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援越抗法之一战:武元甲首战失利,陈赓出手,不到1小时大获全胜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6-13)400

1946年,法国在欧洲战场上取得胜利后,迫不及待地转向南亚,试图保持在印支地区的殖民利益。随着美国的支持,法军在越南集结了40万大军,压缩了越共武装力量。危急关头,胡志明求助于 *** , *** 决定秘密支援越南人民的"反法侵略"战争。1950年,著名将领陈赓被派往越南,亲自指导越军作战。

东溪战役,成为中国军事顾问团与越军的首次较量。武元甲率领的越军攻势一再受挫,陈赓被迫亲自出手指挥。在他的调兵遣将下,东溪战役获得决定性胜利。然而,这场战役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中越双方在磨合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困难?最终又是如何取得胜利的?故事的全貌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揭晓。

法国殖民统治下的越南困境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法国在欧洲战场上取得最终胜利。然而,欢欣的背后是法国在战争中遭受了极大损失,国力几乎耗尽。作为殖民主义大国,法国急于恢复在印度地区的统治地位,以补充国家的财政收入。

越南自1858年起,便一直被法国殖民统治。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越南人民遭受了种种剥削和压迫,民不聊生。1945年8月,在越南 *** 的领导下,越南人民发动了武装起义,最终赶走了日本人,宣布越南独立。然而,法国并未放弃在越南的统治权。

1946年开始,法军调集了12万欧洲籍、非洲籍士兵,再加上"末代皇帝"保大麾下的20多万军队,合计40万人跨过《波茨坦宣言》划定的"北纬16度线",开始了对越南的全面侵略。面对法军的铁蹄重临,越南人民一无所有,只能拿起武器,进行不屈不挠的反抗。

到1950年初,20多万越共武装力量已被法军压缩至谅山—高平—越南老街以北的一小块地区。越共实际控制区仅剩下一小部分,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危机。一方面,法军的攻势不断逼近,随时有被全面占领的危险;另一方面,由于长期战乱,粮草储备已经捉襟见肘,后勤供给极为困难。

与此同时,法军的进攻也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南疆地区。如果越南沦陷,法国在东南亚的勢力将会直逼中国边境,给新中国的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为了稳定边疆,巩固革命后果,中国不得不考虑出手相助。

综上所述,法国试图重新殖民统治越南,导致了越南人民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越共武装虽然屡战不馈,却已濒临穷途末路。在这个危急关头,越南人民放弃抵抗,将再次成为法国殖民主义者的奴隶。

*** 决策秘密支援越南

越南人民陷入法国殖民统治的危机后,越共领导人胡志明主席开始寻求外援。1950年初,胡志明通过越共驻中国代表罗贯波,正式向中国 *** 提出支援请求。

作为毗邻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对越南人民的反抗斗争曾给予过实质性的帮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就曾培养了一批越南革命人才,如范文同等人。战后,越共武装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曾在中国参加过抗日战争。因此,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面对来自胡志明的呼求, *** 领导人 *** 、 *** 、周恩来、彭德怀等人召开会议,对是否支援越南进行了反复研究。会议分析认为,如果越南沦陷于法国殖民统治,法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将会增长,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同时,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中国也有义务支持越南人民的正义事业。

最终,在权衡利弊后, *** 中央做出决策:秘密支援越南抗法战争。不过,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支援的规模不宜过大,以免引发意外。因此,决定先派遣军事顾问团,提供一定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培训。

1950年3月,曾在 *** 领导人身边工作的罗贯波同志前往越南实地考察。他发现,越军装备陈旧、作战意识落后、军事纪律松散,如同"一盘散沙"。回国后,他向 *** 建议,应当允许越军进入中国,由中国军队对其进行整训。

*** 中央随即指示西南军区,允许越军有关部队入境,并为他们提供优质武器装备和高水平训练。于是,越军精挑细选组建了第308师和两个预备队,分别开进云南和广西,在西南军区军官的指导下展开为期4个月的整训。这是越共历史上之一支正规军队,也为越南的抗法战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就在越军接受训练之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介入朝鲜半岛局势,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美国务卿艾奇逊意识到,法国在越南的战争可以牵制中国在远东地区的力量,于是决定向法国提供财政和军事上的援助,纵容法国在印支地区继续殖民统治。

这无疑加大了越南面临的困难,但也让 *** 领导人更加认识到支援越南的重要性。1950年7月,胡志明再次通过罗贯波向中国央求增加支援力度,直接要求中国出兵相助。

人民 *** 两路出兵的呼声日渐高涨,然而 *** 中央依然保持着克制和理性。考虑到国内建设的现实需要,中国暂时无法对越南提供规模过大的援助。因此,最终决定由著名将领陈赓亲自率领一个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指导越军抗击法军。

总的来说,从立场和利益出发,中国没有理由拒绝支援越南的请求。但在具体做法上,则体现了高度的谨慎性,既要支持越南同志的正义事业,又要避免陷入对抗大国的全面战争之中,这充分展现了 *** 领导人的远见卓识。

中国军事顾问团抵越

1950年8月,在 *** 中央的直接部署下,由著名将领陈赓亲自率领的中国人民 *** 军事顾问团开赴越南。这支由精锐将士组成的队伍,被寄予了指导越军夺取抗法胜利的重任。

抵达越南后,陈赓首先会见了越共 *** 人胡志明,双方就未来的作战方针展开了深入探讨。经过几轮商议,陈赓提出了以游击战为主的建议。他认为,越军目前的实力仍然薄弱,硬拼法军的常规部队无异于自取灭亡。相比之下,发动游击战争更加适合越南的国情,不仅能更大限度保存实力,还可牵制法军、削弱其战斗力。

然而,胡志明并未完全认同陈赓的观点。他坚持认为,越南人民반抗法国殖民统治已经太久,必须早日打出一番规模,以振奋军心、稳定民心。因此,他希望能先集中力量,打一场大规模的会战,赢得战略主动权。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初步分歧。

不过,无论如何先集训都是当务之急。根据中央的部署,陈赓立即着手筹建越军正规部队,作为今后重点培养的主力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指导下,越军先后组建了第308师,以及数个预备队伍,约3万人的规模。

为了尽快提高越军的战斗力,陈赓亲自主持了为期数月的整训。整训期间,中国顾问团着重强化了越军的军事纪律、作战理论和实战演练,还向越军移交了一批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整训结束后,越军的作战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初步具备了同法军正面交锋的能力。

随着越军的实力不断壮大,陈赓和胡志明之间的分歧也日渐缩小。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暂时不发动大规模进攻,先选择一处有利地形,率领主力部队开展一场中型战役,摸索作战经验。无论战果如何,都将为今后夺取抗法最后胜利积累宝贵经验。

在反复考量后,双方最终将目光锁定了北部的东溪地区。这里地势较为平坦,法军驻防兵力不算太多,非常适合越军首次尝试会战。于是,陈赓部署武元甲率领第308师约8000人作为主攻部队,由他亲自掌控全局。

就在行动的前夕,局势却出现了一个怪异的状况:胡志明方面突然下达新的战术部署,要求立即展开进攻,不容分说。这一变化来得出乎意料,令陈赓颇为狐疑。按照此前的共识,战役的一切部署都应由陈赓全权掌控,但越南方面这一突然干预,无疑暴露出双方在指挥权上存在分歧。

面对突如其来的命令,陈赓虽有疑虑,但基于中越友好的大局,他还是决定先按部就班执行。于是,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东溪之役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东溪战役的艰难开端

1950年9月16日,陈赓和武元甲率领的越军主力部队在东溪地区发起了进攻。这是中国军事顾问团与越军的首次较量,也是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然而,开场便陷入了困境。按照陈赓的原定部署,越军主攻力量应该集中兵力,首先夺取法军在东溪的主要阵地,切断其后勤补给线。但越南方面临时下达的新命令,却要求越军分兵向多个目标发起进攻。

面对这一变故,陈赓多次提出修改战术,但均遭到了武元甲的拒绝。武元甲认为,中方顾问虽有一定军事经验,但对当地地形并不熟悉,还是应该听从越南方面的安排。在他的坚持下,越军只得按照新部署展开进攻。

就这样,越军的主攻力量被分成数路,自相牵制、互相掣肘。进攻初期,虽然在某些阵地上取得了进展,但总的来说并未能突破法军的防线。更糟的是,由于分兵过多,越军已难以集中足够的兵力,对法军制造致命打击。

局面一度陷入僵局,双方在东溪地区遭遇了顽强的阻力。法军凭借装备和火力的优势,一而再、再而三地击退了越军的进攻。与此同时,陈赓也意识到越军的进攻效率低下,部队指挥系统混乱,前线官兵的战斗意志开始动摇。

面对困境,陈赓多次向武元甲提出调整战术的建议,希望能收拢分散的主攻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对法军制造决定性打击。但每一次,武元甲都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坚持按原定计划作战。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个严重的失误,令东溪战役进一步陷入被动。9月20日凌晨,越军一营长未经上级同意,擅自下令撤退。这一决定立即使整个战线溃败,许多阵地在瞬间空虚,给了法军可乘之机。

第二天一早,法军火力猛烈开花,越军阵地四面楞喊。陈赓眼看大势已去,于是亲自出马,力图扭转战局。他立即着手整顿作战秩序,并责令越军主力集中优势兵力,重新夺取失地。

但这一切为时已晚。在陈赓下达新命令的头几个小时内,双方遭遇了几次血腥较量,越军伤亡惨重。到9月21日午后,越军的主攻力量已所剩无几,东溪的绝大部分阵地都失守在法军手中。整个战役濒临失利的边缘。

面对战场上的窘境,陈赓再一次向武元甲提出建议,希望能暂时撤离东溪地区,保存实力,并对作战方案做出全面修正。但是,武元甲再次拒绝了这一建议,导致东溪战役进一步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东溪之役失利启示

面对战场的严峻形势,陈赓多次提出调整战术的建议,但均遭到了武元甲的拒绝。武元甲坚持按原定计划作战,最终令东溪战役陷入了困境。

9月下旬,越军在东溪地区节节败退,失去了大部分阵地。尽管陈赓亲自指挥,但由于兵力严重不足,越军已难以在东溪地区与法军正面较量。9月25日,陈赓再次向武元甲建议撤离东溪,保存实力,并对作战方案作全面修正。这一次,武元甲终于做出了让步。

在中越双方的共同决定下,越军开始逐步从东溪地区撤离。整个撤军行动一直持续到10月初,过程十分艰难,法军一路穷追猛打,越军伤亡惨重。直到10月5日,陈赓率领的越军主力才终于抽身而退,重新进入越北地区的游击根据地。

东溪之役以失利告终,成为越军在抗法战争中遭受的一次重大挫折。根据陈赓的报告,这场战役中越军至少伤亡6000余人,另有近3000人被俘或失踪。而法军的损失则相对较轻,只有700余人阵亡和伤。

虽然战役失利,但中国军事顾问团得到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首先,陈赓从东溪之役中认识到,越军在规模作战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方面还存在较大缺陷。他们缺乏对现代战争的全面认知,作战指挥系统混乱不堪。同时,越军装备陈旧、军事素质有待提高,远未达到与法军正面较量的水平。

其次,陈赓发现在这次战役中,中越双方在作战方针和指挥权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越南方面对战术部署的临时干预,暴露出他们对中国顾问团的不够信任。这种分歧和疑虑,直接影响了东溪之役的战术布置和指挥权的行使。

第三,陈赓认为东溪之役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源于越军对游击战争理论的认识不足。虽然他一开始就主张采取游击战术,但遭到了越方的反对。直到东溪战役全面失利后,越方才认识到采取游击战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基于上述种种教训,中国军事顾问团在东溪战役之后做出了重大调整。首先,陈赓决定加大对越军的军事训练力度,着重提高其作战能力和指挥素养,并向其灌输游击战争的理论和经验。其次,他建议越军暂时不要对法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应该集中兵力发动一些中小规模战役,磨练实力、积累经验。

与此同时,陈赓也意识到了加强中越双方在作战层面的沟通协调的必要性。在今后的行动中,他将进一步明确中国顾问团在越军作战中的指挥权限,避免重蹈覆辙。

总的来说,虽然东溪之役以失利告终,但它为中越双方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奠定了未来胜利的基础。正是借鉴了这些教训,越南人民才最终能够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抗法战争的最后胜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8255.html

“援越抗法之一战:武元甲首战失利,陈赓出手,不到1小时大获全胜” 的相关文章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时间只有一个月,是为什么?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时间只有一个月,是为什么?

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统治时间有276年的大明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创立以来,到崇祯皇帝朱由检无奈自缢于煤山终结,前后共历16帝。这16位朱家天子中,数万历皇帝的长子,也就是仅当了";一月天子"...

牵弘: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个性刚毅,颇有父风

牵弘: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个性刚毅,颇有父风

牵弘(?-271年),字号不详,安平郡观津县人 。魏晋时期将领,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个性刚毅,颇有父风。曹魏景元年间,累任陇西太守,抵御蜀将姜维进攻。跟随邓艾灭亡蜀国,拜蜀郡太守,迁振威护军。西晋建立后,出任扬州刺史,击退东吴将领丁奉...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为何年羹尧想造反都没有机会?你看雍正的驭人之术有多强多周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虽然没有起兵造反,但他的大逆罪就高达五条。年羹尧或许有造反的勇气,但雍正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雍正治人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犹如温水煮青蛙。雍正的驭人之术雍正上台时,九子...

长孙皇后被李世民喜爱是因为什么?

长孙皇后被李世民喜爱是因为什么?

说到长孙皇后,很多人应该有所耳闻,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唐太宗十分伤心,哀叹自己丧失了一位贤内助。长孙皇后作为历史上的著名贤后,如何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一,出身名门大隋仁寿元年(601年),长孙氏出生于长安的一个世家大族。她的父亲是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长孙无忌,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同母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最毒妇人心”也许表述欠妥,但这句话用在武则天身上还是比较契合的。凡事有果必有因。单就武则天赐死长孙无忌这件事来看,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长孙无忌也是自食恶果、宿命所归。细分析这个问题,还要先从唐高宗李治说起。三个维度来探讨:一...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为何却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子,也是被大清为数不多被工作“累死”的铁帽子王爷之一,而雍正明明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亲兄弟,但一辈子中却是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十三阿哥正是爱新觉罗·胤祥,清朝的第一任怡亲王。其实...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死后,为何没有趁机一举灭掉蜀国?他在怕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在东汉末年,百姓们民不聊生,连年的战时,国家皆生灵涂炭。此时豪杰并起,一时间翻起天下风雨,先是诸侯割据,再到三足鼎立,其中最令我们瞩目的可能就是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