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证书,纪念着半个世纪前的非洲岁月
这本证书,纪念着半个世纪前的非洲岁月
最近,85岁的中山大学附属之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血管外科教授林勇杰收到了一个特别的礼物,一本纪念证书:
“林勇杰同志,感谢您为中国援外医疗工作做出的积极贡献。特颁此证,以示纪念。”
证书将林勇杰的思绪拉回到了大约半个世纪前:1972年到1974年,在非洲赤道几内亚,他完成了为期两年零2个月的医疗援助工作。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为1973年12月前参加援外的医生颁发证书,林勇杰位列其中。
提起那段岁月,他说得最多的是“苦”,但从他的讲述中,却能够感受到医者救死扶伤的“乐”。
林勇杰在援非期间做手术。
从苦中来,到苦中去
林勇杰已经当了61年的外科医生了。
1962年,他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开始在中山一院外科工作。在工作的第十年,他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作为广东省第二批援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医疗队队员,参加非洲赤道几内亚医疗援助工作。
中国医生和当地医院手术室同事合影(前排左二为林勇杰)。
这一年,林勇杰32岁,是这批援外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医生。出发前,林勇杰知道,“那是一个很苦的地方。”当时国内外环境复杂,赤道几内亚的经济和医疗水平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但他可不怕“苦”。
“30来岁,有能力,有身体,国家培养你这么多年,叫你去有什么好说的。”林勇杰果断接过任务。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任务,更是一种使命。“代表中国、代表广东、代表中山医去援助,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干好。”
从小,林勇杰没少吃苦。他出生于战火纷飞的时代,小时候跟随家人四处奔走、逃难。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常常吃不饱饭。在苦味的记忆里,他却始终记着,当中医的父亲为穷苦患者诊治从不收一分钱,甚至还倒贴一份药给他们。
“自己体会过生活的苦,更要记得给苦中的人们送去健康。”这份从小激励他的信仰也跨越山海,陪伴他去了更苦的地方。
1972年4月,林勇杰抵达赤道几内亚,开始援外医疗工作。
他所援助的是当地的第二大医院,一个收治了较多患者,却没有一名本地外科医生的医院。那里连外科包扎伤口用的纱布、敷料都很欠缺,也没有注射液。医疗队只能让患者到药房买绷带做成敷料,将蒸馏水制成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想尽办法解决急救患者的迫切需要。
更苦的是生活。每个月,林勇杰会收到40元的生活补贴,这笔钱他不舍得花,也花不出去。当地物资匮乏,“买两块香皂都买不到,连白大褂都是医疗队的医生自己做的。”为了减少花销,他和其他医生还学会了给对方剪头发。
在非期间,医疗队也时刻面临恶性疟疾,以及不知名的传染病的威胁。林勇杰记得,有时,在沙滩上穿着拖鞋散步,还要担忧被小虫咬伤。一旦被虫子咬,皮下会化脓,挑开脓点还能见到虫子在伤口蠕动。
林勇杰没能逃过疟疾,发烧到39摄氏度,浑身疼痛。但由于医院缺少人手,有时他不得不带着病在急诊支援。
回忆起这段时光,林勇杰说:“从小苦惯了,也不觉得有多苦。”
做手术是人生更大的乐趣
已届耄耋之年,林勇杰仍然守在医疗一线。
1月8日上午,医院送来证书时,林勇杰正在中山一院的外科门诊给病人看病。这天,有近30个病人挂了他的号,大多是来自外地、疑难杂症的病号,接过证书,他来不及打开证书看看,先接过病人的病历本和检查单瞧了起来。
林勇杰收到纪念证书。
“作为外科医生,最怕的是上不了手术台。”退休20多年,林勇杰直到前些年腿脚不便,无法久站,才告别了手术台。
“做手术是人生更大的乐趣,看到患者在术后康复,恢复幸福生活,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林勇杰说。
这种“乐趣”是不分国度的。
援非两年多的时间里,在赤道几内亚艰苦的条件下,他开展了2000例手术,涵盖脑科、胸科、妇产科等多个领域,抢救了不少危重病人。
“手术没停过的。” 当时,林勇杰白天要查房、做手术,晚上要在急诊做手术,即使双休日也要工作,还要培训当地医助,使他们能满足在一级医院工作的资质。
虽然那时候的林勇杰年纪轻,但面对疑难杂症也必须勇敢一搏。“有时候不做手术不行,不做患者会死的,做了才有生存的希望,所以我就大胆去做。”
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中国援外医疗队获得当地人民的认可与尊敬。当地物资匮乏,即便有钱也很难买到东西,只能趁假期下乡采购食品。到了乡下,村长及老百姓看到他们,总是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医生,热情地把猪、羊卖给他们。
回国后,每每想起这些,他依然觉得感动。
50年后,面对国家颁发的纪念证书,林勇杰坦然地说:“我只是完成了自己应当完成的任务。”
跟着林勇杰的步伐,50多年来,一代代来自广东的医生从未停下远行的脚步。如今,第33批中国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正在进行医疗援外工作。
广东已经累计向非洲赤道几内亚、冈比亚、加纳等地派遣援外医疗队66批,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用心血乃至生命,诠释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让人道主义精神熠熠生辉。
南方+见习记者 吴雅楠 记者 卞德龙
【作者】 吴雅楠;卞德龙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