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北洋人物志:河州诸马(三)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6-01)240

西北回乱源自于新、老教派争端,更为深刻的动因则是土地财富的兼并集中,使广大民众饱受租税盘剥陷于困窘。当时封建上层不独官僚地主、土司,仍有 *** 寺院兼并土地聚拢财富,以门宦、教派为名“世袭罔替”,新派多以革除弊端为名吸引老派教众改信,如此便意味着老派的教理、利益受到挑战,新、老教遂屡以教争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由此激化的 *** 起义打起反清旗帜,一度提出革除门宦、消灭土司及官僚地主等口号,其斗争诉求旨在于打破土地财富过度集中,此为农民起义反抗封建压迫一贯规律,然而西北 *** 起义常以教派争端为发矢,抗争运动亦多受宗教的虚幻渲染,往往使情势呈现复杂多变的局面,可事理的本质仍然一致。

农民起义

正是基于这种情势,马占鳌、马安良父子于甘省暴起,擅动屠刀以杀伐进官加爵,又以世俗权力控驭门宦教派,领袖河州诸马底定西北,可是马氏父子全无根治痼疾的治术,仅能以杀伐破解根深蒂固的门宦势力,初于1872年降清反戈义军是一端,后于1895年镇压 *** 起义又是一端,如此扶植弱小代替较大的门宦势力,又战争引起西北人口减少,既往的土地、财富集中问题稍稍纾解,因此每经大战后便稍得安息,时随势转矛盾日深复又兴起刀兵,1895年 *** 起义既是门宦势力的反弹,也是土地财富集中问题日益严重的征像,马安良继承其父衣钵以杀伐破灭门宦,赢得惨淡的10余年太平,就这样 *** 反清斗争似乎失败了,可斗争诉求却仍旧艰难的、一步步的向前发展。

清代西北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最终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甘军”董福祥撤职回籍,马安良部亦裁减至马队三个营,然而河州诸马因护送慈禧、光绪西逃大受重用,嗣后诸马多数仍于西北各地担任军职,诸如马安良、马麒圄于西北如“桃花源中人”,又有少数如马进祥者屡于两广、甘肃担任总兵、提督,颇知孙中山于两广革命的情形,且于1907年与马福祥结为儿女姻亲,故而马福祥亦得风气之先,甚至一度与同僚合办股份公司,任职西北与高层大员交往积累晋身之资。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跻身清朝常备军的河州诸马仍然骁勇,以镇压各地零星反清起义获得发展,势力亦得到稳步提升。

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为发矢

值1911年以武昌起义成功,不久陕西革命军起义成立军 *** ,宁夏府、灵州亦随风光复,西北于革命风潮中震颤不已,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升允命令甘军汉、回诸部镇压,而时任甘州提督的马进祥以为辛亥革命非同作乱,劝诱河州诸马观望以待,然而当时赵惟熙、马安良辈官僚旧吏多无识略,欲乘乱以“杀业”建功升官,纷纷鼓动响应募兵征讨,诸马或有犹豫多受裹挟,只有马福祥以丁忧为名按兵不动,此举引起马安良强烈不满,然而诸部各不隶属难以强求,遂以马麒、马占奎等分领所部赴陕西、宁夏镇压革命军。

“共和”—剪辫子

时年53岁的升允为蒙古镶黄旗人,思想顽固屡任地方大员,值溥仪登基时因反对立宪革职,便寓居西安满城赋闲,至1911年10月陕西革命军起义,朝廷任命升允为陕西巡抚,其迅速逃往兰州免于灭顶,便与陕甘总督长庚筹划勤王迎驾偏安西北,适因甘军汉回陆洪涛、马安良辈皆欲立功升官,便怂恿诸部赴陕西镇压革命军,由陕西巡抚升允统领汉、回诸部,分别是汉军陆洪涛“振武军”、周务学“忠武军”、张行志“壮凯军”、崔正午“骁武军”、吴炳鑫“建威军”,回军马安良“西军”、马国仁“靖洮军”,仅马福祥“昭武军”留守兰州观望。

马福祥

此即是清末甘军意识形态的分野,诸部于“保清”与“共和”之间的抉择,很明显封建保守势力具有压倒性优势,即便是马福祥亦未必真正赞成共和,只是摇摆不定而趋向避免无谓的战争而已,毕竟西北一隅不足以论成败得失,最终的胜负完全取决于清廷与革命阵营的筹算。尽管如此,甘军仍以强悍战力宣示了自身尊严,马麒部一举扫灭宁夏义军,马安良部入陕大举攻战,汉军诸部亦分道并进,经数十战攻克十余城,因当时陕西东面亦遭河南“毅军”赵倜部攻击,革命军于东线大进大退境况危急,故军 *** 面对西线甘军进攻岌岌可危,幸有哥老会首领张云山、万炳南发动数万会众反击,勉强于西面抵住甘军阵线相持作战。

陕西革命军兵马都督、哥老会首领张云山

这一时期清廷和甘省都发生了剧变,清廷的剧变是溥仪受袁世凯胁迫宣布退位,甘省剧变则是黄钺发动秦州起义建立军 *** ,剧变象征着延续200余年的清朝宣告覆灭,“共和”西进态势明朗,赴陕甘军已无正当作战理由,而且升允斩杀革命军和平使者, *** 鼓动甘军一味进攻,大量杀害战俘和革命者,直至军中纷传清帝退位,汉、回诸部恍然若失而拒战,升允见无力回天随即弃军出逃,甘军遂与陕西革命军解斗返甘。可是,就在甘省剧变的当口,陕甘总督长庚自认无力力挽狂澜,便由赵惟熙、马福祥等赞同共和,活动各方促使秦州黄钺取消军 *** ,确立省府兰州为甘省权力中心,赵惟熙得到都督任命、革命党李镜清担任议长,旧官僚把持的省府兰州已然安置妥当。

革命党人黄钺

劳师无功的汉、回甘军汗颜无地,马安良手握重兵却错失攫取大权的良机,终日怏怏不乐拥兵自诩“土皇帝”,甘督赵惟熙手中无兵,只得授马安良为“提督”以为安抚,如此省府以都督赵惟熙、议长李镜清、提督马安良为三巨头,而马安良于省府大位失机在先,便以武力于地方大肆安插亲信,以马麒为西宁镇总兵、马璘任凉州镇总兵,马占奎为中营协统,马国仁为秦州镇总兵,而对马福祥则刻薄寡恩,初已任省议员的马福祥有功于甘省共和,赵惟熙题名授予西宁镇总兵,马安良怒其留守兰州不为己用,将其赶出兰州贬任宁夏护军使,如此河州诸马以马安良、马麒、马福祥、马璘、马国仁称强,马麒、马璘、马国仁皆听马安良号令,惟马福祥与之渐行渐远,由此初步形成河州诸马经营青海、宁夏、河西走廊态势的雏形。

旧官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6/507685.html

“北洋人物志:河州诸马(三)” 的相关文章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于谦不是忠臣吗?他为什么不去阻止“夺门之变”?,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夺门之变时,朱祁镇被囚禁在南宫。不管筹划政变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是从哪里出发,政变这个事件,是从打开南宫之门、迎出朱祁镇开始的。南宫位于现在北京东城区普渡寺位于南池子大街,原址是南...

诸葛亮北伐时马超没有死 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诸葛亮北伐时马超没有死 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马超不死,诸葛亮北伐就一定能成功吗,他究竟有多厉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马超在《三国》中是一个非常彪悍的人物,看过《三国》的人都送给了他一个外号";马喷子";,他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又差点杀了曹操,是一个非常嫉恶如仇的人。因为马...

箕谷之战发生后,赵云是如何大战曹真数万兵马的?

箕谷之战发生后,赵云是如何大战曹真数万兵马的?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天,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之后,开始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挥师两支,一支由赵云率领的偏师做疑军,对外宣称由斜谷道进兵,吸引魏国主力,而诸葛亮本人则亲率一支主力,进攻岐山,形成一虚一实,双管...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234年),字威硕,鲁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

孙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

孙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之后,升...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两次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一时,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接受诘问。六根清净的尼姑和道姑究竟犯了什么事,竟让朱棣如此...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么一二品大员又是谁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么一二品大员又是谁

还不知道:为什么唐朝的三品官员就可以被称为宰相了?一品二品大员们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协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最高官员就是宰相。宰相是帝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官员充当。在秦汉时宰相是相国、丞相、大司徒;在魏晋南北朝,录尚书事与侍中、中...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被封王的太监,平方腊、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还被称作奸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太监可不少,比如东汉灵帝时期的张让、明朝武宗时期的“立皇帝”刘瑾,靠才华吃饭的太监也不是没有,比如蔡伦发明了“蔡侯纸”、郑和七下西洋。以上这些人可谓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