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 日本潜艇战史——意外沉没在特鲁克潟湖的“伊-169”
作者:群主飞龙。
提起日本潜艇,最熟悉的是没什么战绩的潜特型(伊-400型),不过在战争期间尽效犬马之劳的反而是巡潜乙型和海大型潜艇,包括本文介绍的这艘。
图1. 惯性使然,连日本人都喜欢拿潜特型这样的水下航母当封面
1944年4月4日上午9时,海大-6a型潜艇“伊-169”正停靠在特鲁克环礁内。此时,美国海军第58特混舰队刚刚开始空袭,为了躲避袭击,“伊-169”和其他潜艇纷纷潜入水下,坐沉在43米深的海底。空袭结束后,其他潜艇纷纷上浮,唯独“伊-169”没有返回水面。潜艇部队司令部立即组织人力,对“伊-169”的情况展开救援行动。
图2. “伊-168”是“伊-169”的姐妹舰,中途岛海战时,该艇在田边弥八艇长的指挥下,击沉了当时已经遭到重创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和“哈曼”号驱逐舰,为日本海军好歹挽回了一点颜面
图3. 被击沉之前的“约克
城”号航
空母舰
潜水员发现“伊-169”指挥塔通气管的阀门处有一个宽约8厘米的缝隙,估计海水就是从这里进入艇内,并导致潜艇沉没的。救援人员认为,海水首先灌进指挥塔,其他舱室肯定会迅速关闭艇内所有水密舱门,指挥塔灌满海水后,舱内不会有存活人员,潜艇无法上浮,但其他舱室可能仍有存活的艇员。
鉴于这一判断,潜艇部队司令部立即做出决定——可以放弃潜艇,但务必竭尽全力救援艇员。司令部人员想尽办法与潜艇取得联系,但“伊-169”一直没有回应,于是,潜水员利用艇外敲击的方式通知艇内人员应急逃生。潜艇部队司令部也调来一批救援船,停在沉没海域,准备随时接应和救护逃生的艇员。
图4. 引用1945年“光”号和“玄”号作战时的一张图,表示特鲁克基地在太平洋上的位置
图5. 日本控制下的特鲁克环礁,这里的防御态势甚至优于瓦胡岛,但是同样无法应对来自空中的打击
由于担心白天受到空袭,日军不敢实施大规模救援行动,只能让救援船在海上等待逃生艇员浮到海面上,然而一直到夜幕降临,仍然没有任何逃生人员出现。
夜幕完全降临后,潜艇部队司令部开始全力打捞“伊-169”,即便如此,日本人也不敢在灯光照明下大张旗鼓的开始救援,因为美军空袭的威胁仍然存在。制定了打捞方案后,潜艇部队司令部决定利用艇体外部敲击摩尔斯电码,通知艇内人员,再由存活艇员敲击艇体回答,救援人员则利用水下听音器听取艇内人员的敲击信号。
图6. 1944年2月和4月,美军两次大规模空袭了特鲁克环礁,拍摄下大量照片,幸亏古贺峰一大将提前嗅到不对劲,把包括战列舰在内的主力部队撤离,否则损失不止那么一点
图7. “报国丸”号辅助巡洋舰被跳弹命中后发生大殉爆,恰好被空中的美机拍摄下来,此情此景跟“莫斯科”号有点异曲同工
经过努力,这种通信方式居然发挥了作用。救援人员接到艇内人员的敲击信号并经过解读后,了解了艇内的基本情况。存活艇员收到弃艇逃生命令,却不愿意放弃潜艇,希望能够把潜艇救出水面。幸存艇员报告说,潜艇中部已经灌满海水,但后部舱室仍有存活人员,如果从外部向主压载水舱通入高压空气,潜艇有可能浮出水面。
潜艇部队司令部调来数台空气压缩机,由潜水员在水下配合,向潜艇主压载水舱通入高压空气,但潜艇仍未上浮。海上下起了大雨,救援环境变得更加恶劣。期间,美军飞机还进行了数次空袭,救援行动也因此间断了几次。最终,利用艇外高压空气吹除的救援方式没有奏效。
图8. 这张模糊的照片可能就是“伊-169”号在特鲁克环礁拍摄,背景可见航空母舰、作为水雷战队旗舰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以及可能是另一艘同类型(同潜水队)的潜艇
面对这一情况,潜艇部队司令部决定利用起重船把潜艇吊出海面。潜水员再次潜入海底,在潜艇上系好吊索钢缆后,起吊工作开始。由于中部舱室灌满海水,“伊-169”的重量增加了许多。艇艏被吊离海底后,粗大的吊索钢缆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当潜艇离开海底约1米时,艇内发出了冷人振奋的敲打信号:“我们有百倍勇气。”接到信号,救援人员也受到很大鼓舞。
就在此时,美军的空袭又开始了,轰炸异常猛烈,起重船不得不把刚刚吊起的潜艇放回海底,中止救援。空袭结束后,起重船再次起吊“伊-169”,然而,这一次颇为不顺。吊索钢缆从潜艇上滑脱,刚吊起的潜艇重新滑落到海底,起吊再次失败。在此期间,艇内的敲打信号越来越弱,而且时不时中断,说明艇内人员的状态也愈发糟糕。
图9. 日本人在二战期间因事故损失的潜艇多达6艘,占总服役潜艇约180艘的1/30,也就是超过3%的潜艇因自身原因而损失,图为被打捞出水后的乙型潜艇“伊-33”
救援人员仍未放弃,冒着风雨波涛,再一次把潜艇从海底吊起。当起重船终于把潜艇吊离海底大约3米时,一个巨浪打向起重船的中部,起重船发生了剧烈的横摇,吊索钢缆突然断裂,潜艇被重重地摔回海底。救援人员在艇外发出弃艇逃生的敲打信号,当艇员很可能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经过了长达十余个小时的艇内密闭环境,这些艇员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尝试脱离的勇气。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艇内的敲击声音越来越微弱,直到最后完全没有了动静。
事后,救援人员仅仅打捞到13具艇员的遗体,其中一人是水雷长,在他的裤带上发现了一个用薄木片卷成圆筒状的容器,里面有一份遗书。虽然经过了海水的浸泡,但字迹仍可辨认。遗书里简要介绍了潜艇沉没后艇员自救的若干过程,结尾没忘了给自己打气:“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忍受,我们为潜艇浮上海面再次为国家效力而努力。全体艇员遵照命令,始终如一,坚守岗位。”
图10、11. 在特鲁克环礁的潜水爱好者和发现的骸骨
“伊-169”就这样永远留在了特鲁克环礁的潟湖内,为了彻底破坏潜艇,日军后来向潜艇投掷了 *** 。时隔29年后的1973年,一名美国潜水爱好者在附近潜水时发现了“伊-169”的残骸,并拍摄了一组彩色照片,其中有触目惊心的大量遗骨。不久后,一份杂志发表了这组照片,引起了日本 *** 的重视。1973年9月24日,日本厚生省派员前往特鲁克,搜集“伊-169”残骸中的艇员遗骨和遗物,并将其带回日本,安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