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 太平洋坦克战 (20):吕宋1945⑤,日美坦克战
作者群主飞龙。
接上期(第1244篇)
注:本篇及之前缅甸1944、缅甸1942、洛阳1944等篇章的坦克战资料大量参考了徐帆、甄锐所著《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在此一并感谢原著作者和许多无法列明的原始资料提供者。
图1. 欧洲战场上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
图2. 1944年12月,菲律宾吕宋岛,战车第2师团战车第7联队第3中队的一辆九七中战改。车体侧面的两个标志中,前部是称为“巴”纹——据说来自日本历史上元禄赤穗事件中“四十七义士”的领袖大石内蔵助良雄的家徽,后部为代表战车第3中队的“樱花”标志
图3. 太平洋战场进入后期,美军普遍装备后期型M4A3“谢尔曼”中型坦克。1944年2月—1945年3月,美国费舍尔坦克兵工厂生产了3071辆此型坦克。该型号装有M3式75毫米坦克炮,车载弹药配有水套保护。来到太平洋战场后,新型坦克对日本陆军造成强烈震撼,曾经横行亚洲的日本陆军发现几乎无法对M4“谢尔曼”中型坦克产生任何威胁
在太平洋战场上,自从美军的M4“谢尔曼”于1943年末在塔拉瓦首先投入战场后,双方的坦克水平就拉开了代差。随后,在塔拉瓦、塞班岛、贝里琉、硫黄岛、缅甸和冲绳岛上,或多或少都发生过反坦克作战,而规模更大的一次坦克交战,发生在美军反攻吕宋岛时,针对这些战斗的总结,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出版的《战史丛书—捷号陆军作战(2)》记录如下:
“如果我军坦克在接近敌前70米处使用47毫米穿甲弹,对敌军的M4型坦克毫无威胁。在相同距离上,敌军M4型坦克的穿甲弹,则很容易穿透我军坦克的25毫米装甲,同时瞬间产生连钢铁也会熔化的高温,使我军坦克燃烧起火。”
日军战车炮破甲能力如此低下的原因是1式47毫米坦克炮使用的1式穿甲榴弹的金属铬含量太低,为保留软杀伤能力,弹头内部留有用于装填 *** 的空心导致弹体结构强度下降,破甲厚度非常受限。同时,日军战车的装甲太薄且质量低下,所谓“镍铬合金装甲”合格率只有32%。因此,即使是日军前线部队装备的最新型的九七式中战车改在对抗美军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时,也面临着既“打不过”又“挡不住”的窘境。
图4. 可能是训练中的两辆九七式中战车,出现了粗短的57毫米战车炮(主要用于支援步兵进攻,故装备以杀伤软目标为主要目的榴弹炮)
无奈之下,一线日军战车兵只能选择打击“谢尔曼”薄弱的侧后装甲。另外,日军步兵将携带各型燃烧瓶、 *** 包和反坦克雷发起同归于尽的自杀性进攻。除了九〇式75毫米野战炮、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以及当做反坦克地雷埋设的水雷和航空炸弹,日军少有常规反坦克武器能够威胁到M4“谢尔曼”中型坦克。
图5. 画作: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步兵正在清扫日军的堡垒
图6. 美军坦克正在进行训练时的照片,可能是使用火焰喷射器在摧毁草垛
M4“谢尔曼”虽然车体高大,但在外观上呈现出“馒头”形状,而63.5毫米厚的车体正面装甲还带有47°法线角的倾斜度,对抗小口径火炮的穿甲弹时效果极佳。美军前线装甲兵还经常在车体正面焊接或披挂备用履带、负重轮或钢板,这些金属件都能起到附加装甲的效果。
日军前线部队拥有更好的装备——九七式中战车改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装甲不仅无法抵挡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炮弹,也无法抵挡美军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巴祖卡”式反坦克火箭筒、步枪发射的M9A1式反坦克枪榴弹,甚至无法抵挡M2HB式12.7毫米重机枪在近距离的扫射!
即便如此,只要采用合适的战术,即使是面临巨大的装备差距,仍然有机会赢得近距离坦克战的胜利。1945年1月17日,在菲律宾吕宋岛的乌达内塔就发生过一场3V3的坦克战真实战例。
图7. 发生在1942年吕宋岛的一场遭遇战,美军坦克营的一辆M3轻型坦克碾压了日军的速射炮阵地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20万大军杀回莱特岛,实现自己重返菲律宾的诺言。1945年1月9日,美军登陆吕宋岛林加延湾。日军第14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大将命令下属战车第2师团出动前往增援扼守林加延湾东部肩角的步兵第23师团。
图8. 美国海军陆战队,身着独特的迷彩军服
战车第2师团本是山下奉文大将手中唯一的机械化兵力,然而战车第2师团机动炮兵第2联队的一名少尉战俘却曾向美军供述:
“山下奉文大将是旧时代的步兵出身,并不认可机械化战争。我们登陆马尼拉时,他既不高兴,也无热情。他的司令部里也没有配属指挥战车作战的专业指挥员。”
“我们登陆之后,他就命令我们分散开来。师团长恳求他,将第2战车师团作为整体投入战斗,但山下奉文的司令部里无人支持。我们疲于奔命,人困马乏,装备磨损严重,大量消耗燃料和补给。这使山下奉文更加确信,我们带来的麻烦远大于其价值。”
图9.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2年日军入侵吕宋岛期间,出现了战车第7联队第3中队的两辆八九式中战车,注意炮塔上的樱花状第3中队标识,以及车体侧面的编号“8950”。在入侵吕宋岛作战后,八九式中战车被淘汰至二线部队,在美军反攻阶段仍有零星参战
兵员素质方面,由于弹药尚不缺乏,日军战车兵进行的炮术训练较为充足。但燃料不足使其进行的机动训练较少,中队规模的集体训练就更少了。同时,水土不服进一步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1945年1月至2月,战车第2师团的有些单位有三分之一的人因疟疾或登革热而丧失了战斗力。
1月14日,日军步兵第23师团师团长西山福太郎中将命令日军4个“突击队”将于1月17日拂晓向美军据守的滩头阵地发起反击。其中,3个“突击队”由各个步兵联队组成,1个“突击队”从战车第2师团的重见支队抽调,支队长为重见伊三雄少将。然而,日军向林加延湾发起的反击很快就变得混乱不堪,成为了一场毫无协同可言的进攻。
混战中,美军大部队一路猛攻,直奔乌达内塔而去。就在这里,一场坦克伏击战即将打响。
图10. 一小队美军坦克兵正在清理坦克炮炮膛,从底盘和炮管来看似乎是一辆突击炮
1945年1月17日,在乌达内塔,美军第716坦克营A连支援第6步兵师第1步兵团第3步兵营发起进攻。日战车第7联队战车第1中队、战车第3中队、整备中队与1个步兵中队守卫于此。美第3步兵营领头的步兵排很快遭到了日军重机枪和掷弹筒的压制。得知消息后,指挥官罗伯特考特赖特中尉率领1个坦克排前往掩护。
图11. 1945年1月15日,美军第716坦克营C连的M4A3“谢尔曼”式中型坦克搭载第43步兵师第103步兵团的步兵前往战场
此时,日军战车第3中队和田小十郎准尉指挥的战车小队正在待机。日军岗哨上的几名步兵发现了美军坦克,他们飞快地跑过来,向和田小十郎喊道:“美军坦克来啦!”
和田小十郎问:只有坦克?,日军步兵回答:还有游击队。和田小十郎命令战车小队做好战斗准备,又询问道:来了多少辆坦克?日军步兵回答:很多辆,超过20辆。
图12. 美军步兵协同作战
战车小队的3辆九七式中战车改发动引擎,摘掉炮口护罩,开下公路,躲进棕榈树林。在6至7米开外,和田小十郎在地面上戳了一根芒果树枝,然后喊道:“在美军的领头坦克没有到达这个位置之前,不要开火。我们的坦克炮可以轻易地击穿M4的托带轮周边装甲,所以大家要放轻松!如果敌军步兵来犯,就用机枪对付他们。”
日军战车兵齐声喊出战斗口号作为回应。和田小十郎从炮塔舱盖中露出头进行观察,铃木军曹在自己的座车上挥动胳膊,发出信号——美军坦克正在接近。
此时,考特赖特中尉指挥的3辆M4A3陷入了困顿。美军坦克兵担心伤及友军步兵,而不敢向左侧方向的日军阵地开火。和田小十郎听见了微弱的履带声,随后看见3辆美军坦克出现在棕榈树林中,车体正面喷涂的白色五角星标志清晰可见,后方跟随着穿着各色服装的菲律宾游击队员。
图13. 1945年1月17日,菲律宾吕宋岛,美军第716坦克营的M4A3“谢尔曼”式中型坦克正在支援第43步兵师第158步兵团作战
日军战车的伪装非常成功,美军坦克没有发现它们。和田小十郎命令炮手小谷不要开火。当美军坦克开到他设置的芒果树枝标志时,铃木军曹的坦克开火了。随后,和田小十郎与小贝军曹的坦克都跟着开火了。
空弹壳“咣”地一声掉在车体底板上,驾驶员山下大喊:“击中了!”
在32米距离上,3辆九七式中战车改的齐射将考特赖特的M4A3打得燃烧起火。随后,日军战车转移火力,将第2辆美军坦克也打得燃烧了起来。山下伍长兴奋地喊着:“干掉M4了!干掉M4了!”尽管如此,美军坦克仍然给和田小十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说:“在我看来,这个家伙实在太庞大了。”
图14. 1945年1月17日,在乌达内塔伏击战中,日军战车第7联队战车第3中队的和田小十郎准尉击毁的美军第716坦克营A连M4A3“谢尔曼”式中型坦克之一,其侧面装甲上有明显的烧灼痕迹
偷袭得手后,3辆九七式中战车改从隐蔽阵地上开出来,集中火力打击第3辆M4A3。这辆M4A3的1条履带已经被打断,车长施瑞夫特中士以仅剩的1条履带转向,以车体正面装甲迎敌,与日军战车展开对射。3辆九七式中战车改一口气发射了60多发1式47毫米穿甲榴弹,却全部在M4A3的正面装甲上弹飞了。
小谷军曹大喊:“气死我了!”
山下伍长装填了1发炮弹,突然大叫起来——美军坦克击中了他的座车,飞散的铆钉扎进了他的右膝盖。上等兵加藤拔掉了铆钉,给山下伍长包扎了绷带。
和田小十郎看见自己右肩膀的方向冒出了火焰,同时伴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坦克猛地一震,发动机发出怪叫。
小谷军曹开了一炮,急切地问:“怎么了?”
和田小十郎告诉小谷不要开火,随后爬了出去。他发现,自己的战车已经被美军坦克击穿,发动机舱侧面冒出了红色的火焰。这可能是先前被打瘫的1辆美军坦克发射的炮弹,因为它的炮塔还在转动。和田小十郎喊道:“在那里面还有美军坦克兵!”
小谷军曹回答:“只剩5发穿甲弹了!”
和田小十郎只好命令乘员弃车。
图15. CG画作:九七式中战车改和两辆“谢尔曼”对射
此时,美军坦克击穿了小贝军曹座车的火炮防盾底部,小贝军曹和炮手先后负伤。和田小十郎命令铃木军曹迂回美军坦克侧翼,在极近距离上开火。铃木军曹的九七式中战车改冲到了M4A3的右侧,发射的炮弹却还是弹飞了。他只能继续前进,在更近的距离上开火。突然,铃木军曹的九七式中战车改炸成了火球,施瑞夫特的M4A3也冒出了黑烟——它们同时击穿了对方!
随后,美军继续进攻。日军战车第1中队在前出迎敌的途中就遭遇了美军坦克。九五式轻战车根本无法与M4A3对抗,瞬间就有3辆被打成了火球。战车第3中队企图进行迂回,却遭到美军坦克准确的炮击。战车第3中队中队长宝光清喜大尉的座车中弹起火,本人当场阵亡。两个中队残存的战车见势不妙,撤往圣曼努埃尔。
图16. 1945年1月17日—18日,在攻占比纳罗南的战斗中,美军击毁的日军战车第7联队战车第3中队九七式中战车改
混战中,美军第3步兵营只有5人阵亡、15人负伤。第716坦克营A连有1辆M4A3被击毁,2辆M4A3瘫痪。美军坦克兵有2人阵亡,包括考特赖特中尉在内的3人负伤。施瑞夫特中士与他的车组被授予银星勋章。日军损失了9辆战车,包括和田小十郎准尉指挥的3辆九七式中战车改,驻守在乌达内塔的日军步兵也损失了100多人。
最终,日军和田小十郎准尉以3辆坦克全军覆没为代价,完成了这场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装甲兵对美军M4“谢尔曼”式中型坦克最成功的一场伏击战。在毫无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和田小十郎准尉带领自己的部队打出了1比1的损失比——不得不说,这已经是日军坦克对美军M4“谢尔曼”所能取得的更佳战绩了。在强大的盟军陆海空兵力面前,旭日帝国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图17. 一辆被摧毁燃烧的M4谢尔曼
图18. 1945年1月18日,在比纳罗南,美军技术情报人员检查日军战车第7联队战车第3中队的一辆九七式中战车改的残骸
图19、20、21. 1945年1月17日,菲律宾吕宋岛,在支援美军第43步兵师进攻比纳罗南的战斗中,美军第716坦克营C连的1辆M4A3“谢尔曼”式中型坦克(被取名为“Classy Peg”,即“优雅的钉子”)经过日军战车第7联队战车第4中队的1辆九七式中战车改的残骸,可见双方体形的差距,美军坦克车体侧面清晰可辨的狗头卡通形象,似乎是迪斯尼明星狗布鲁托的变形
图22. 模型画作:1945年1月17日,一辆九七中战改通过伏击击中了一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这是日本中战车少数几次击毁美军谢尔曼中型坦克的战例。注意前景的九七中战改的车身上带有五瓣樱花形的战车第7联队第3中队标识(1945年)和三棱圆环标记,有意思的是,背景中被摧毁冒烟的谢尔曼车体上可以看到黑色狗头的标识,似乎正是历史照片中的出现的“Classy Peg”,即“优雅的钉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