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蜀道研究为何热起来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2-19)690

蜀道研究为何热起来

蜀道研究为何热起来

四川剑门关和古蜀道。

位于蜀道金牛道文化线路沿线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泽寺石窟。

古蜀道示意图。(蜀道研究院供图)

位于蜀道米仓道文化线路沿线的文化遗产——两河口栈道遗迹。

最近一段时间,四川掀起了一股蜀道研究热。

12月12日,蜀道研究院在成都揭牌。该研究院以西华师范大学为建设主体,联合陕甘渝等蜀道沿线省(市)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动四川省内成都、广元、南充等8市,聘请国内外文史考古研究一流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为蜀道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12月16日,2023蜀道文化年会在四川广元举行,来自川陕甘渝四省市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话蜀道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新思路,广元市社科联携手重庆市涪陵区、成都市、绵阳市、巴中市、德阳市、陇南市六地社科联,共同签订蜀道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联盟协议。

蜀道是指哪些道?它有何研究价值?四川为什么要研究蜀道?

蜀道价值:

书写了世界古代交通史上的光辉一页,影响了东方历史的方向

说到蜀道,人们首先想起的,一定是李白笔下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对天梯石栈、横绝峨眉巅、剑阁峥嵘而崔嵬等的描绘,使得蜀道奇绝险峻的形象广泛流传。

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认为,从考古资料看,蜀道的开辟年代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从文献材料看,蜀道的年代范围从战国一直到民国川陕公路的开辟。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蜀道经历了以栈道为特色的战国至两宋时期、以碥道为特色的元至民国时期这两大发展时期。

因不断有改线和优化道路建设工程,不少地方保留了前后两个时期的遗存。蜀道有穿越秦岭的北道,主要有四条,即嘉陵道(陈仓道)、褒斜道、灙骆道、子午道;穿越巴山的南道,主要三条,即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此外,还有偏西的祁山道和阴平道,以及相关的副线和支线,它们共同构成了蜀道的道路路网。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蜀道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子今认为,蜀道所展现的道路规划与施工能力在世界交通史上具有首屈一指的地位,蜀道用于克服险峻地形而修造的多种形式的栈道,成为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充分表现创造性智慧的文化遗存。比如,褒河石门则是世界历史上之一处人工开凿的用于交通运输的隧道。

“蜀道这种跨越秦岭此类重大地理阻碍的交通道路,书写了世界古代交通史上的光辉一页,影响了东方历史的方向,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格局。”王子今介绍,自汉代末年起,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历史文献中均有“天府之国”之称,如《蜀书·诸葛亮传》中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苏秦列传》记载“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

蜀道使得关中平原和四川平原这两处已经形成共识的我国最早的“天府之国”相互连接,形成了中国西部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文化优势和经济强势,也让中国西部连通为一个实力雄厚的整体,使之成为秦汉两朝统一中国的基础。

“任何一个古代国家,其统治中心与周边的政治和经济联系都必须依靠陆上和水上的交通线来维系。”孙华说,我国的文化遗产,实际上是由线性遗产串联的遗产区域和遗产地组成的一张 *** ,只不过近代以来,这张 *** 的绝大多数已经被破坏,只剩下一些残段和残余地点。

在目前中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中,保存较好的都是山区的古道,尤其是两省交界处的高山峡谷古道。这些古道中,最著名的是秦蜀之间的蜀道、汉藏之间的唐蕃古道,以及昆明至缅甸的滇缅古道等。蜀道位于地形崎岖的山区,跨越了南北气候分界线,其道路工程类型最为多样,更重要的是这些古道不少地段都被相对完好地保存下来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

2015年,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并被纳入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提名地范围。

研究现状:

交通路线研究成果颇丰,但文化遗存、经济、军事、旅游价值研究相对不足

国内对蜀道研究始于明清时期,不少学者文人在所著游记中就对其中的路线作过考证。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则发轫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蜀道的论文大量发表。

如陕西西北大学李之勤等人1986年著作出版的《蜀道话古》,是之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蜀道的著作,填补了以往蜀道研究的空白。

西南师范大学蓝勇1989年著作出版的《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在实地考察与史料结合的基础上,分西、中、东三线对川陕间的各大路小路进行介绍,对其中一些较为著名的道路,考证了路线,探究其历史沿革,介绍其在当时交通路线上的地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金生杨介绍,过去从事蜀道研究的学者以陕西方面居多,对陕西境内的蜀道路线及节点地望考证进行得比较深入。四川方面对蜀道的历史地理研究比较薄弱,与陕西相比便形成了一种“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与此同时,学者对蜀道的交通路线研究成果颇丰,但文化遗存、经济、军事、旅游价值研究相对不足。

蜀道历史从先秦至明清以来,未曾出现过间断,数千年的历史风云在蜀道上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但缺乏整理与专门研究。蜀道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军事要道,故道、褒斜、傥骆、金牛诸线曾多次被运用于军事战争之中,影响深远,但在军事地理方面的研究缺少专门著述,研究空间还很多。

2017年,蜀道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两年后,西华师大采取多学院及研究单位协同方式,组成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蜀道考古调查与研究、蜀道文学艺术研究、蜀道生态研究4支研究团队,集中力量开展蜀道研究。

由金生杨教授领衔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团队,出版《蜀道行纪类编》46册;由蔡东洲教授领衔的蜀道考古调查与研究团队,集中对蜀道主要线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撰写《蜀道考古调查报告》5卷;由严正道教授领衔的蜀道文学艺术研究团队,出版《唐五代入蜀诗与巴蜀文化研究》《北宋文人入蜀诗研究》《北宋入蜀文学研究》等专著。

今年7月25日, *** 总书记考察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的翠云廊古蜀道,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这次考察讲话,为拓展丰富蜀道研究提供了遵循。”金生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四川省依托西华师大建立蜀道研究系列平台,既是对学校前期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也将为西华师大构建跨区域与多学科深度融合、考古调查与文献研究双轮驱动工作格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蜀道研究传承平台提供重要助力。

如何发力:

八个研究方向打造蜀道研究高地

以蜀道研究院揭牌为契机,四川省将按照“省校共建、校院联动、市企参与、开放合作”思路,构建蜀道研究院、蜀道研究会、《蜀道研究》、省级院企合作平台等“一院、一会、一刊、一平台”,加强蜀道保护研究利用。

蜀道研究院的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大家云集,统筹了来自全国多个学科的研究资源。研究院在西华师范大学设立研究平台,分设文献中心和学术中心,推动蜀道研究院构建跨区域与多学科深度融合、考古调查与文献研究双轮驱动的工作格局。

蜀道研究院院长、西华师范大学校长陈涛表示,蜀道研究院将通过开展蜀道考古调查与历史专题研究、蜀道文献综合研究、蜀道文学与艺术研究、蜀道地理与环境工程研究、蜀道生态研究、蜀道研究史研究、蜀道资源数字化建设与研究以及蜀道文化与生态传承普及、协同创新研究等8大方向的研究,构建起蜀道研究阐释体系、文化与生态价值体系、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体系。

其中,蜀道考古调查与历史专题研究,将主要针对蜀道本体及沿线文化遗存开展田野考古调查,摸清蜀道文化遗存家底,构建蜀道发展演变时空框架,为相关专题研究奠定基础。研究蜀道与南北文化交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蜀道与西南社会经济发展,蜀道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蜀道与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蜀道与沿线民风民俗等问题将成为重点。

蜀道文献综合研究将系统搜集梳理中外蜀道文献,建立蜀道数字化资料库;全面整理蜀道文献,提高蜀道文献的阅读和利用效率;深入研究蜀道文献的内涵,揭示蜀道文献的现代价值,并探讨蜀道历史文献、研究成果的外译与推介。

蜀道地理与环境工程研究则基于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测绘,开展蜀道沿线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以及蜀道工程技术等综合研究。蜀道生态研究将聚焦古蜀道区域开展古柏生态适应与保护研究、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等工作。

研究院还将聚焦蜀道文化与生态,传承蜀道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历史,系统推进研学旅游、大众普及以及立体传播等相关工作,让更多公众了解蜀道的文化价值内涵和时代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广元市主持召开蜀道保护利用座谈会,明确将蜀道考古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动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要求川陕甘渝4省市实施蜀道专项调查,拓展保护范畴;要求推动文物文旅融合,高质量培育蜀道文物主题游径;要求川陕甘渝4省市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期工作;要求国家文物局协调川陕甘渝4省市,明确工作专班,加强蜀道研究力量,制定保护利用规划,解决蜀道文物保护利用重大问题。

一条古蜀道,半部中华史。

蜀道作为中国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见证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凸显了古代社会重视文化的人文观与尊重自然的生态观。蜀道研究的蓬勃兴盛,必将深入推进古蜀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让千年蜀道散发新的时代光芒。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周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60575.html

“蜀道研究为何热起来” 的相关文章

尉迟运:北周时期大臣,曾参与拥立北周明帝

尉迟运:北周时期大臣,曾参与拥立北周明帝

尉迟运(539-579年),北周大臣。大司空、吴国公尉迟纲长子,官至大将军,封卢国公。参与拥立北周明帝,周武帝时平定卫王宇文直叛乱,周宣帝即位后,因忧惧成疾去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拥立明帝尉迟运,大司空、吴国公尉迟纲之子也。尉迟运年少便精明干练,志在立功。西魏...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东晋为数不多的名将,也是为人正直的官员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陶侃年幼而孤贫,最初任县中小吏。家里很穷,父亲去世的早,和我们一样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

顺治皇帝为什么会选择年幼的康熙继位 康熙后面怎么对待手足兄弟的

顺治皇帝为什么会选择年幼的康熙继位 康熙后面怎么对待手足兄弟的

还不知道:康熙为何继位?继位后如何对待其他皇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号称是千古一帝的康熙,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在位年数,都可以称得上是历代皇帝中的佼佼者。这个年少登基的小皇帝,历经艰辛才实现了亘古未有的伟业。但话说回来,如果按照立嫡立长的祖训,其实皇位还轮不到他...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都没有给朱棣 朱元璋出于什么考虑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都没有给朱棣 朱元璋出于什么考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曾想传位于朱棣,为什么又改变了计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呢?先说答案俩原因。第一呢,是因为长子继承制所限,这朱棣,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马皇后所生。靖难之役后,朱棣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修改...

三国时期的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是哪些人?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三国时期的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是哪些人?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十二人合为一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那么将江表十二虎臣中,谁的战斗力最强呢?小编根据史书中的相关记载...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对为什么刘备不让诸葛亮掌兵而是去搞后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件事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其实并不弱,他曾有很多军事理论著作,只不过后来大部分散佚丢失,而其实战能力也很出色,后面他五次出兵伐魏,以偏安一隅的一州之地,向占据整个北方的曹魏屡次进行...

刘备和孙坚平黄巾军功大小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截然不同

刘备和孙坚平黄巾军功大小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截然不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孙坚都是剿灭黄巾有功,孙坚被连连晋封,刘备为何原地踏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84年,刘备、孙坚在剿灭黄巾军的战斗中都立了功,可不久孙坚就被晋封为别郡司马,而刘备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任何消息。两人的军功大小差不多,为何结局却截然不同呢?东汉末...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可以说汉武帝在位 54 年,无论是在政治谋略上,还是在军事、文化、经济建设上,亦或是在对外外交上,武帝都有十分卓越的作为。他铸造了兴盛于鼎盛时期的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极大地扩张和开拓了汉朝领土。随着边境多事和灾荒的发生,财政日渐困难,他为了保持国库收支平衡,或者实现收入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