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 在大会上提到一个名字,台下有人鼓掌,有人低声叹气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2-29)620

1962年中央工作会议,因会议规模庞大,在历史上被称为“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有很好的的效果:对于此前大跃进运动期间的失误,做了总结和自我批评,并提出许多改善经济状况的措施,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信心。时任国家主席少奇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期间提到了一位开国元勋的名字,引起了不同寻常的反响。

这一段,少奇同志并没有准备讲话稿,但也并非临时起意,他郑重地说道:彭德怀同志在1959年,提出过对工农业建设的意见,现在看来有不少都是对的。少奇同志是国家主席,就工作风格来说,也是很敢讲话的。加上当时“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要求,他对彭德怀的这些评价,虽然很出人意料,却并未“超纲”。

彭总在59年庐山会议时,曾写了谏言信,并在大会上被当作“意见书”公开印发。这封信的大部分内容与大跃进运动及工农业指标有关,体现了老帅的忧虑之情。会议“定调”之情,有不少参会同志很认同彭总的观点,但庐山会议上对彭总展开批判后,敢直言进谏、维护彭德怀的人并不多,他因此被打为“右派”,直到62年少奇同志发言时,彭老总还没有获得 *** 。

少奇同志讲话有依据,他注重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三年前彭总提过建议,比如“办公社的条件不够成熟”,可以晚几年再办。现在看来,他提的东西对不对呢?应该说并没有提错。62年的七千人大会,台下的同志很多都有军队背景,他们对于彭总有着特殊的感情。听到少奇同志的话后,有人在下面默默鼓掌,也有人低声叹气。很大一部分同志的内心,一直为彭总的遭遇感到惋惜。

彭老总与少奇同志,都是共和国的元勋人物。早在红军时期,他俩就有过渊源:彭德怀是中央红军主力红三军团的主要创始人,而长征途中,少奇同志曾担任过三军团政治部主任,与彭总直接共事过。这两位元勋,性格都很刚直,曾经有过一些意见摩擦,所以仅仅就私交而言,算不上特别要好的朋友。

少奇同志的儿子刘源,后来成为 *** 上将,在军内有很大建树。他谈起小时候的经历时说:父亲和彭老总,彼此是非常敬重的,他们都是心胸磊落的人。1962年初,少奇同志就是敢在彭德怀还没有被 *** 的情况下,主动讲出一些敏感的观点,可见为了国家建设事业,两人都是不存私心的,这种品质令人敬佩。

1965年彭德怀一度重新出山,到西南三线工作过一段时间。而中央重新启用老帅,跟此前一段时间的变化有关,彭总的处境明显改善。不过可惜的是,66年总体形势复杂后,彭老总再次陷入困境,被带回北京接受更严厉的批判。老总真正获得 *** ,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平同志坚持为彭德怀恢复名誉。他的意见与1962年的少奇同志有相近之处:我也曾批判过彭总,但那是大背景下的错误,现在看来老总是对的,而我们是错的。由此可见,真正革命家的心胸,都是十分宽广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2/584925.html

“ *** 在大会上提到一个名字,台下有人鼓掌,有人低声叹气”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双腿不是很健康吗 诸葛亮打仗为何总坐轮椅

诸葛亮双腿不是很健康吗 诸葛亮打仗为何总坐轮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双腿健全,为何出征时总要坐“轮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堪称“智多星”一般的人物,但若说到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位那便非诸葛亮莫属了,宋代项安世曾在《伏龙山诸葛祠堂》一诗中写道:“羽扇白纶巾,堂堂六尺身。 我评秦汉下,...

张裔: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裔: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裔研涉史书,刘璋时,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长,回州任州署从事,兼帐下司马。张飞入蜀地,刘璋授张裔军队,命其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作为刘璋信使前往会见刘备...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对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他们手中各有多少兵力,按照多少如何排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志卷十七》中为曹魏的五员名将合传,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对五人的评价中说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由此将这五人称为曹操的“五子良将...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还不知道: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为何不称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七年(1650年),清王朝中大权紧握的摄政王多尔衮不慎在打猎途中受伤,一个月后就因伤势过重而撒手人寰。这期间,顺治帝从多尔衮卧床养伤开始就不断派人前去问候,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更是极为哀悼。为了表示自己...

三国时期孙权与陆逊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三国时期孙权与陆逊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吴大帝孙权是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在晚年时,跟麾下大臣、丞相陆逊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从《三国志·陆逊传》中的记载来看,陆逊后来是被孙权逼死或气死的:“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陆逊从大都督到上大将军,再...

第二代黔国公沐斌是怎么索要反贼思任发的?有沐英当年的风范

第二代黔国公沐斌是怎么索要反贼思任发的?有沐英当年的风范

沐斌的原名叫作沐俨,自父亲沐晟正统四年去世之后,他本人便于第二年,成功承袭了黔国公的爵位。那么上位之后的他是怎么索要反贼思任发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洪武十年,他的三叔沐昂也去世了,在这一年的七月份,就被朝廷赐予了一个新名字为沐斌。到了八月份,正式佩戴征南将军的印前往云南,继承...

后世是如何评价诸葛恪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诸葛恪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代领其兵,之后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

对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要嘴含七粒米,死前嘴里含米有何用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一生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知道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匡扶汉室而努力,到死都还在规划着蜀国的未来,电视剧三国演义把诸葛亮之死这一段拍的也是非常有神秘色彩,在诸葛亮最后一次讨伐魏国未能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