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甲骨文中的“邦”与“国”,难怪周朝有“国野制度”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23)580

如今,邦与国已无区别,都是代表国家。但在“惜字如金”的先秦时期,古人造出的每个字,必然都有其特有的内涵,邦与国自然各有不同意义。

关于邦国区别,东汉大儒郑玄注释周礼“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均邦国”时,认为“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國”,就是大国作邦、小国称国,国也是大国小国之都城。

那么,邦国之别是不是“大曰邦、小曰国”呢?殷墟甲骨文的出土,为我们打开一个“新世界”,将更具体鲜活的商朝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同时也解释了邦国之区别。

甲骨文中的邦

甲骨文中的邦字,下部为“田”(不是田地,而是边界之意),上方为一棵高大茂盛的植物,表示高大树木标志的地界。

上古时期,不同的部族之间为划分领地,常以自然的树林为界,有时也植树为界。甲骨文中,邦与封时常混用、通假,兼之“边界”的出现往往源自帝王划分,《尚书蔡仲之命》“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中的邦就是“封”之意。

因此,邦之本义就是:在封地四周种上了草木以示领地界线,简而言之就是“分封的诸侯国”。

随着时代发展,古人建造了更多的城池后,人口大量聚居的“邑”,显然比“田”更能体现其作为“国家”的特征,于是后来邦字变为“高大树木 邑”,最终“邑”演变为双耳旁“阝” ,就成为现在的“邦”字。

商周时期的国

甲骨文中的国字,其实就是“或”(见下图红圈处),由代表城池的“口”与代表兵器的“戈”构成,意思非常明显,就是武力保护的城邑。以当时的情况看,以武力保护的城邑,应当是帝王的或诸侯的国都,而国都可能就是诸侯国的唯一城市。

早在西周初期,“国”还是“武力保护的城邑”,如此“国野制”也就非常清楚了,因为其中“国”是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属于统治中心,“野”是“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无疑要比国大、居住的是“野人”,两者合成一个国家。

因此,周厉王时的“国人暴动”,肯定不是国家百姓“暴动”,而是特指就“国”中民众不满周厉王的统治,这群人是统治阶级、具有政治发言权,“野”的“野人”只能生产、没有权力。

由此来看,这一时期的“邦”,其实相当于后来的“国”与“野”两个部分的总称。

但到西周中后期,国字出现了重大变化:首先,在“口”字周围多了两横、或四横,代表的应是有明确边界的军事领地,当然也可能是指领土,或许恰如诗经“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所云;后来,又在外面加了一个框,如此变化代表的应当有了国家之意,不再仅仅只是“武力保护的城邑”。

国字含义转变

与邦字不同,周朝时期的国字含义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这也是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的《诗经》中:“邦”字只代表国家,“国”字却有四种意思,分别为国都、国家(含义变化与国字字形变化时间大致一致)、地域、人名。也就是说,西周时期的“国”字,虽然已经具有了国家、领土之意,但传统代表“国都”之意并未消失,而且依然是主流含义。

左传记载,公元前718年,郑庄公率周王军队与邾国之军联合攻打宋国,直入宋都(今河南商丘南)外城,然后退军。其中,宋国曾向鲁国求救,声称“师未及国”。如果将“国”理解为国家疆域,肯定不对,这里的“国”显然是宋都。可见,春秋早期的“国”依然还有国都之意。

问题在于,周朝实行“国野制”,“国”之含义非常明确,为何逐渐从“武力保护的城邑”演变为“国家”之意呢?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野”中新建了很多城市,于是周朝城市不断增加,这些新出现的城市也有相应军事、政治义务与权力,也是需要“武力保护的城邑”,原本“国”独有的权力在向外延伸或转移,这就冲击了原先的“一国一城”的国野模式。

也就是说,城市不断出现,在分享了原本“国”的权力同时,也让“国”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就让“国”更具“国家”的意思了。

值得一提的是,从“国”之含义变化看,时移世易会导致文字内涵出现相应变化,如果缺少相应史料、以及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那么国字含义变迁就难以破解。而这,就是甲骨文难以破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令人不解的是,古埃及文、楔形文字等死文字,有没有因为时代变化导致含义出现重大改变的情况出现?若无,为何几千年内涵没有变化?若有,为何又会被轻易破解?

可见,邦国原本区别很大,邦是国家、国是都城,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尤其春秋战国时铁器出现,导致城市快速变多,国野制度被摧毁后,“国”就更具国家含义了。最终,为了避讳刘邦之“邦”,“国”就取代了“邦”的含义,真正成为“国家”之意了。

当然,“国”虽然逐渐演变为“国家”,但还不够稳定,“邦”代表“国家”还更被世人接受。比如,类似后世的宰相职务,在晋国首次出现时叫“相邦”,后来秦国、秦朝也这么称呼,考古发现的青铜器上有“八年相邦薛君造”、“八年丞相殳造”等。但汉朝之后,相邦就变成了相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74785.html

“甲骨文中的“邦”与“国”,难怪周朝有“国野制度””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书法家,东晋尚书令王述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年轻时与郗超齐名。投靠会稽王司马昱,出任从事中郎,迁大司马长史,袭封蓝田侯。迁侍中、左卫将军,联合谢安等人抗衡大司马桓温。桓温死...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为何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为何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你真的了解明明四子朱棣更有能力,为何朱元璋非要传位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站在朱棣的角度去想,他应该也挺疑惑的,太子朱标去世后,剩下的那些兄弟哪个能力比他强?结果老爸朱元璋硬是隔代传位,扶持15岁的孙子朱允炆继位,这让骄傲的朱棣如何能心服口服?太子朱标13岁...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嗣本是唐末五代时的前晋名将,为李克用帐下十三太保之一,在帮助李克用及李存勖父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那李嗣本是如何为前晋效力的,为何又号称“威信可汗”呢一,跟随李克用李嗣本原本姓张,出身武将世家,为铜冶镇牙将张...

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周瑜是东吴名将,在年少时与孙策交好。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准备脱离袁术自行创业的孙策,写了一封信给好友周瑜,召其相助,周瑜慨然率部来投。从此,周瑜成为孙策身边不可或缺的心腹将领,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在孙策死后,又辅佐孙权,为东吴鼎足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权称...

历史上康熙一共有过多少位皇后?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上康熙一共有过多少位皇后?分别是哪些人?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康熙一生册封过3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在这3位皇后中,要问哪位皇后最得康熙宠爱,那一定是赫舍里氏,为什么这样说呢?顺治帝去世的时候,康熙才8岁。由于他...

明孝宗独宠张皇后那么多年 张皇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明孝宗独宠张皇后那么多年 张皇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还不知道:明孝宗独宠一生的张皇后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皇后晚年不是一般的悲惨,遭受排挤不说,还尊严尽失,以太后之尊穿破衣下跪。如果明孝宗在天有灵,估计会泪流满面,但其实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有缘人终成眷属如果不出意外,张皇后别说这一辈子嫁给明孝宗,估计...

周玘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周玘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周玘(258年-313年),字宣佩,义兴阳羡人,西晋官员,西晋末年支持司马氏的江南士族首脑,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孙,平西将军周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玘出身于义兴周氏,早年举秀才,曾授议郎。西晋末年,石冰、陈敏、钱璯先后在江东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周玘纠合江南地...

曹魏皇帝要是杀掉司马懿 曹魏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

曹魏皇帝要是杀掉司马懿 曹魏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

对杀掉司马懿就能解决问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代领导人,也是开创三国时代的第一位君主。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于己后,刘备孙权也纷纷效仿曹丕称帝,由此三国时代正式拉开序幕。曹丕作为一位君主,在内政和军事方面还算是合格的。虽然在任内没有取得什么军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