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被美军打爆的九七式战车,日本为何会发展?从中日战争找答案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11)800

1936年,日本陆军以非常急迫的心态提出开发新型坦克,取代八九式中战车执行步兵支援任务,陆军参谋本部提出的技术指标如下:战斗全重限制在10~15吨之间,装甲厚度20毫米,可抵御小口径反坦克炮和轻武器的射击,采用三人车组(车长兼炮手、驾驶员、通信员),时速不低于35公里/小时,携带车尾越壕架后可越过2.4米的堑壕,装备新型57毫米坦克炮,配备一挺自卫机枪。

■日本陆军上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坦克八九式中战车,在侵华战场上暴露出一系列弱点。

日本陆军对新型坦克的迫切需求是有原因的,作为坦克创始国的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发了代号A6的中型坦克,重量16吨,装备一门3磅(47毫米)坦克炮和3挺7.7毫米机枪,装甲厚度14毫米,能以48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公路上疾驰!相比之下,差不多同时面世的日军八九式中战车速度仅有25公里/小时!在获悉英国新型坦克的技术情报后,向来不甘人后的日本陆军立即决定研发八九式中战车的替代车型。

英国陆军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发的A-6中型坦克,仅完成3辆。

日本陆军并未盲目地追求超越外国坦克的性能,而是结合本国国情对技术指标做出相应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控制车重。当时军方认识到日本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如欧美国家,从桥梁承载、公路运输、港埠转运等方面考虑,参谋本部认为新型战车的重量不应超过12吨,更好能控制在10吨以内,但又希望在机动、火力和防护上有所增强。针对参谋本部的意见,负责技术设计的陆军技术本部提交了两个方案以供选择。

甲案:强化防护,降低车速,采用双人炮塔,配置2挺机枪,预定重量13.5吨;

乙案:降低防御标准,采用单人炮塔,配置1挺机枪,预定重量10吨。

位于东京三宅坂的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大楼。

甲乙方案提交讨论时都没有获得一致赞同,参谋本部认为甲案太重,希望能减重到12吨,技术本部直接回复不可能!乙案的单人炮塔又受到陆军战车学校方面的反对,认为不如双人炮塔更有保障。在各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陆军高层决定两个方案同时进行试制,甲案的原型车由三菱重工负责制造,称试制一号中战车,军方代号チハ(Chi-Ha,音奇哈);乙案由大阪兵工厂制造,称试制二号中战车,军方代号チニ(Chi-Ni,音奇尼);在日本坦克的研发序列上分别为三号战车和四号战车。三菱和大阪均在1936年底完成原型车,两者在技术设计上存在鲜明的差异。

奇哈战车(左)与奇尼战车(右)的线图对比。

三菱重工的奇哈战车尺度较大,长5.55米,宽2.33米,高2.23米,由于战车学校不断追加要求,车重增加到15吨,采用独立悬架与双臂曲柄悬架混合的悬挂装置,由一台三菱SA12200VD12缸风冷柴油机驱动,输出功率170马力,更大时速38公里/小时,更大行程210公里,越壕能力为2.5米。奇哈战车采用双人炮塔和四人车组,装备九七式57毫米坦克炮1门,在车体前部左侧和炮塔后部各安装1挺九七式7.7毫米机枪,用于自卫。奇哈战车的车体结构以铆接为主,车体正面采用25毫米厚的表面硬化装甲,侧面为20~25毫米,炮盾则为50毫米,较更大装甲厚度仅为17毫米的八九式中战车明显加强。

从正面、后面及侧面拍摄的奇尼战车,其悬挂、引擎动力系统都借鉴自九五式轻战车,车体造型独具一格。

大阪兵工厂的奇尼战车更大程度地贯彻了参谋本部控制车重的设计要求,车重仅为9.8吨,尺度也较小,长5.26米,宽2.1米,高2.2米。奇尼战车的车体仍以铆接结构为主,但相比奇哈战车更大范围地应用了焊接工艺,以减轻重量。奇尼战车的悬挂装置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九五式轻战车的设计,采用双臂曲柄剪式悬挂机构,安装一台三菱A6120VDe6缸风冷柴油机,输出功率120马力,更大时速30公里/小时,更大行程200公里。奇尼战车的单人炮塔呈截圆锥形,原计划装备九〇式57毫米坦克炮,后换装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九七式57毫米坦克炮。由于炮塔空间狭窄,取消了炮塔后部的自卫机枪,仅在车体正面右侧配置1挺九七式7.7毫米机枪。奇尼战车的装甲厚度为8~20毫米,部分车体采用圆滑造型,提高抗弹能力。此外,奇尼战车还在车尾配置了造型怪异的越壕架,越壕能力为2.4米。

奇尼战车的全比例模型(左)与九五式轻战车实车(右)。

正在接受越障测试的奇尼战车。

经过测试,两种试制战车依然难分伯仲,各有优劣。论作战性能,三菱的奇哈战车在机动、火力上都更为出色;大阪的奇尼战车虽然火力略弱,机动稍差,但重量更轻,而且造价便宜,利于量产,这对于坦克制造能力不足的日本而言是个不容忽视的优点,因此受到陆军参谋本部的青睐,认为可以通过较多的数量弥补性能上的劣势。直到1937年6月,关于新型坦克的选型依然悬而未决。然而,一个月后日军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两国全面开战,来自战场的声音最终决定了这场竞争的胜负结果。

■在中国战场殒命的日军坦克军官西住小次郎被奉为军神,他的八九式中战车几乎被打成了马蜂窝。

参与军演的九七式奇哈中战车。就性价比而言,该车明显不如奇尼战车。

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将八九式中战车、九四式轻装甲车等装甲车辆投入中国战场,因为中国军队缺乏反坦克武器而获得了很大的优势。即便如此日制战车的弱点在战斗中被充分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装甲薄弱。在面对中国从德国进口的37毫米Pak 35/36型反坦克炮时全无抵抗之力。实战经验也让日本陆军技术部门认识到良好的装甲防护才是保证战车生存性的不二法门。最终,来自前线野战部队的呼声压倒了参谋本部高官们的执念,日本陆军放弃了廉价的大阪货,选择了昂贵的三菱版,作为新式中型坦克列装部队,命名为九七式中战车,直到二次大战结束,九七式中战车始终是日本陆军坦克部队的主力装备。至于被放弃的大阪奇尼战车仅制造了一辆原型车,在竞标败北后就不知所踪。

保存至今日的九七式中战车,是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主力坦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5220.html

“被美军打爆的九七式战车,日本为何会发展?从中日战争找答案” 的相关文章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儿子除了某一位是以皇太子身份等着继承皇位外,其余的儿子都应该是王爵,或亲王,或郡王(部分少数民族政权或称呼不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除秦朝外),无论王朝如何更迭,都基本上是如此...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这场政变,发生在英宗朱祁镇和代宗朱祁钰这对兄弟之间,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本来只是不怎么出名,也没什么能力的三个人。由于看见朱祁钰病重,同时他又没有接班人。因此他们看到了上位的机会,虽然于谦等朝中重要大臣已经在商讨立朱见深为太子的事情...

朱友恭为何会被朱温除掉?他做错了什么?

朱友恭为何会被朱温除掉?他做错了什么?

朱友恭为晚唐名将,对朱温忠心耿耿,在助其扩张地盘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天祐元年(904年),朱友恭奉义父朱温之命,杀害了唐昭宗。随后朱温就以朱友恭怠慢军政为由,将其贬官处死。朱友恭是朱温义子,对他忠心耿耿,还奉他之命弑杀皇帝。那...

历史上曹叡是真的不知道司马懿有异心吗?

历史上曹叡是真的不知道司马懿有异心吗?

曹睿,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作为曹魏重臣,辅佐曹魏四代君主,功勋赫赫,但是,司马懿又有异志,而且老谋深算,阴险狡诈,最终,发动“高平陵政变”,篡夺了曹魏大权,成为奸臣。那么,问题是,曹操都看出来司马...

弘时作为雍正的亲生儿子 最后为什么会被幽禁致死

弘时作为雍正的亲生儿子 最后为什么会被幽禁致死

还不知道:雍正为何将亲儿子弘时幽禁致死?他比乾隆真的差太多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纵观清朝历代皇长子,都非常难做,除了那些早年夭折的,几乎都没有好下场,比如说康熙的长子胤禔被幽禁致死,雍正实际的长子弘时也被削除宗籍,乾隆的长子永璜也被训斥早逝,道光的长子奕纬更是传...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毋庸置疑是战国末年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战国末...

努尔哈赤为什么不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哪里出了问题

努尔哈赤为什么不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哪里出了问题

还不知道:从父亲角度看,努尔哈赤为何不让多尔衮继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620年,阿巴亥给代善“送饭”吃,努尔哈赤很恼火,将她赶回娘家,却舍不得她离开,很快就去接她回来。努尔哈赤宠爱阿巴亥,也疼爱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却不在他们之间选择继承人。1601...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