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末代皇帝溥仪与二妹韫酥、三妹韫颖、二弟溥杰的珍贵合影
下图是末代皇帝溥仪与二妹韫酥、三妹韫颖、二弟溥杰的一张珍贵合影。合影中,溥仪不仅占了C位,而且还是坐着的,而其他兄弟姐妹则都站着。
从这个细节可知:当时,溥仪的大清虽然已经“亡”了,但他在兄弟姐妹心目中的地位依旧是非常之高。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他们依旧将他视为君,而将自己视为臣。
然而,溥仪的这点“特殊待遇”,也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破除了。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被以“战犯”身份关进了战犯管理所,他和杜聿明等还成为了狱友。期间,溥仪被改造得非常彻底。出狱后,他去看望老太监并被叫“万岁爷”时,他都会说“叫‘同志’就好了。”
出狱后的溥仪做了全国政协委员,某种意义上,他算是做了官了。可因为改造彻底,他在对待亲朋好友和满清遗老遗少时,完全没有了任何架子。自然,如图中这种大家一起拍合影,唯独他坐着的景象,也再未有过了了。
后来,每次和亲朋好友拍照时,他虽依旧常站c位,却再也没有“独坐”着的情况了。
没了架子的溥仪收获了亲情,晚年时,他常常前往弟弟和二妹、三妹家串门。去二妹韫酥家串门时,他还会跟二妹的婆婆聊家常,跟外甥女掰手腕,这种种,在过去简直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事。
溥仪的三妹韫颖本身热爱京戏,没了格格的尊贵身份束缚后,她便索性做了京剧演员。溥仪没事的时候,还经常去看三妹演京戏,三妹没法演主角,演的都是配角,可溥仪仍然看得兴致勃勃,看完之后,还要评论一番。
在溥仪看来,三妹虽饰的是配角,表演上却惟妙惟肖,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一次坐在台下观看三妹表演时,他扭头对弟弟溥杰说:“真想不到,三妹演得还不错嘛!”
溥仪似乎很享受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日子,每次去弟弟妹妹家串门时,他都会在商店买一大包糖,到了弟弟妹妹家,他就施舍似地给每人发几块糖果,有一次,他一边发糖果还一边说:“我从前是孤苦伶仃一个人,现在家里竟然有这么多的弟弟妹妹了。”
普通人听这话会觉得莫名其妙,但对溥仪来说,这话却是真心话。从前,做皇帝时,他和兄弟姐妹之间从来没有兄妹情,而仅仅是君臣的关系,碍于身份,他也总是端着架子,亲情自然也被隔绝了。
可经过十年改造后,他彻底脱胎换骨了,溥仪在学完“关于封建社会”以后,又学了“中国如何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这时期的溥仪就已经认识到:他在伪满洲时期,的确是当了汉奸了,东北沦为殖民地,他有脱不开的责任。
后来,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各种成果,和人民的生活后,他更加意识到新时代的“好”。
再后来,他完全接受了新中国“人人平等”的理念。也因此,出狱后,他在亲朋面前也再没有任何架子了,很自然地,原本应该属于他的亲情也都回来了。
大约是很会自我安慰的缘故,溥仪经常想:若大清未亡,自己一直是皇帝,他和众多兄弟姐妹之间,尤其和溥杰之间,一定会因为各种利益纠葛而生猜忌,他甚至会和古代帝王一样将刀剑对准兄妹们……
每每这样想着时,他就多少会庆幸“大清已亡”。
颇为让人唏嘘的是,溥仪被改造后,最忌讳别人提及他做皇帝的过往。可死后,本被葬在八宝山的他,竟于1995年被妻子李淑仪迁葬到了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这个陵园,距离光绪皇帝的崇陵后围墙仅200米。
迁葬时,陵园方回应迁葬缘由时给出了两点理由:一是因为溥仪登基之初,就确定此地为他的陵墓;二是清西陵所在地保定易县经济条件差,将溥仪墓迁入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可叹,生前一直强调自己是新中国普通公民的溥仪,死后,还是做回了“皇帝”。也因为他做回了皇帝,他的兄弟姐妹以及外甥、侄子们要去看他时,甚至还需要花一百元买一张门票,如此一来,他的架子不是就再次“端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