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美国海军的1850吨级驱逐领舰(上)
自之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内,美国海军建造了数以百计的驱逐舰,而其中却有一型驱逐舰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今天的主角——1850吨级驱逐领舰(也可称为波特级和索莫斯级)。
与欧洲各国不同,美国海军并没有什么建造驱逐领舰/大型驱逐舰的传统,然而美国人却一反常态地在1936-39年间陆续建造了13艘“1850吨”级驱逐领舰。事实上,美国海军手中有着数量庞大的驱逐舰但却缺少合适的小型巡洋舰来作为她们的领舰。多年以来,美国海军手中仅有10艘“奥马哈”级巡洋舰在功能性上接近于驱逐领舰,但这些排水量高达7100吨的巡洋舰相对于驱逐领舰来说有些太大了。由此美国海军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而“1850吨”级驱逐舰便是其唯一成果。
早在1917年时,美国海军就意识到了驱逐领舰的缺口并拿出了一系列设计方案。这其中有装备6门127mm炮和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的,也有装备4门127mm炮和4座鱼雷发射管的,但重点在于提升适航性和作为旗舰的功能性而不是火力。到1919年时,美国人又拿出了一型排水量达2200吨的方案,沿中轴线布置5门127mm炮,像平甲板驱逐舰一样装备4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每舷各两座。而舰体方面采用浅艏楼船体以增强适航性,与平甲板驱逐舰相比,额外的1000吨重量换来了2门炮、两节航速和更高的续航力。此外该设计还采用了双层舰底,这也暗示其不再是作为一型便宜的舰队消耗品来设计的。
(1912年和1917-19年间部分设计案)
(装备4门127mm炮和4座鱼雷发射管的设计案)
(沿中轴线布置5门127mm炮的2200吨设计案)
由于刚刚完成了一大批舰队驱逐舰的建造,美国海军的总委员会(General Board)认为驱逐领舰是必要的,并且在1921年的造舰计划中申请建造5艘,这一造舰计划将于1920年6月开始。然而,可能是由于战时造的船已经够多了,国会老爷没批下来这个计划。尽管海军部非常想建造领舰,并在20年代中期用1919年的设计案进行了财政评估,但最终还是没能如愿,直到1927年都没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27年秋天,为满足总委员会的新要求,修造局(Bureau of Construction and Repair)又拿出了一系列方案。其中包括1600-2000吨的大型驱逐舰和2900吨的小型巡洋舰(4门152mm炮、2门127mm炮、4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和弹射器)。这些方案全部出自修造局之手,并不能反映当时的海军政策,仅仅是对各种方案的探索。
(1927-28年间的部分设计案)
总委员会偏向于选择建造一型稍大一些的驱逐舰,配备有足量的防护并且拥有和普通驱逐舰一样的机动性。这一决策很可能是受到了1927年日内瓦裁军会议的影响,会议希望为驱逐领舰设置1850吨的限额(驱逐舰为1500吨),这一限制在日后的伦敦条约中成为现实,而美国海军的驱逐领舰也正是在这一限制下建造的。无论如何,在1928年4月,修造局指出:“建议考虑将排水量定为1500吨……建造一两艘这种体量的战舰的好处可能有二,一方面适合作为现有舰队驱逐舰的领舰,另一方面,当未来海军开始用新舰替换现有驱逐舰时,也会为未来驱逐舰的设计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
将大型驱逐舰首先视作领舰,其次视作常规驱逐舰的这一思潮起源于皇家海军在一战时建造的V、W级驱逐舰。然而总委员会拒绝了这一提案,他们希望按照1850吨的排水量上限来设计驱逐舰,装备有4座只能对海射击的51倍径127mm炮、12根鱼雷发射管以及不低于6000海里/12节的续航力,同时还要拥有35节的航速。这实际上是一种拥有作为驱逐舰中队旗舰功能的驱逐舰,当然同时期驱逐舰相比高得多的吨位也可能因此浪费掉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总委员会要求安装的是只能对海射击的火炮,而此时修造局已经提倡基于现有的25倍径127mm高射炮来设计一种高平两用炮。
(英国V级驱逐舰HMS Veteran“老兵”号的模型)
尽管1928年的一系列讨论未能得出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军对于驱逐领舰缺乏兴趣。在1930年1月总委员会再次提出建造驱逐领舰的问题,而这一次终于修成正果。委员会注意到此前修造局所拿出的排水量为1440吨、动力达27000匹马力的设计案已经满足的武备方面的要求。这样一来额外的410吨重量就可能用来安装更多现代化的设备以及改进适航性。然而,海军方面还有一个难言之隐,他们很难说服国会同时采购新的常规驱逐舰和驱逐领舰,一方面现有的平甲板驱逐舰正慢慢老化,而另一方面驱逐领舰相对于常规驱逐舰的战斗力提升并不明显。
关于火炮的讨论指出,25倍径127mm炮确实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其弹重较轻,在摇晃的船上也能轻松装填;尽管理论上51倍径127mm炮弹速更高,射程更远,但无论如何在驱逐舰这样不稳定的平台上远距离射击都是不可控的。关于火炮布置位置的讨论引出了舰艏炮位过于潮湿的问题,为了使新驱逐舰的舰艏保持干燥,应当采用高艏楼甲板的设计。
1930年11月时,修造局又带来了新的设计案:1375吨或1500吨的常规驱逐舰以及1850吨的驱逐领舰。前者最终成为了“法拉格特”级,在此就不加以赘述了。而1850吨的设计案最终演变成了美国海军建造的驱逐领舰。上述方案在船型方面都采用了高艏楼,这样可以降低重心,同时在不需要更宽的船体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因此其吃水深度也更大:
“由于前部干舷高度的增加以及舰艉宽度的增加,该设计有着充裕的储备浮力并且后甲板也更加宽敞。”上述三种设计案都使用了25倍径127mm炮,驱逐领舰设计案在中轴线上布置了两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而驱逐舰装备的是三联装鱼雷发射管(1375吨设计案在两舷各安装两座,1500吨设计案在中轴线上安装三座)。相比于驱逐舰,驱逐领舰航速快0.5节,续航力高出1600海里(35.5节、8100海里),并且安装有装甲(动力舱、炮盾和舰桥覆盖有12.7mm STS装甲),此外还有一些重量用于更重的船体结构。尽管如此,从纸面数据上来看驱逐领舰的设计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在讨论后,美国人惊喜地发现设计中留出的35吨空余重量可以用来布置8门安装双联装炮塔中的102mm或127mm炮,亦或者是5门单装127mm炮,25倍径和51倍径均可。这个例子可以提醒我们,某些情况下,在一个明显十分紧凑的设计中增加武备是很容易的。
(1931年的1500吨驱逐舰设计案)
与此同时,军械局在低初速25倍径127mm炮的基础上研发了高平两用的38倍径127mm炮,相比于老式高初速的51倍径127mm炮,他们十分中意这款新产品,这门新炮也成为了二战期间美军驱逐舰的制式武器。
在1931年间,由于总委员会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常规驱逐舰上,驱逐领舰的设计工作被迫暂缓,但自32年1月后,设计师们又重新回到了领舰的设计工作中。在总委员会及修造局成员私下非正式的讨论中,他们指出驱逐领舰的航速至少要达到35节(在初步的设计中曾定为36.5节)、并且有着和其他驱逐舰同样的武备(5门38倍径127mm炮以及8根鱼雷发射管)。“有人提议为舰桥敷设可以抵挡机枪射击的轻装甲,并且如果可以的话也要为火炮安装防盾。在35节的设计案中,也有人提议将空余吨位用于为动力舱敷设装甲,不过在36.5节的设计中由于动力系统重量有所增加,因此空余的吨位可能不足以为其增添防护……比起常规驱逐舰,驱逐领舰的优势在于更高的吨位……而这些吨位可以用于增强适航性、提升稳定性或是防御空中威胁(例如低空扫射),从而将吨位上的优势转化为战斗力上的优势。”
2月1日修造局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
“总委员会显然对领舰装备和驱逐舰一模一样的武备表示满意。但修造局也理解,当其他方面的要求都达到后,总委员会希望能用空余的吨位增加额外的火炮。
我们相信总委员会希望领舰能更坚固耐用、具有更好的适航性、为舰员们提供更宽敞的空间并且希望我们能为领舰设计一套高效的通讯系统。此外,如果可以的话,总委员会也希望为舰桥和火炮提供可以抵挡飞机扫射的防护。
在设计人员看来,现有的以及正在建造的常规驱逐舰的缺点在于,其重心相对于水线的位置过高。实际使用中发现,这一缺陷会导致船体在转向时倾斜度过大,并且修造局担心正在建造的驱逐舰也会出现这一问题。此外,修造局还发现除非在船上装载盐水作为压舱物,否则那些排水量较低的驱逐舰也会存在稳定性问题。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目前战舰设计中有着顶部重量不断增加的趋势,火控、火炮布置位置、在高海况下的耐久度、长时间保持高速航行的能力等因素在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可以的话,在设计时一方面要满足基本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压低重心高度。基于此观点,修造局仔细研究了数个可能的设计案,并将在此后进行更深入的细节研究。此外,1931年1月3日侦察舰队指挥官所提交的首份文件以及30年12月4日侦察舰队及驱逐舰中队指挥官写给海军作战部长的信件都已经过相当细致的研究。以下提及的手法可以应用于初步设计,并在某些情况下有利于降低重心。这些 *** 都已就应用在现有设计中进行了谨慎的考虑。
- 应当采用艏楼船体而不是平甲板船体,由于后者无法有效利用净高度,因此会损失大量封闭空间。
- 为给前部炮位提供尽可能多的保护,艏楼甲板前部应得到延展。
- 主甲板后端应充分延展,如果可能的话应在不安装螺旋桨防护栏的情况下覆盖住螺旋桨。但采用这一 *** 的前提是不应过分增加船艉水线宽度,以保证船艉不易受水流砰击影响。
- 船体应足够坚固,使战舰能在常规海况下保持理想的速度。其速度应在舰队预期航速之上留出合理的余量,以保证驱逐舰可以履行其常规职责。
- 有充分的意见支持将四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布置在舷侧的方案,如果海军还看上了这种布置方式所具备的某种特性,那么就采用这种布置方式而不是布置中轴线上。
- 船体前部应布置两道坚固的防撞舱壁……”
在讨论过船体设计后,设计师们开始就火炮的种类与军械局进行讨论……未完待续
以下内容摘录自同作者的The U.S. Destroy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一书:
“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留下几条鱼雷备用。例如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驱逐舰在一开始就发射掉了所有的鱼雷,结果尽管在后续的战斗中有数个可以成功实施雷击的好机会,但却没有鱼雷可用。而想要留鱼雷更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鱼雷管的布局来实现(译者注:指平甲板驱逐舰那种将鱼雷布置在两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