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纪念戴逸:他为一部《清史》工作了四十年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24)650

纪念戴逸:他为一部《清史》工作了四十年

对历史和修史的重视,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尤其是中国拥有最多的官修历史,几乎每个朝代建立之后,都要重修前代史书,建立自己的官修史书体系。“二十四史”中除了前几部,几乎都是官修史书。

以“二十四史”为“正史”,是清乾隆皇帝的钦定。但也恰是在清王朝结束之后,由于中国开始了近现代化的历程,这一修史传统也难以为继。虽有《清史稿》问世,但其是清代遗老遗少所写,无论立场和编纂质量都不理想。编纂清史,在新中国成立后仍屡被提上日程。现在,新的《清史》已进入最后审稿阶段。

借中国人民大学八十年校庆的机会,我们采访了主持《清史》编纂工作的戴逸教授,听他讲自己在人民大学任教七十年的经历,和他对编修清史的思考。

戴逸,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2013年,获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主要著作有《简明清史》《中国近代史稿》《乾隆帝及其时代》《繁露集》,主编《中国近代史通鉴》《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清通鉴》等。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从讲授党史到中国近代史,再到后来研究清史,戴逸已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70余年。他的治学经历是沿着“逆向回溯”的路径进行。76岁时,戴逸凭借着一个历史学家的良知和责任感,毅然受命组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并担任主任一职。经过十余年漫长而艰苦的工作,这部由国内2000多名清史学者共同参与完成的多达3000万字的《清史》,已进入最后审稿阶段。戴逸说:“能够参加《清史》编纂,是人生更大的幸运。”

从党史教师到近代史专家

戴逸,原名戴秉衡,1926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戴秉衡从小就对历史故事抱有天然的兴趣,几乎将父母给的所有零用钱都花在了租赁历史故事书上面。

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年仅11岁的戴秉衡随父亲和姐姐避难上海,并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初高中学业。戴秉衡除了完成学业外,将业余时间全部花在阅读《左传》《史记》等传统经典上。有一次,为了补全自己在旧书店购买的残缺本《昭明文选》,他整整一个月闭门不出,将残缺的内容全部抄写一遍,并装订成册,幼年打下的传统文化功底,为他后来的研究之路埋下伏笔。

《戴逸自选集》作者:戴逸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1946年,出于对历史研究的热爱,戴秉衡义无反顾地从已经读了两年的上海交通大学铁道管理系退学,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让戴秉衡立下了毕生研究历史的志向。

当时, *** 政权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开始在大学里镇压学生们的爱国民主运动,戴秉衡因在北大参加学生运动遭到 *** 通缉。在地下党的保护下,戴秉衡才远奔解放区,在华北大学学习 *** 党史和革命史,并最终留校任教。为了防止 *** 发现自己投奔 *** 而连累家人,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戴逸”。

1949年4月,华北大学搬到刚解放不久的北平。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之一所新型的正规大学。

在戴逸看来,新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与之前从民国延续下来的大学有着诸多不同。人民大学以培养革命干部和经济人才为目的,应用性强,课程设置上比较务实,比如设立贸易系、外交系、工业经济系和农业经济系等,同时也注重政治理论课,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史都是人民大学最早的专业课,戴逸负责的就是讲授党史。

1956年,人民大学决定增设中国近代史学科。戴逸回忆道,“我们中国历史界有个毛病,就是厚古薄今,老师们喜欢讲春秋战国,好像到汉代以后就没有什么可讲的了。当时几乎没有老师做近代史研究,学校就把我调过去补空缺,一开始,研究近代史并不是我的主观意愿。”从那时起,戴逸连续在研究生班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开启了1949年以后在高校讲授中国近代史的先河。

1958年,戴逸将两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潜心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为中国近代史的脉络寻找出一条整体逻辑,撰写完成了《中国近代史稿》之一卷,被当时的学者评价为“一本流行很广的好书”。

《中国近代史稿》作者:戴逸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由于好学深思和笔耕不辍,戴逸多次被中宣部、北京市委宣传部临时借调参与重要文稿的写作。时任北京市副市长、明史专家吴晗,中宣部副部长周扬都对他有良好的印象,这也为他后来参与国家清史编纂工作奠定了基础。

命运多舛的清史编纂计划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就提出要编纂两套历史书的设想,一是中国 *** 党史,二是清朝历史。

《简明清史》作者:戴逸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清朝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对当今中国的影响最为密切,我们要了解现在的中国问题,必须彻底了解清朝的统治。”戴逸说道,“清朝灭亡以后,民国曾经修过一部《清史稿》。但因为都是清代遗老遗少所写,他们是站在清朝的立场上来写的,歌颂清朝,反对革命,把 *** 叫作‘乱党’,甚至史书里都不提孙中山。所以,民国时期,《清史稿》一直被当作禁书。”可惜,当时百废待兴,编纂一部客观公正的清史,虽然得到 *** 的首肯,但还是因客观原因被搁浅。

直到1978年,编纂清史被再次提上日程。为编纂清史积蓄力量,人大成立了清史研究所,由戴逸担任所长。为了将清代历史大的脉络搞清楚,他花费7年时间主编《简明清史》,这是1949年后,之一部系统完整论述清朝历史的专著。此后,戴逸潜心研读清代文献档案,梳理乾隆一生的功过得失,写出《乾隆帝及其时代》。乾隆档案有40函,还有4万多首诗,戴逸花两年多时间全部看完了。深入资料,摆脱之前以论带史的传统,既书写乾隆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也批判乾隆奢靡的生活,让人们之一次不用脸谱化的方式看待清代帝王。

《乾隆帝及其时代》作者:戴逸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2002年,国家正式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并任命戴逸为主任。在他的牵头下,这部书聚集了全国2000多名清史专家,从大量的原始档案中进行筛选和编纂,尽量容纳最新的学术观点。耗时15年,这项浩大的工程即将在明年完工,谈到对这部书的期望,戴逸说:“我希望未来人们想详细了解清史,就来看我们编的这部书。”

对话戴逸

清朝形成多民族国家格局

新京报:你主持编纂的这部《清史》,在内容和体例上有何创新?

戴逸:

这部《清史》仍旧是在传统的“二十四史”体例上进行创新。众所周知,旧有的“二十四史”中有本纪,即皇帝的传;志,主要是典章制度;表,一般是人名和事件的罗列;传则是所有名人的传记。在这部《清史》里面,我们则把传统的《皇帝本纪》变成了《通纪》,即叙述整个历史发展中的大事件。《清史》加入了《典志》,将清代末期出现的近代化因素全部囊括进去,比如铁路、电报等等。还特别设立了《城市志》,重点写受到现代化冲击之后出现的新城市,如上海、天津等港口城市和安徽蚌埠这种交通枢纽城市。新的《清史》还从20多万张图里面选出7000多张图画和照片,这也是之前“二十四史”不曾出现过的。

新京报:你对当前中国历史学界的研究有何建议?

戴逸:

我不太同意研究太小的题目,搞碎片化的研究,因为这样不能形成规模,无法看出历史的前因后果。历史是“知古而鉴今”,要从历史中找到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历史学者要从全局看历史,比如清朝200多年是怎么发展的,又是怎么灭亡的,清朝有什么功绩,做了哪些大事?清史是我们的新兴学科,清朝灭亡以后,不论是 *** ,还是“文革”之前,我们对清史没有丝毫肯定的地方。可现在,我们逐渐发现了清朝的价值,清朝奠定了我们大一统的版图,形成了我们现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局面,这些全部是清朝带给我们的意义。

采写/新京报特约记者 宋晨希

编辑/徐学勤、赵勇力、小盐

校对/卢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75190.html

“纪念戴逸:他为一部《清史》工作了四十年” 的相关文章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位 之后他是怎么对待嫂子和侄子的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位 之后他是怎么对待嫂子和侄子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继位,他对留下来的嫂子跟侄子怎么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继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三弟赵光义。据正史记载,赵光义的继位合法性来源于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生母)主持的";金匮之盟";,按照这份...

诸葛亮为何要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为何要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东汉末年人物,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民国时期之前,中国经历了二十多个朝代,每个朝代都出现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许许多多堪称“智多星”一般的人物,曾在古代史中留下过绚丽的诗篇。而在这些灿若繁星的历史人物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绝对是非常明亮的那一颗。苏东...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239年-310年),字建兴,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西晋官员,其父张翼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人物生平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人 关羽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人 关羽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关羽为何不得善终?正史上的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号称“万人敌”,雅号“美髯公”,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曹操对他爱不释手,刘备的左膀右臂,为何晚节不保,落到被斩首。说起关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呢?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

袁绍作为东汉末年的诸侯 袁绍有击败曹操的机会吗

袁绍作为东汉末年的诸侯 袁绍有击败曹操的机会吗

对袁绍有没有可能打败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是东汉末年的诸侯之一,虽然出身不如其异母兄弟袁术,却凭借自己的威望在东汉末年的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诛灭十常侍的人是他,讨董联军的盟主也是他。纵观东汉末年群雄,袁绍的声望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而在十几年东征西讨之后,...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他真的是一个“乐不思蜀”的皇帝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禅真的傻吗?我们常说:扶不起的阿斗!这里的“阿斗”指的就是刘禅。其说他傻无非就两件事,一件是蜀汉面对的邓艾的孤军,居然投降了。而另外一件指的就是乐不思蜀。咱们今天就...

李世民和朱棣都造反上位 两人荣誉为何完全不同

李世民和朱棣都造反上位 两人荣誉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都是造反登上的皇位,为什么李世民被视为明君,朱棣却毁誉参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李世民压根不叫篡位,只不过是争抢大小王而已。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史学家都会忽略,最重要的一点导致朱棣和李世民两个人的口碑名声不一样,两个人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