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了只写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东汉末年的三分天下,更是被无数后来人所赞叹,那是一个群雄辈出的年代,更是一个腥风血雨的年代。
现如今,许多后人对于三国时期的了解,大多都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可是演义毕竟是演义,其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作者罗贯中根据自己的喜好。
以及周边人的认知所撰写而成的,与真实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大相径庭。其中最为离谱的便是东汉末年并非只分裂成为三个国家,还有第四个国家的存在。
那么为何四国并存的状态,罗贯中却只写了三分天下?被他可以忽略的国家,又是哪一国呢?其实这个国家的名字,许多人都很熟悉,便是燕国。
01 燕国的由来
提起燕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那个赫赫有名的战国七雄之一,只不过此燕国并非彼燕国,虽然两者在地理位置上十分相似,但无论是建国的过程还是国君一脉的血统,都没有半分雷同。
提起这个燕国的由来,还与董卓有着莫大的关系。燕国政权的初始积累,都是由燕国王族公孙一族的公孙度一手完成的。
起初,公孙度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小吏。虽然有一些野心,也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但是始终没有一个机会让他得以展现。
碰巧他因缘结识了同姓公孙的玄菟太守,而那位太守刚刚才经历了丧子之痛,见他与自己已故的儿子年龄相仿,便对公孙度器重有加。
至此,公孙度算是迎来自己人生中的之一个小高峰。有了太守的扶持,公孙度在官场上算是如履平地,他的官职也是节节攀升。
虽然他也因为过分嚣张而得罪了不少人,但是有太守给他撑腰,那些人也只能无奈忍恨。初年元年,由于公孙度太过嚣张,有人便将他的劣迹上报给了独揽大权的董卓。
董卓与公孙度并不相识,因此便打算“依法”罢免了公孙度的官职。这个时候,公孙度的又一位贵人出现了,那便是他的同乡徐荣。
徐荣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将,董卓对他极为信任。徐荣极力劝诫董卓,在董卓面前,为公孙度说尽了好话,这才使得董卓放弃了对公孙度的罢官,反而还将他提拔成为辽东太守。
抱上了董卓这条大腿,公孙度可算是一飞冲天,由于辽东偏安一隅,公孙度作为辽东太守,俨然成为辽东地区的土皇帝。
再加上他的直属领导董卓,本就不是什么勤政爱民的好官,因此公孙度做起事来,便更加的肆无忌惮。
他先是大力的铲除异己,将整个辽东地区,都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之后便大力的在辽东地区发展自己的势力。
《三国志》:“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余家,郡中震栗”
辽东地区在公孙度的建设运营之下,除了没有建立独有的政权体系之外,俨然与一个国家没有任何的两样。
02 被刻意忽略的第四国
虽然当时公孙度俨然有了自立门户的本钱,但是公孙度并没有那么做,而是仍然称侯。直到公孙渊自立为帝,燕国才由此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辽东公孙家族在称侯之时,是没有任何一方势力对其出手的,但是在称帝建国之后,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被曹魏政权给覆灭了。
虽然燕国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从公孙度时期算起,整个燕辽势力,也持续存在了十余年的时间,因此说其是与魏、蜀、吴,三国并存的第四个国家,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那么为什么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将燕辽势力特意给忽略了呢?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之一个原因便是,燕辽势力当时只是稳固在自己的地界当中,对于逐鹿中原,没有任何的想法。
在魏、蜀、吴,争霸天下的时候,公孙一族仍然以侯自居,因此便是三分天下,对于公孙瓒势力,就可以忽略了。
第二个原因便是,作为《三国演义》中,主要的智者谋士的代表,诸葛亮洋洋洒洒的《隆中对》享誉后世,而其中所提出的天下三分。
便指代的是魏、蜀、吴, *** ,对于他们而言,公孙瓒势力显然不在其内,因此罗贯中在写这段演义的时候,便以三国为主体了。
第三个原因是公孙势力,处于曹魏政权的后方,因此也会被人视为曹魏势力的附属势力,事实上在公孙势力成立燕国之前。
确实是曹魏势力的附庸,因此将其与曹魏势力算作一股势力,也情有可原。所以天下三分,也不无不可。
最后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由公孙势力组建的燕国,存在的时间太短,并且对于中原的影响几乎为零,因此就算不可以被忽略,也融不进整个《三国演义》当中,因此罗贯中,就将其自然而然地无视了。
03 演义不等于现实
归根结底,《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在小说领域中,《三国演义》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更是被列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如今更是风靡世界,许多外国友人都争相拜读。但它毕竟不是一本历史纪要,因此更多地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喜好而设定的,与真实的历史情况相差许多。
而老实本分的公孙势力,在那场中原割据中并没有太过出彩的表现,存在感极低,就算罗贯中将其写进书中,也没有什么戏份。
反而会拉长整个故事的进度,因此出于吸引读者的本质而言,罗贯中将燕国势力忽略掉,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我们在了解真正的历史时,应该参考的是有据可查的历史文献,演义再如何精彩,也不能够作为了解历史史实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