇当年的样子。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李泰积极团结各种可以团结的力量,朝野上下对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可他的这一行为却不知不觉中逾越了李世民心中的底线,再加上朝廷中的元老重臣们也都反对废储。因此李世民渐渐打消了改立李泰的念头。

到了贞观十七年(公元642年)初,李世民仍对李承乾抱有一丝希望,可此时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李世民彻底死心。

李承乾之前听闻到李世民有废储想法后,并没有积极表现,反而是破罐子破摔。他不仅玩得越来越离谱,还在东宫包养一个叫称心的男童,与其同吃同睡。此事被李世民得知后,龙颜大怒,他当即下令将男童称心处死,同时将李承乾骂了个狗血淋头。

到了这一步,李承乾仍不打算反思自己的过错。他认为称心的事情之所以会被父皇发现,必然是李泰举报,于是组织了一个以太子左卫副率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记住这个名字,后面还会提到)为首的杀手团队打算刺杀李泰。后来李承乾觉得反正都是要搞事情了,那就来搞个更大的。于是他又拉拢了和自己臭味相投的皇叔、汉王李元昌,以及对朝廷颇有怨言的名将侯君集,打算效仿父皇当年“玄武门之变”那样,来个“东宫之变”。

在大部分人看来,李承乾谋反是以卵击石,毫无胜算,其实不然。如果光论实力,那李承乾跟李世民当然不是一个量级,可李承乾的优势在于可以搞突然袭击。太子东宫离皇帝所在的太极宫仅一墙之隔,只要有数百死士翻墙入宫,以最快速度控制住皇帝和朝廷中枢大臣,然后胁迫皇帝禅位,一场政变行动兴许也就这样完成了。当年的唐高祖李渊也差不多就是经历这一幕被赶下台的。而且李建成当了十几年皇太子,朝野上下的支持者也不少,他的团队里又有侯君集这样的军方首脑人物,这可比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有更多优势。换言之,要是真的成功率极低,像侯君集这样老谋深算的人怎么可能会愿意加入李承乾的团队呢?当然李承乾自幼在深宫中长大,在个人能力方面比他的父亲李世民差远了,不过这也不是他必败的理由。

那么李承乾的谋反行动为什么还没开始就已结束了呢?这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承乾团队的阴谋在保密工作方面还算总体到位。然而一桩八竿子打不着的意外事件却把他害惨了。

贞观十七年(公元642年)初,李世民的第五子、齐王李祐在齐州(今山东济南)发动兵变。这才是真正的以卵击石,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李祐和他的党羽连齐州城都没迈出就被自己手下一个叫杜行敏的王府兵曹给轻松拿下了。李世民下令彻查此案,打算将李祐潜伏在京师的暗桩全部拔出。

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调查人员发现一个叫纥干承基的人似乎非常可疑,于是将其逮捕,审问他与齐王是什么关系。纥干承基被捕后先是大喊冤枉,声称自己跟齐王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可此事牵涉谋反,对朝廷来说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只要你没充分证据证明自己清白,那就基本上是死路一条,更何况纥干承基究竟与齐王有没有牵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了活命,纥干承基就向调查组提供重大立功材料,将自己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团队的事情给供了出来,倒霉的李承乾就这样被暴露了。于是朝廷迅速展开行动,李承乾和他的党羽还没搞明白是哪一步出了问题就已经被一网打尽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5/504057.html

“李承乾谋反为什么会失败?详解其失败原因”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王慧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有哪些与王慧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王慧龙(390年~440年),字慧龙, 太原晋阳人。北魏名将,东晋尚书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十四岁时,遭遇东晋太尉刘裕灭门,渡江投奔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灭亡后归顺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随明元帝拓跋嗣南征...

刘备选择传位给刘禅 刘备传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刘备选择传位给刘禅 刘备传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对刘备为何选择让刘禅继位,难道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只是说有了汉室后裔这个名号,他有了一个出师有名的理由。在建立自己的势力和招揽人才方面,可以更加方便。尽管刘备什么都没有,但他最后还是成功建立蜀汉,与魏吴两国三分天下。按理说能够做到这一步,刘备...

伊尹是如何从社会底层的奴隶一跃成为贤相的?

伊尹是如何从社会底层的奴隶一跃成为贤相的?

伊尹(公元前1649年~前1550年),己姓,伊氏,名挚,夏末商初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华厨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伊尹出生后,被有莘国庖人收养。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今洛阳伊河)之上采桑...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乂出身南阳吕氏,自幼丧父,喜好读书弹琴。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卓著,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以为汉中太守,督促农事,供应兵员军需粮草。诸葛亮死后,累迁蜀郡太守。后来...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对五子良将有多弱?五虎将只出动2人,就可以轻松横扫他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蜀国有五虎将,而江东有十二虎臣,魏国也有五子良将,这些人都代表了各方势力的顶配阵容。按照演义的描写,吕布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基本处于一个段位:超一流水平。而五...

汉献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东汉灭亡和他有关系吗

汉献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东汉灭亡和他有关系吗

还不知道:汉献帝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东汉因他而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汉朝最后的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很罕见的并不是一个昏君。相反,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不过,汉献帝遇到的情况,难度实在太大,从母胎开始,就一直是地狱级难度。以至于不管换谁到他的...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清兵入关 吴三桂有反叛之心吗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清兵入关 吴三桂有反叛之心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三桂为什么要放清兵入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吴三桂这个人,很多人都会想起他起兵反清的事,特别是他的口号,兴明讨虏,这句话放在电视剧里面或许有些人能信,但是你看看吴三桂的一生,这个人,从他生下来开始,就是个反复横跳的二五仔。吴三桂生于万历四十年的辽东,他的父亲...

张皓:东汉顺帝时期司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皓:东汉顺帝时期司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皓(一作浩)(50年-132年),字叔明。犍为郡武阳县人,东汉时期大臣,西汉留侯张良的六世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郡吏、大将军掾、尚书仆射、彭城国相等职,在廷尉任上,留心断狱。延光三年(124年),安帝听信谗言,将要废时为太子的汉顺帝刘保,张皓与太仆来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