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二帝为何长寿?只因祖孙俩都戒掉了多数帝王的通病
在浩瀚的封建历史王朝中,诞生了数百位帝王,他们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辉煌宫殿,可奇怪的是,为数众多的皇帝中,得享长寿的却寥寥无几。
这可能也从侧面反映了,皇帝们日理万机,也是个“高危职业”,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祖孙俩。
从秦始皇到溥仪,在位时间最长的是康熙,他在位时间是61年,而他的孙子乾隆皇帝紧跟其后在位60年,同样都是皇帝,为何他们祖孙俩的寿命会如此长呢?其实,归功在于他们祖孙俩都戒掉了多数帝王的一个通病。
先说康熙,康熙皇帝活了68岁,虽然在现如今,貌似没有那么长寿,但是作为封建时期的帝王,和很多短命皇帝相比,也算非常长寿了。
康熙的一生可谓紧张忙碌,但他竟能亲政60年,直到晚年还是思路敏捷,身体强健,这和他注重养生之道是分不开的,而他的养生之道的精髓在于饮食和起居的秩序和规律。
在饮食方面,康熙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珍馐厚味,在他的食谱中很少见到马牛羊和鸡犬之类的荤菜和厚味,大多数是鱼虾果蔬之类的食品。
此外,康熙皇帝能饮酒,但是从来不多饮,他厌恶过度饮酒的贪杯之辈,只是在平常用膳以后或者逢年过节皇宫宴席的时候偶尔饮酒一两杯而已。
《八旗通志》就曾经记载,说康熙“每日进膳两次。除此之外不食别物,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
尽管康熙身边有很多献殷勤的人,呈上的补品也很多,可康熙却一直听从自己的本心,坚持正确的养生之道,从不乱用补品。
有一个太医叫孙斯百,在给康熙帝进药时,使用了人参,康熙帝服用后,非常急躁,怒批道:“孙斯百等各责二十板,永不许行医。”
估计孙斯百没有想到职业生涯毁在了自己特别推崇的人参上。。
对于补品,康熙向来嗤之以鼻,他看到皇八子胤禩经常服用补品,十分不满,怒批道:“凡人之性喜补剂,不知补中有损。”
虽然康熙不喜欢吃补品,可他喜欢泡温泉,清朝称之为“坐汤”,康熙帝经常去九华山庄、赤城、遵化等地泡温泉。
康熙一直认为泡温泉可以养皮肤、愉悦身心,修身养性,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
当然,如果只是饮食起居有节以及日常的保健这并不是康熙长寿最重要的原因,重要的是他的心态。
在康熙晚年,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淡泊生津液,清虚乐有余。鬓霜渐薄德,神惫恐高誉。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书。山翁多耄耋,精食并园蔬。”
从康熙所作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的养生之道,他十分注重心态的颐养,时刻保持恬淡安静的心态,心态健康,所以疾病就不会侵害到身体,自然可以使人身健长寿。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在生死方面看得很开,早在他去世前五年,即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康熙皇帝便向文武官员预先发布了遗诏,总结了他一生的得失。
康熙的遗诏中说,从古到今,不少帝王把死亡看成是禁忌,遗诏都是皇帝临死前大臣们代为编写的,他不愿意这样做,现在就提前让大家知道我的真实本意。
遗诏是皇帝临死前留下的诏书,可康熙选择在63岁那年坦然预先发布了遗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顺其自然不惧死的心态。
康熙一直不相信有长生不老之术,坚信人的生老病死强求不得。
在他的遗诏中,他提到了一件事,在他57岁那年,他出现了白头发和白胡须,有人立刻给他进献了可以使他白发返黑的方子。
可康熙还是笑着拒绝了,他说:“自古以来白发皇帝能有几个?我如果须发皆白,岂不是万世之美谈吗......”
对自己的白头发和白胡须,康熙帝非但没有烦恼,反而视为美谈,这也说明了他乐观的好心态。
从康熙的遗诏中可以看出,他一直认为生和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从不迷信鬼神和妖术。
饮食起居有节,心态好,看淡生死,想必这便是康熙的养生之道了。
再说乾隆,乾隆是历代帝王中称得上是最长寿的,足足活了88岁,当了60年的太平天子,被世人称为“天子寿魁”。
在乾隆58年7月,英国驻中国大使嘛噶尔尼曾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并在日记中写了当时的情况,“观其风神,年虽83岁,望之如60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
从这句话的描述可以看出,乾隆在83岁的时候,看上去却只有60多岁的样子,还十分健康,神采奕奕,在精神和体力上压倒了年轻人。
那么,乾隆长寿的秘诀在哪里呢?据清宫医案研究专家看来,乾隆皇帝长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节饮食,慎起居,二是乾隆特别爱好运动,喜欢狩猎,游历名山大川,;三是适当进补服用长寿的补品。
乾隆的起居饮食很有规律,他一年四季,大约在早上5点多起床,洗漱后用早餐,饭后处理政务,饮食也是多以新鲜蔬菜为主,肉类和鲜味吃的并不多,并且从不吃过饱。
乾隆喜欢喝茶,而且对食用的水十分讲究,是御用西山泉水,他还效仿祖父康熙,从不吸烟和过度饮酒。
此外,乾隆特别喜欢“旅游”,他一生三下江南,三上五台山,游览了众多名山大川和古刹佛寺,不少地方都有他的足迹,杭州十景都由他的御笔提碑,如此涉足野外,令他心旷神怡,促进了他的身心健康。
在养生方面,乾隆还喜欢适当进补,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有针对性地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乾隆长期服用一些补肾固本的补药,乾隆饮食起居录中,《上用人参底簿》记载了乾隆多次服用人参的记录。
尤其是在乾隆的晚年,用人参非常频繁,最后三年直到驾崩,多达359次,还有人参等为主的“八珍糕”和“龟龄集”等补品。
其实,乾隆长寿还有一个神秘因素,那就是他的母亲钮祜禄氏也很长寿,钮祜禄氏一生身强体壮,特别好动,享年八十五岁,在当时算得上长寿之人,乾隆皇帝长寿的一个原因是他继承了母亲的长寿基因。
乾隆对于自己的长寿十分得意,他在自己的七十大寿时,特撰《古稀说》,并刻有“古稀天子之宝”的印章。
到了80岁,乾隆又刻“八征耄念之宝”,作《八征耄念之宝记》写道:“仰荷天眷,至为深厚,庄重声明(八十岁的皇帝)不特云稀,且自古所未有也”,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康熙和乾隆皇帝祖孙俩注重养生对于他们的长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二人没有服用丹药的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封建王朝中,很多皇帝对丹药有着很重的“执念”,由于他们中的很多过着糜烂奢华的生活,因此长寿者极少。
有些帝王为了持续荒淫的生活,大多有一个“通病”和“嗜好”,那就是祈求于“神仙家”和“炼丹家”,服食丹药,结果事与愿违。
比如北魏道武帝、魏明元帝、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武宗和唐宜宗等,都因服食丹药导致呕血、便血以至暴死。
而到了明代,迷信丹药和服食丹药的皇帝竟然达到九位之多,因为明代皇帝身体欠佳,加上先人英年早逝和寿命较短的阴影,令他们忧心忡忡,加剧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留恋。
因此,明代皇帝延年益寿的愿望十分强烈,纷纷迷恋方术,吞食丹药,以求得长寿。
明世宗和明光宗是明代皇帝热衷于丹药的杰出代表,他们十分迷信大臣、术士进奉的灵丹妙药,常用“红铅丸”和“秋石”等。
其中,明世宗比明代其他皇帝更热衷于服食丹药,乞求长生与健康,达到了偏执荒诞的地步,他不理朝政,大搞斋醮活动,甚至将皇宫变成了云烟缭绕的道观,重用江湖术士,大量服食名目繁多的丹药品。
一般皇帝迷恋丹药,主要动机一般是求得长生、求嗣和治疗疾病,他们错误的认为,丹药是一种补药,有助身体健康,还能治疗疾病。
但是事与愿违,过多服食丹药正是很多封建王朝的皇帝短寿和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现代科学可知,服食丹药容易引起重金属中毒,但是毒性是日积月累,慢慢危害人体健康的,并不会让人迅速丧命。
而众多迷恋丹药的皇帝,服食丹药过度,结果正是这些丹药成为了催命符,不但不能长生延寿,反而缩短了寿命。
虽然康熙皇帝非常注重养生,但是不像其他皇帝那样炼丹或者寻找长生不老药,他相信科学,尊重自然,因此从来不吃补药,也不让人给他 *** 。
关于雍正皇帝的暴死,一直是个谜,随着清宫档案的发掘,从档案记载看,雍正皇帝常年热心炼丹,服食丹药,因此雍正皇帝服丹致死说也越来越引起史学家的认可。
而乾隆亲眼目睹了父亲雍正皇帝长期服食丹药却短命的事实,也效仿了祖父康熙的做法,他不将长寿寄托于仙丹妙药,而是选择了更加务实的养生 *** 。
总得来说,封建王朝历史上迷信丹药的帝王大多短命,反倒是康熙和乾隆二位皇帝,一生不服用丹药,反而长寿,成为在位时间最久的二位皇帝,可见,养生和长寿这件事还得靠自身来坚持务实的养生 *** ,而不能迷信于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