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大名臣排名:刘伯温第六、张居正第四,之一是谁?
明朝276年历史,不仅有16位皇帝,还涌现出了著名的文臣武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明朝的十大名臣,看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和结局。
10、方孝孺
——建文帝兵败后宁死不屈,被诛十族,是明朝著名的忠臣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南明福王追谥文正,浙江宁海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斋名逊志斋,蜀献王朱椿改之为正学,故世称正学先生。明朝建文年间重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方孝孺因参与组织削藩,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灭十族,共计873人。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施以凌迟杀害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南明弘光帝时其被追谥“文正”。
9、袁崇焕
——以天下为己任,勇击强敌,虽粉身碎骨亦无憾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一说字自如,明朝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石碣镇水南乡(今属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抗清名将。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授职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曾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大力构筑“关宁锦防线”,多次和后金部队在该防线交战。后因诛杀毛文龙、在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罪,被明廷判以凌迟。南明永历帝率先为其 *** 。清乾隆年间,清 *** 亦为袁崇焕“ *** ”,但史学界对其事仍有争议。现存袁崇焕纪念馆等纪念场所。
8、李东阳
——高才绝识,历任四朝五十年,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清洁不渝
李东阳(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李东阳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为明朝内阁首辅。
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之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李东阳清节不渝。李东阳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7、徐达
——明朝北伐之一人,收复失地,打击欺压 *** 的游牧民族
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之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6、刘伯温
——朱元璋手下头号谋臣,开国元勋,民间有将其比作诸葛亮的说法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县人,祖籍陕西保安(志丹),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保持国家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授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正德时追赠太师,谥文成。
5、海瑞
——清官表率,敢于直言上书甚至辱骂皇帝,体现了明代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4、张居正
——辅佐万历皇帝推行改革,开创“万历新政”,延续了明王朝的生命
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荆州),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1547),张居正考取进士。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张居正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其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张居正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酉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是明代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死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3、戚继光
——南击倭寇、北守蓟辽,解决了长期边患,且在军事上有独到之处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谥武毅。山东蓬莱人。但有一说是山东济宁人,另一说是安徽定远人。
戚继光是明朝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嘉靖、万历年间,率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成为明朝的抗倭将领。
他著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等兵书,还有各种奏疏传世。同时改造城防,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极大提升了明军战斗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
2、于谦
——“救时宰相”,在北京保卫战中力挽狂澜,为大明续命二百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谥忠肃,明朝重臣,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至兵部尚书。
于谦由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代宗朝,于谦官至少保、太子太傅,世称于少保。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并成功复辟后,于谦被诬陷下狱而冤死。成化年间获得 *** 。现北京市、杭州西湖旁均有纪念于谦的祠堂、故居。
1、王守仁
——中国历史上与孔子齐名的圣贤,创立了追求人性自由的心学门派,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王守仁 (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人称王阳明。因曾在贵阳修文阳明洞居住,自号阳明子,故被称为阳明先生,一般称其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
王守仁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盗乱、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1529年去世,明穆宗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1584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精通儒、释、道三教,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 *** 论,具有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王守仁著有《王成文公全书》38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