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801. 明末风云(35)1649年,吴三桂血洗蒲城,是他得到清朝重用的开始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2-03)711

作者:小院之观。

作者简介:

小院之观

,本名

王旭

,江苏无锡人。幼时曾攻青史,长成亦无权谋。主要创作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偏重明清)与军事历史。出版作品有《南明那段日子》,另一套五卷本明朝题材的作品,将在明年出版。

(南明那段日子之三十五)

除了山西,陕西参将王永强也在榆林起事,一度占领了陕北十几个州县,并派出部队渡过黄河与山西的义军联络,试图攻破清军对大同的包围。

多尔衮已无兵可用,他急调镇守在汉中的吴三桂部前来镇压。

吴三桂一路上会合了汉羌总兵张天福、兴安镇游击盛嘉定等兵马,从咸阳处罚,在蒲城与王永强主力遭遇。

激战之下,王永强兵败,本人阵亡,义军退回蒲城固守。

虽然王永强阵亡了,蒲城的军民却没有一点要投降的意思。

他们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兵力也不多,但凭借城墙和城头的土炮,数次击退清军进攻,并造成了一定杀伤,连督战的吴三桂本人也差点被击中。

重兵之下,蒲城终于无法保全,被清军攻破。

破城后,吴三桂下令屠城,根据《蒲城县志》记载,小小蒲城死者万人,财物被洗劫一空,城墙也被拆掉三尺。

“三桂、国翰遂屠之,杀戮万余人,匕筋无遗”。

有这个必要吗?对吴三桂来说,很有必要。

吴三桂在清军入关后,一路跟着阿济格等人和大顺军作战,颇为卖力。

不过等到李自成死后,他就被晾了起来,也就是所谓兔死狗烹。在多尔衮心里,你吴三桂和李自成有大仇,派你去打李自成是没错的。现在李自成死了,大顺军散了,再留着你这个投降没多久的骁将放在要害部位,威胁实在有点大。

于是多尔衮下令,吴三桂从哪来的回哪去,关内现在不需要你了,你还是回你的锦州去。

吴三桂吃了个瘪,虽然得到了平西王的封号,可锦州那地方要啥没啥,连人口都被迁走了,把自己调回锦州,是让他种地去了,这可和预料的荣华富贵不太一样。

当然吴三桂不敢说什么,只能乖乖听命。

图1. 吴三桂剧照

击败李自成,清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兵力捉襟见肘,又把关外的孔有德等人调入关内,委以重任,但还是没理吴三桂这茬,继续晾着他。

这种态度很明显,对他的猜疑,只差写在诏书上昭告天下了。

直到顺治四年(1647年),随着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大,兵力实在不足了,多尔衮才想起了吴三桂,把他调入关内让他镇守汉中,对付西北地区的反清义军。这时候,吴三桂已经在锦州种了两年地。

用归用,对吴三桂这种角色必定也要防范,多尔衮给他派了个李国翰,名义上是同镇汉中,实际上就是监军。

李国翰,铁岭卫清河人,属于汉军镶蓝旗,他跟随皇太极参加了几乎每场战斗,是皇太极的铁杆亲信。

吴三桂对这种安排自然心知肚明,为了摆脱清廷的狐疑,必须要卖力表现。

对他来说,屠城就是更好的表现方式,这种方式对吴三桂其实有益无害。

好处一:可以同 *** 划清界限。屠城这种手段无比残酷,如果吴三桂不死心塌地为清廷效力,必然招致 *** 的报复。而屠一个城,多尔衮对他的信任无疑就增加一分。

好处二:消除军事上的威胁。城破之后,难免有漏网的义军。蒲城之战,即使在王永强阵亡后,城内军民仍然坚持抵抗,可见对清军的抗拒,等吴三桂大军离开后,很有可能再举义旗,屠城下来,这种可能性基本被消除。

好处三:消灭义军的群众基础。屠城灭绝人性,不分男女老幼,但对敌方来说,损失的是潜在的群众基础。就算此城以后再落入敌对势力之手,短期内也无法提供兵员和后勤补充,这是对上一点的升级,也是对其他敢于坚持抵抗城池的警告。

好处四:可以提升士气。屠城虽然残酷,但对于军队来说,是提升士气最直接的办法。尤其是吴三桂所部在与王永强交战中损失颇大,屠城以提升士气,使得手下军队恢复战斗力,是很好的办法。

事实上,吴三桂所屠的,并非只有蒲县一城,在一次次的屠城中,清朝逐渐减弱了对他的怀疑,对他由原先的控制使用改为放手使用。不但在李国翰死后,让他独承方面之任,而且在一切军事活动中也“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他凭借血腥的军功一路晋升,最终晋爵亲王,镇守云贵。

图2:吴三桂剧照

另一方面,屠城在今天是人神共愤的暴行,犯下反人类罪,但在当时还不是这样。

相反,屠城是战争的标配。

龙凤十二年(1366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发了一顿脾气,为的就是一起屠城事件。

这年,朱元璋正兴兵讨伐张士诚。高邮是张士诚发迹的地方,主帅徐达派大将冯胜率军猛攻高邮。

张士诚的高邮守将玩了一手诈降,冯胜不知是计,派出几百人入城受降,被守军全数杀光。

朱元璋得知大怒,召回冯胜,打了他十下大板,并罚他从南京走回高邮。

冯胜受罚后又羞又气,回到前线全力攻城,徐达也从宜兴移兵助阵,终于攻下高邮。

攻下高邮后,冯胜怨气未消,下令屠城。

朱元璋得知暴跳如雷,连夜叫人到军中传令:冯胜手下有指挥、千户、百户、总兵官级别的军官掳掠妇女的,一律处死,首级送到朱元璋这里。

老朱如此暴怒,是有原因的,这与他一贯注重军纪有关。

早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击败元军,攻占和州起,他就注重整顿军纪,禁止部下滥杀降兵,掳掠妇女。

这是很高明的招数。当时天下大乱之际,各路人马蜂起,说的好听点,他们是义军,实际上就是流民军队,其中鱼龙混杂,军纪普遍很差,屠城、抢掠、杀降都是常事。

朱元璋的部队能保持军纪,就比其他义军技高一筹,保持了较好声誉,这也是他能吸引刘基、宋濂等读书人来归附的原因之一。

图3. 朱元璋剧照

但如果以为朱元璋这么做是大发慈悲,那就错了,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老朱能从布衣发迹一统天下,不是做慈善做出来的,约束部众是出于政治宣传需要,是做给别人看的,如何对待降兵,他有自己的办法。

就在前一年,徐达打了一次大胜仗,朱元璋也差人到军中送去令旨:

十一月初四日捷音至京城,知军中获寇军及头目人等六万余众。然而俘获甚众,难为囚禁。今差人前去,教你每军中将张军精锐勇猛的留一二万,若系不堪任用之徒,就军中暗地去除了当,不必解来。

这番近似白话的文字很好懂,张士诚军六万多人投降,但这么多降兵难以妥善安置。于是授意徐达只要挑选出一两万勇猛的降兵加以改编,另外把降将解送到朱元璋处,其他不堪留用的士兵则是“暗地除去了当”。

“暗地除去了当”这轻飘飘六个字,也就意味着一场数万人级别的屠杀。

所以,屠城并不稀奇,杀降也是套路,朱元璋之所以暴怒,是因为冯胜报仇心切,违反了屠杀的规则——

“(张士诚军队)男子之妻多在高邮被掳,总兵官为甚不肯给亲完聚发来?这个比杀人那个重!当城破之日,将头目、军人一概杀了,倒无可论。掳了妻子,拨将精汉来我这里,陪了衣粮,又费关防,养不住。”

朱元璋恼怒的不是冯胜的屠杀,而是屠杀的方式不对。如果全部杀光,倒也罢了,冯胜一方面不遵从朱元璋号令,纵兵抢掠妇女;另一方面又按照朱元璋意思,挑选出精壮降兵发到朱元璋处。

这就造成个矛盾的问题。

这些降兵或妻女被抢,或家人被杀,送到朱元璋那里,老朱要赔上许多资源还无法收服人心,成了个极大不安定因素。

因此,“当城破之日,将头目、军人一概杀了,倒无可论”——索性全部杀了倒也拉到。

可以说老朱冷血,但在当时这其实是通行的做法,朱元璋军队的军纪事实上已经比其他各路流民军要强不少。

如果大发善心,对这些降兵降将遣散或收编,那是行不通的。

元末群雄割据,不少派系首领本来就是左右摇摆之辈,打了败仗很快投降,有了机会又很快背叛。全数收编降兵不可能,留着这些旧部,降将复叛风险更大。

比如在上一年十一月就发生沂州王宣父子降而复叛的事情,就算朱元璋称帝后的洪武元年,还发生了降将俞胜在乐安反叛,乔佥院在济南叛变的事情。

起兵以来,老朱遭到的背叛不胜枚举,既有同起于濠梁的老友邵荣、赵继祖的谋反,又有亲家谢再兴的背叛,更有最为信赖的亲侄朱文正的通敌。

这些都伤透了朱元璋的心,因此对于降兵降将的态度,他是极其坚决的。徐达在高邮的所作所为与他的政治诉求不符,难怪他要将带头者绳之以法,这不是为了大发慈悲,而是为了整肃军队纪律,做到令出必行。

朱元璋对屠杀的态度,其实反映了一个现实:封建时代通过战争夺取政权的过程,必定是十分残酷和血腥的。

图4. 朱元璋剧照

不只是朱元璋的大明,其他开国皇帝也概莫能外,每次朝代更替,天下大乱,都伴随阶层的洗牌、财富的再分配,人口锐减不可避免。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兵不必多讲。

光武帝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中里排第四的耿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

曹操也是个屠城高手,屠雍城、屠邺城、屠柳城,屠得不亦乐乎。

李世民曾屠夏县。

即便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哪怕在夺权过程中流血较少,在一统天下的过程里也不可避免伴随着屠杀。

宋军屠蔡州、屠江州、屠四川,都是有据可查,史家也并不避讳。

各个王朝只要大动刀兵,屠城几乎是战争的标配。

高邮之屠在历史上并不起眼,但一管足以窥豹,它揭开的是贯穿封建王朝历史的残酷现实。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清军入关在各地的屠杀,也是不胜枚举。阿济格进占大同后,恨城内兵民固守,就下令屠城,除杨振威的官兵家属外,“官吏兵民尽行诛之”,“隳其城睥睨五尺”,邻近各府、县等地区亦遭屠戮,史称“大同之屠”。

在1648到1649这近两年的时间里,从江西到广东再到山西、山西,从金声桓、李成栋到姜瓖、王永强,反清势力高涨,一度声势浩大,大有连成一片之势,但最终还是全部被清朝平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2/578861.html

“801. 明末风云(35)1649年,吴三桂血洗蒲城,是他得到清朝重用的开始” 的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夏花
夏花
2个月前 (09-16)

作者小院之观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生动叙述令人钦佩,文中描述了吴三桂在战争中的表现,以及他对屠城的决策背后的逻辑和考量十分到位;同时也提到了朱元璋对待降兵的态度和行为背后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引人深思。兴亡百姓苦,历史总是残酷的洗礼过程让人感慨万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