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印发过一种小纸片,相当于“免死金牌”?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印发过一种小纸片,被外国兵视为最珍贵的东西之一。
他们认为拿着这个,就是拿到了“免死金牌”!这个小纸片,名叫《投降安全证》。
说到抗美援朝战争,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悲壮的长津湖、艰难的上甘岭,但那其实都只是志愿军的“之一战场”,在这些战场外,志愿军还开辟了“第二战场”,那就是“攻心战”。
其中一条,就是向敌军宣传我军的宽待俘虏政策,为此敌工部专门设计、印制了《投降安全证》。
这种证书,用汉、英、朝鲜三种语言,介绍了我军的宽俘政策,大概内容是说:志愿军遇到拿此证投降的敌军官兵,不管对方是哪国人,都应该按我军的宽俘政策,妥善接待。要保证其生命和财产安全,不能虐待、侮辱,俘虏如果是伤员,应给予救治。
这样的《投降安全证》,由志愿军各部组织小分队深入敌后广泛散发,或者用炮弹射向敌军阵地。
在敌工部负责翻译工作的战士莫若健,就亲眼见过“持证投降”的英军。
1951年1月,志愿军在汉城北击败英第29旅的来复枪57团一部,和英第8骑兵团直属中队全部,俘虏了200多人。
莫若健在战俘营看到了被俘的英国兵,前排的几名俘虏双手举高一张纸,不停地摇动,他好奇地走过去,其中一名俘虏立刻将纸递了过来。他一看,正是《投降安全证》。
莫若健觉得这些证书意义非常,于是就问俘虏:“可以把这张证留给我吗?”谁知,俘虏一口拒绝了他:“当然不行!以后我们看到别的中国人,还要用的!”
莫若健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宽待俘虏是我军的一贯政策,不管有没有这个证,我军都会一视同仁。但俘虏还是不同意,边摇头,边小心地把证揣到了自己怀里。
咱们的老祖宗,一早就有古训:“用兵之道,攻心为上”。从心理上下手,瓦解敌人斗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志愿军敌工部这种《投降安全证》不但让敌军了解了我军的宽俘政策,而且瓦解了他们的斗志,消除了他们的敌对情绪,也有效地减少了我军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