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甲标的”全记录6:乙型、丙型及丁型“蛟龙”的改进
作者:群主飞龙。
全文共6490字,配图29幅,阅读需要16分钟。本文曾于2020年9月16日首发,2023年9月13日重发。
接上期(第338篇)
四、1944年在马里亚纳群岛的部署
1944年2月17-18日,美军开展了袭击特鲁克的“冰雹”行动。海军中将马克A米切尔(曾任CV-8“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舰长,参加了空袭东京和中途岛海战)指挥第58特混舰队的5艘快速舰队航母和4艘轻型航母,在6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和28艘驱逐舰的护卫下,对特鲁克环礁上的日军机场、海岸工事和礁湖内的舰艇实施了猛烈的空袭。
图1. 卡洛琳娜群岛的特鲁克环礁
两天的时间里,总计出动达30批次,每批都超过150架飞机,从每一天的黎明开始,几乎每个小时都有不同的机群在升空和回收,这是中途岛海战以来,美国海军更大规模的航空母舰出击。
图2. TF58的舰载机空袭特鲁克环礁,这是对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最正经的报复
从出击效率来看,美国海军对航空母舰战术的掌握已经接近炉火纯青,无论是战斗编排、空中编组还是空中实时指挥,曾经在早期航空母舰作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被一一克服,美国海军终于练成了航空母舰打击这一招“绝世神功”,TF58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曾出现在大海上的空前强大的力量代表。
图3. 空袭当天的美军机拍摄的照片,可见海面上几乎所有日舰日船都遭到猛烈的打击,部分冒烟
此役一共击沉了31艘日本运输船和10艘军舰,包括两艘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和四艘辅助舰,摧毁约200架飞机,击伤约100多架。从此以后,特鲁克再也无法作为日本海军的主要舰队驻泊地。值得一提的是,特鲁克的地位堪比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珍珠港,早在两年前入侵拉包尔时,联合舰队就将大量主力战舰调往此处,并且配置了强大的防空防御力量。
现在,这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图4. 经历了这两天的猛烈空袭,特鲁克成为人类历史上更大规模的沉船潜水胜地,此照中似乎是一辆九五式轻战车
特鲁克被袭击之后,日本海军意识到此地可能很快将面临盟军的入侵,因此决定在竹岛建立一个袖珍潜艇基地。虽然最终并没有一艘袖珍潜艇被部署到特鲁克,但仍有一些技术人员、起重机和其他装备曾经通过各种不同的未知船只被送到此地。
图5. 南马里亚纳群岛,从北往南依次是塞班岛、提尼安岛、阿圭伽岛、罗塔岛和关岛
2月20日,五艘“甲标的”丙型从位于广岛附近的仓桥岛大浦崎海军工厂运送到横须贺,并从此地装船分两批向特鲁克基地输送。
5月中旬,之一批三艘“甲标的”(指挥官为佐藤正义中尉,曾任Ha-51艇长,1944年1月17日Ha-51随“樽岛丸”在运输途中沉没)顺利抵达塞班岛。
图6. 1944年参加入侵塞班岛行动中的“企业”号(CV-6)
5月19日,第二批两艘“甲标的”(指挥官为深泽安三中尉)从横须贺出发前往塞班,搭载船是第5319(或3519)护航运输队的“富山丸”和“详见丸”,护航舰为海防舰CD-16。
图7. 日本海军丙型海防舰,此作中舰尾正在发射深水炸弹
29日早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美军潜艇“银河鱼”号的观察哨发现了这支运输队。艇长约翰S科耶海军中校下令发射艇首的三条鱼雷,将”富山丸”和”详见丸”一起送入海底,两艘货船上搭载的袖珍潜艇、12条九七式氧气鱼雷及三名乘员全部丧生。
图8. 1944年6月美军登陆塞班岛,此照中登陆场已经摆放整齐,似乎是登陆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6月12日,美军开始实施入侵塞班的“觅食者“行动。海军中将里奇蒙德K特纳的第52特混舰队将海军陆战队中将霍兰德M史密斯指挥的第10两栖军送上塞班岛。日本海军中将高木健夫和第六舰队先遣部队的联系被中断,第六舰队的潜艇部队指挥权被移交给大和田升海军少将,他是驻特鲁克的第7潜艇队指挥官。
图9. 马绍尔群岛的邮票又来了,这张描绘的正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塞班岛的场景,注意双方武器很到位
6月12日到7月8日,美军在马里亚纳群岛登陆后,先期已经抵达塞班的三艘“甲标的”被迫自沉,剩余人员加入了第六舰队司令部,作为步兵战斗到最后一人。
8月,美军在关岛塔罗佛佛附近的东格查海滩浅水处发现了一艘“甲标的”丙型袖珍潜艇,该艇的两名乘员在三天后投降。
图10. 经过修复的Ha-51,注意该艇仍然是甲型艇的尺寸和布局
11月,一艘美军的潜艇母舰“斯普瑞”号在关岛建立了潜艇整修基地,以容纳潜艇兵和技术支援人员。为了纪念1944年8月被击沉阵亡的美军潜艇“哈德尔”号的艇长塞缪尔D迪雷中校(艇上78名乘员同时阵亡),这个基地就被命名为“迪雷基地”。
图11. 描绘美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的艺术画,注意美军掩体是圆木制造
1945年,在关岛发现的这艘“甲标的”丙型被转入迪雷基地安放。1952年,该艇又被转移至关岛的美国海军基地。1999年2月,Ha-51号袖珍潜艇被列入美国国家战争纪念品名录。
2001年10月1日-2002年9月30日,经过一项合同金额高达24.7万美金的修复工程,Ha-51被恢复为一艘纪念舰,该艇也成为仅存于世的一艘“甲标的”丙型袖珍潜艇。
图12. 移动至关岛的斯特尔纽曼访客中心大门外面的Ha-51“甲标的”袖珍潜艇丙型
2008年4月1日,驻马里亚纳的美国海军再次将Ha-51转移至关岛美国国家公园斯特尔纽曼访客中心,放置在美国关岛海军基地的大门外面,许多来到关岛旅行的游客,还可以看到这艘袖珍潜艇的真容。
五、“甲标的”丙型的改进和生产
为了提升作战效能,日本人于1943年间实施了对“甲标的”袖珍潜艇的之一次大改,除了增加了一台发电机(使用坦克发电机改进),也增加了艇壳尺寸(详见第338期)。
图13. 塞班岛的狐狸——大场荣大尉在1946年最终率队投降时的照片
最后一艘以甲型艇尺寸完工的Ha-53号建成于1943年5月,如上期所述,Ha-49到Ha-53这五艘加装了发电机,也被称为“甲标的”乙型。增大尺寸的“甲标的”丙型首艘艇Ha-54在1944年1月完工,一共建造47艘,最后一艘Ha-100完成于1944年8月,这个效率在战时勉强算可以了。
图14. 日人拍摄的《太平洋的奇迹》正是反应大场荣的孤军,此为投降仪式上的剧照,竹野内丰主演
与此同时,几乎是全新设计的“甲标的”丁型也即将面世。从外观上来看,丁型已经有了较大变化。首先,艇体长度增加了4英尺,水下排水量达到60吨。动力达到600马力,但许多丁型为了节约电池电量通常限制在500马力以下。艇内也装备电力驱动和发电机充电两套系统,且充电速度要优于之前的型号。
图15. “甲标的”丁型在外观上就有较大变动,由于艇体增大,艇艏鱼雷管移至底部,发射后的跳动也有改善
其次,艇员人数增加到5人,比丙型又增加了两名乘员,而且目测来看指挥塔顶不再是唯一的进出口,在指挥塔前面的艇体上开了一个圆型的出入口,艇内的分工显然更加精细。但是,由于艇内空间仍然太小,无法容纳乘员的居住区,自持力只能控制在三天以内。说到底,还只是一种近岸防御武器。
图16. 另外一个大变动是指挥塔顶部前半球改为玻璃顶,这在水下非常便于观测海面情况,颇有科幻感
1944年5月,首艘“甲标的”丁型Ha-101就完工并投入试航,但直到1945年5月28日,该艇才算正式入役。在此之前的1945年3月,至少有五条“甲标的”丁型艇在冲绳战役中损失。丁型还有一个颇为响亮的名字:“蛟龙”,意思就是那种水下的猛兽。
图17. 日本投降后在造船厂里发现的大批半成品多半就是“甲标的”丁型——蛟龙,注意其独特的指挥塔
到日本投降前,有115艘“蛟龙”已经完成,另有496艘的艇体处于不同的建造状态,我们在许多熟悉的1945年“甲标的”照片上看到的,基本都是这种丁型艇“蛟龙”。
六、1944年部署在新几内亚哈马黑拉岛
1942年3月29日,日军在新几内亚大岛摩鹿加群岛(现称马鲁古群岛)的主岛哈马黑拉岛登陆,随后的数年之内,日军在该岛大力建设机场,并将其建造成一个重要的海军港口。
1944年1月,日军进一步加强了哈马黑拉岛的防御,将其作为拦截盟军向菲律宾群岛前进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日军计划派遣两艘袖珍潜艇到该地,以加强该地的防御力。
图18. 现属印尼北马鲁古省主岛的哈马黑拉岛,形状像个大章鱼,注意其东北侧的莫罗泰岛后来被美军登陆
1944年5月,石井嘉帆中将指挥的第32师团抵达哈马黑拉岛,以加强对该岛和岛上九条跑道的防御。日军判断美军对该岛的入侵即将到来,所以第26特别基地部队的指挥官,海军少将一之真一计划将所有的力量倾巢而出,打一场“塔拉瓦”式的海岸线反击。
图19. 美国陆战二师进攻塔拉瓦环礁贝迪欧岛上日军时,仍属经验不足,蒙受了重大伤亡
5月27日。吴港以南的大浦崎海军工厂,辅助运输舰“东照丸”(1289吨)从位于仓桥岛东北角的的P基地出发,前往荷属东印度群岛,船上装载有一艘“甲标的”丙型Ha-58号,指挥官是大友浩少尉(曾任Ha-50艇长),艇员为一等兵曹山本胜之介和机械师内海良明(“甲标的”丙型已经升级到3名乘员),另有4名技术维护人员。
图20. 塔拉瓦环礁贝迪欧岛上,正在休息的陆战二师的陆战队员,可见这个岛实在太小了
在漫长的航行中,为了避免和船上的人员发生冲突,Ha-58的乘员轮流登上袖珍潜艇进行操舵训练。原本计划一共安排六艘袖珍潜艇前往哈马黑拉岛,但Ha-58是唯一到达该地的潜艇,其他潜艇的舷号未知。
图21. 哈马黑拉岛和摩鹿加群岛的主要岛屿图
1944年6月2日,“东照丸”离开门连岛,独自向南沿着九州岛西岸向南驶去,轮流经过了城岛,小宫,世子,那霸和石井岛。
13日,抵达了台湾岛北部基隆,补充了煤炭和水。
15日,从基隆港出发。
16日,抵达高雄港并再次补充煤炭,装载部分农产品。
18日,从高雄港出发。
23日,抵达马尼拉后,“东照丸”卸载下一部分货物,装载了军火和乘员,Ha-58也被卸载并送入甲米地海军码头,由海军第103修造队进行保养和检修。
图22. 1941年12月,日军空袭菲律宾甲米地的美国海军基地,随后占领并使用该地长达四年
7月2日,仍由“东照丸”装载上Ha-58,加入了一支已有3艘货船的运输队从马尼拉出发。
7月14日,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折腾,抵达哈玛希拉岛卡欧伊湾入口处。因为担心入口海域的水雷,“东照丸”在此地将Ha-58放入海中,一架路过的日本陆航飞机将其误认为敌方潜艇而投掷了炸弹,幸好Ha-58只是轻微受损。
图23. 第20驱逐队的几艘特型驱逐舰参加演练中的照片
当天晚些时候,“东照丸”和Ha-58一起抵达位于卡欧伊湾内侧西南4英里外的马利夫特村,28名人登陆。15日,又有27人和一些武器、鱼雷、弹药、水雷、机关枪和粮食被卸载下船。随后,Ha-58被编入当地的第26特别根据地队,并开始寻找合适的场所以建立袖珍潜艇基地。
最后,还是在卡欧伊湾发现了一处场地,并以附近的一条河流入口处作为临时基地,根据1943年的一份报告,蒸汽船可以在 *** 时进入该河口,并且马利夫特村本身就位于非常接近卡欧伊河处。
图24. 卡欧伊湾及其附近的马利夫特村位置
一支附近的工程队开始建造临时基地,两天内就建成了一个简易的木制库房、军营和发电站,还拉通了一条 *** 线。为了避免巡逻的敌机发现这艘“甲标的”,特意安装了一部绞车,可以在 *** 位时将潜艇吊至临时库房旁边的沙滩上隐蔽。日本工兵砍伐大树和树叶用来掩护基地,后来由于美机来得实在太频繁,日本人干脆不再把Ha-58吊来吊去,而只是将其坐沉海底隐藏在海滩附近。
图25. 在基斯卡岛上被美军俘获的三艘“甲标的”甲型,这是最著名的被俘获的袖珍潜艇照片
由于条件简陋,在这个小小的基地里也谈不上有什么技术支持,以至于Ha-58越来越难以保持随时可以出动的状态。同时,盟军的空中活动也不断增加。
9月12日,来自第38轰炸机联队第71、822和823轰炸机中队的16架北美B-25J“米切尔”式中型轰炸机从比阿克岛的波洛克机场出发,对卡欧伊地区进行了一次地空水平轰炸。16架B-25分成三队,一边对地面猛烈扫射,一边投下带降落伞和8-11秒延迟引信的炸弹。全部飞机一共投下了192枚炸弹,并发射超过33300发的12.7毫米机 *** ,几乎都在袖珍潜艇基地附近。
图26. 北美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
在空袭中,Ha-58遭到了一些损伤,并不可能了解到具体是哪一架飞机击中了该艇。因为当地维修能力非常有限,Ha-58显然是无法修复的。
9月15日,美军开始实施入侵莫罗泰岛的“贸易风”行动。海军少将丹尼尔E巴贝率领的第77特混舰队在两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10艘驱逐舰和从6艘护航航母上起飞的飞机的支援下,将陆军少将约翰C佩尔森率领的第41步兵师送上岛。实际上,第77特混舰队一共带来了4万名美国士兵,而莫罗泰岛上只有500名日本人。
图27. 投降中的日军士兵,美军士兵正在检查日本人的装备
莫罗泰岛的内陆并没有多大军事价值,因此盟军只是占领了用于保护机场的必要地区就停止深入。很快,原本的日军机场被迅速扩建并用于进攻菲律宾群岛。莫罗泰岛上断断续续的战斗一直进行到战争结束时。日军因疾病和饥饿而损失惨重,而在附近有重兵把守的哈马黑拉岛却被盟军跳过了。
图28. 画作:日本人想象中的死法,现实中许多人都是饿死病死
9月21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米德伯格机场第42轰炸机联队69中队的B-25J轰炸机再次扫射了哈马黑拉岛。空袭中,唐纳德哈罗威中尉的飞机扫射了一条输送油料的驳船和一艘双人袖珍潜艇,该机一共发射了大约1650发子弹,并用100磅炸弹取得了一次直接命中驳船和两次近失弹命中一艘袖珍潜艇,几乎可以肯定就是已经受创了的Ha-58。
图29. 抵达莫罗泰岛的哈马黑拉岛日军投降军官团
此后,Ha-58失去了下潜能力,现在她被日益活跃的美军鱼雷艇抓住只剩下时间问题。日本人无奈只能决定将丧失行动能力的袖珍潜艇送到海湾里自沉,Ha-58的乘员和技术兵则加入第26特别根据地队第3营,前任指挥官大友浩被指派为该营指挥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26日,美军第93师接受了哈马黑拉岛上被绕过的4万名日军的投降,日军指挥官被用一条鱼雷艇接到莫罗泰岛举行了投降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