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文武双全又正值壮年 为什么会突然离世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何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话说到了明朝,国民平均寿命相比元代从37岁提升到47岁,放到贵族群体中,这个平均值只会更高,但朱家皇族却一直低于平均线,从朱标到朱瞻基,一直有一种诅咒般的诡异,朱标是37岁去世的,而朱瞻基,跟朱标一样,也是37。
朱瞻基出生于一个敏感的时代,他全家在北京被建文帝按在砧板上,随时可鱼肉。虽然朱瞻基小,但他在靖难之役时也不是高枕无忧的。朱高炽创造了奇迹,他守住了北京城,从而使朱棣入主南京,成为大明新皇帝,朱瞻基成了太孙。
因为朱棣一家得天下来之不易,大家都是流过血的,在教育问题上,大家可不会犯浑,朱瞻基刚学会说话,他爷爷就当皇帝了,但也没让他变成什么纨绔二代。家庭教育好,非常关键。朱棣给朱瞻基请老师,朱高炽偶尔自己也教,朱瞻基成长的路上,“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这几个词汇总是离不开他,自朱家创业以来,很少有这么得体的公子。说不上文学多好,但朱瞻基有着知识的底子,当他到了可以骑马的年纪就跟着朱棣北伐草原去了。
朱瞻基跟着朱棣北上,同行的还有朱瞻基那个想要皇位的叔叔朱高煦,本来在话语权上,朱瞻基是劣于朱高煦的,但因为参加了北伐,他反而开始在军方有了一定的威望,也配得上一句文武双全了,事实上,自古以来能够得到朱瞻基这般培养的皇孙并不多,即便是在汉唐,也是不多见的。
另一方面,风光的太孙殿下其实也很吃他父亲好说话的亏,因为朱高煦多次出言不逊,直指他大哥,意图太子之位,朱高炽则是好说话,不计较,朱棣也只是象征性惩罚朱高煦,并没有扼杀他这个念头,所以朱高煦对朱瞻基,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这种风光背后,朱瞻基不得不快速在斗争的环境中快速成长,有才华有经历的太孙,加上高压锻造他的环境,他不是一个皇族草包,渐渐也拿得上台面了。
朱瞻基:我爹短命,我更短命
公元1424年,朱棣归来的途中驾崩,朱瞻基和朱高炽紧密配合,防住了朱高煦,朱高炽正式登基。
在做皇帝之前,朱高炽已经很熟悉做皇帝的工作了,事实上,他的身体孱弱,更多时候是因为太子监国阶段,处理国家大事熬成这样的,朱棣数次北伐,国内的事务没有看起来那样好处理,只不过一直都是朱高炽在承受。
朱棣活了64岁,算是一般长寿了,但他没想到,他的儿子,只是当了几个月皇帝就驾崩了,年仅47岁,仅仅是过了明朝国民的寿命平均线一点点,而朱棣还不了解,更意想不到的在后面,他的太孙,寿命更短。
登基了八个多月后,朱高炽驾崩,朱瞻基从南京回到北京,继承皇位,做皇帝这一年,朱瞻基才27岁,依然一个高富帅的年纪,惋惜的是,他已经没有什么亲人可以依靠了,宠爱他的爷爷不在了,关心他的父亲不在了,而他叔叔,是他更大的敌人。
了解朱瞻基登基后,朱高煦忍了几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痛恨朱棣暗示他可以取代朱高炽,卖了命后,发现就是一场空,既然朱棣造侄子的翻身,他也要走这条老路,造朱瞻基的反,咸鱼翻身。
命中注定的冲突还是爆发了,惋惜朱高煦败了,他已经没有能量和这个羽翼颇丰的侄子斗了,二十几岁的年纪,能做到这个样子,多少皇帝都得对朱瞻基说句不错了。
平定叔叔后,朱瞻基继续了父亲的工作,恢复国内生产力,因为元末乱世和靖难之役,天下其实已经破败不堪了,只有恢复了内部,国家才有强大的可能,因此朱瞻基是属于守成之君的,开拓不是他应该做的。
当然,朱瞻基当皇帝后也还亲征,朱棣做过的事情,朱瞻基也会做一遍,只不过朱棣想的是将草原像汉武帝时代一样打服打跑,不说把人家打得彻底翻不了身,但一定要争取国内发展的时间,但朱瞻基,他只是浅浅地打上一打,没有拼命。只惋惜,朱瞻基不是个福厚的人,他即便在位多年,比他的父亲朱高炽还长,却不意味着他就能比他的父亲寿命更长。
公元1435年,朱瞻基登基第十个年头,也做了十年的皇帝,这一年的他有太子,也有强大的国家,大明自建立后,到了他的宣德年间,才真正算得上是“治世”,这个时代,后世也叫做“仁宣之治”。可也是这一年,朱瞻基重病缠身,37岁的年纪,是成年男性的壮年,没有什么大病大痛熬不过去的,但朱瞻基就是出奇地熬不过去了,一病让他起不来,之后,就再也起不来了。 朱瞻基自己也没想到,他比他父亲的命更短,十年皇帝生涯,要说做够了,他是不愿意的,但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明宣宗早崩的原因。朱瞻基是继朱标之后,之一个早亡的大明核心人物,但也是从朱瞻基开始,才打开了大明皇帝都短命的先河。
关于朱瞻基短命这件事后,后世人纷纷猜想,但根据朱瞻基的一生,合理地来讲,他和他的父亲一样,属于过度透支身体,而他,只会更甚。首先,朱瞻基不是某种明确的疾病去世的,关于他的重病缠身,更像是免疫力下降至无的症状,与其称之为病,这更像是衰老。
朱瞻基自幼就处在一个注定不安祥的家庭和世道中,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他只能被迫成长。能对他造成生命影响的,主要是亲征。
只要打仗,就会受伤,朱瞻基十几岁跟着朱棣北伐,受过伤,流过血,唐朝的李世民、秦琼自己都说过,受了太多的伤,元气早已经损失殆尽了,到了秋就咳,到了冬就病,已经是常态。
朱瞻基就是这样,在黄金年龄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留下了隐患,古人讲究的元气,不是虚幻的,朱瞻基丢失的,也是这样东西。本来身体就不好,朱瞻基所在的环境,也没有给他安全感。
朱棣驾崩前后,朱瞻基的压力很大,为了防备叔叔,他费尽心机,即便是朱高炽登基,病怏怏的朱高炽也没有给他太大的信心,因为明眼人都了解,朱高炽就是在为朱瞻基争取时间,这个时间,却不多了。
朱高炽驾崩、朱高煦叛乱,一系列的事情让朱瞻基疲于应对,这一切做完后,朱瞻基仍要继续完成朱高炽做的事情,他在位的十年里,国内的经济迅速增长,他还完成了三次巡逻,可以看作是三次亲征,长途跋涉,一样是一种伤害。
说他戎马一生,这是恰当的,说他鞠躬尽瘁,这也算,要提起底他为什么这么忙,归根结底还是他曾祖父朱元璋废丞相造成的,这个问题,在朱瞻基时代依旧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后世人说他沉迷玩蛐蛐,荒于政事,朱瞻基是贪图享乐死的,这个说法,实在是牵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