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回避朱令案:无能的辩解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2-26)671

回避朱令案:无能的辩解

2023年岁末,50岁的朱令走了。

她的一生是个让无数人扼腕叹息的“惨剧”。其悲惨极端地体现在从“骄子”到“废人”的强烈反差——原本可以幸福的一生,因为谜一样的铊中毒而彻底“沉沦”。大家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除了追问,无可奈何。

多年来,关于朱令的故事,一再引发热议和追问。基本内容就是,很多人根据已有的信息,试图破解这个惨案,有些人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真相,还有一些人坚信这个案件并没有那么复杂,复杂的只是案件背后的各种社会现实,最终让一层窗户纸蒙蔽了真相。相当多的人认为,真相就在那里,只是没有被认可而已。这增加了朱令事件的悲剧性、传奇性和传播度。

这么多年来,我看过一些相关的议论、推测、争议,但始终不愿意参与。有时候实在不忍看,但又抵挡不住朋友圈的刷屏,还是会看看。每次看完,我都陷入沉默,既不参与议论也没有转发。简而言之,对于朱令事件,别人怎么探讨和议论我都不反对,但我选择回避,像假装不知道这个事件一样。对于一个写评论的人而言,这看上去可能有些奇怪。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清楚地知道这个事情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它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刑事案件,因而很难也不能用“情理”甚至“逻辑”去推演真相,而应该有一分证据才适合说一分话。然而,证据,或许永远没有,或许有但被垄断或尘封,总之作为一个旁观者很难很难接触到。于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能力,我最终退却。

真相不能揭晓正义难以伸张,这实在让人们难过。这难过不仅基于对受害者的同情,也基于对自己有或有类似遭遇的恐惧。正是由于这种人同此心的同情,朱令案能够持续多年在互联网上成为热点,这体现了人们对正义和真相的追求和渴望。

我当然也期待真相,但也能“接受”有些事情可能永无真相——这个接受基于一种假设,那就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刑事案件,群众性索要真相所产生的力量,既有可能促进真相的到来,也可能引发另一个悲剧。

会有人看出,我的这种担心是一种消极或保守的逻辑。对,我就是保守主义者——如果追求一个更好的结果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不好的结果,那么我会消极地放弃这种追求。这种保守,一定会为一些人所不齿,一定会有人认为,如果大家都持我这样的态度,很多美好的结果永远不会到来。

我不介意因此被“不齿”。原因有四,一,保守主义是我的价值观;二,我明显知道我的能力就这样了,即知道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无能;三,我读到过很多不幸的案例——一些追求正义的行为,却衍生出了悲剧;四,那么多人的“积极”已经汇成洪流时,并不缺我这一分积极。

需要强调的是,我

不反对大家的“积极”,不反对大家在此事上坚持不懈的发声,对一些事情拒绝忘记,不仅是对的而且是可贵的。

我只是解释一下我消极的原因——当一件事情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无能,我愿意做一个旁观者。朱令案的故事读了多年,每次读到都能感到自己的无能和无力。

承认自己无能并不丢人,坚信自己掌握了真理或真相或许是值得担忧的——这还是“保守”的表现。

那么,是什么让我这么消极和保守呢,大概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对现实有了较多了解,一个是对历史有了较多了解。这类似很多司机开车越久越谨慎。

关于现实,可以举例,前些年爆出一些冤案——有的是嫌疑人被枪毙多年后,真凶突然被找到了;有的是嫌疑人被控杀人而坐牢很多年后,被害人突然重新出现了。然而,当初嫌疑人都是以“证据确凿”的名义审判的。

关于历史,也可以举例,每一次聚众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很多参与者都确信自己在追求和实现正义,但很多最终由于失控而通向了非正义。所以,年少时看到故事里“杀富济贫”的正义会兴奋,如今再看到类似的故事则觉得恐怖。

最后想说的是,阅历的增长让我变得怯懦和保守,让我日益觉得公平、正义、真相特别“奢侈”,让我渐渐明白在很多现实问题面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和无力。

这算是为自己的无能进行辩解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2/563578.html

“回避朱令案:无能的辩解”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朱标如此偏爱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朱标如此偏爱

对朱元璋子嗣众多,为什么唯独对朱标这么偏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了解明史的读者都知道,朱元璋最宠爱的皇子就是朱标。在朱元璋的眼里朱标是特殊的,没有人能比得上朱标的位置。朱元璋明明有很多儿子,为什么唯独对朱标这么偏爱?首先,朱标处理兄弟关系,让朱元璋深感宅心仁厚。朱...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对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

宇文神举是什么人?周宣帝赐死他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神举是什么人?周宣帝赐死他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神举,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族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大成元年(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派人赐死了名将宇文神举。宇文神举是北周名将,在平灭北齐的过程中立下巨大功劳,还平定北齐余部的叛乱,巩固了宇文赟的皇位。那为何宇文赟还要害死忠心耿耿的堂伯宇文神举呢,一,出身名门宇文神举出身鲜卑贵...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陈庆之,白马探花、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其实是两句童谣。童谣的内容是关于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两句童谣,陈庆之由此得了一个“白袍将军”的外号。这首童谣也让人们对这位将军产...

秦宗权是什么人?黄巢死后他是什么结局?

秦宗权是什么人?黄巢死后他是什么结局?

秦宗权,唐末蔡州节度使,被称为乱世魔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光启元年(885年),黄巢败亡后不到一年,其旧部秦宗权就在蔡州称帝,公然对抗大唐。秦宗权论实力与谋略远不如黄巢,而黄巢都被唐军打得兵败自杀。为何秦宗权能在黄巢死后迅速席卷整个中原,打得唐军畏惧,还公然称帝呢一,占据蔡州...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字公举,生卒年不详,益州犍为郡南安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占据益州时,以费诗为绵竹县县令。刘备进攻刘璋夺取益州,费诗举城而降,后受拜督军从事,转任牂牁郡太守,再为州前部司马。刘备自封汉中王,以费诗为使,向督领荆州的关羽传达官职的任...

钱氏腿残眼瞎又无子嗣 朱祁镇复位后为什么还要立她做皇后

钱氏腿残眼瞎又无子嗣 朱祁镇复位后为什么还要立她做皇后

还不知道:朱祁镇复位之后,为什么还要复立腿残眼瞎又无子嗣的钱氏为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代皇帝,也算是一生坎坷。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御驾亲征北方强敌瓦剌,结果五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敌国瓦剌的太师——也先所俘...

全皇后: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氏一族是如何没落的?

全皇后: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氏一族是如何没落的?

全皇后(244年-301年),吴郡钱塘人,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尚之女,母孙恭之女。吴大帝长女全公主的侄孙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赤乌十三年(250年),因全公主推荐全氏被册为孙亮的太子妃,建兴二年(253年),全氏被立为皇后。太平三年(258年),孙亮被权臣孙...

评论列表

黄磊
黄磊
2周前 (11-06)

对于朱令案,我选择回避并非消极逃避责任的表现,作为一个保守主义者及现实历史的见证者深知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悲剧性后果与复杂性挑战的无能为力感所带来的无奈和无力之感在所难免;我尊重并理解那些积极发声的人们但选择保持沉默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正义的追求而是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承认自己的无能和局限性也是一种勇气和责任所在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需要更加谨慎理智地思考和行动避免盲目冲动带来的不良结果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成熟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