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衰败后,小皇帝溥仪在紫禁城中是怎样生活的?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8-18)370

1912年2月,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至此,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终结。作为交换,中华民国 *** 与清皇室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规定中华民国每年拨给前清皇室400万两生活费,允许小皇帝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正是有了这一纸条例,年幼的爱新觉罗溥仪得以住在紫禁城中。

张勋复辟失败后,李鸿章之子李经迈向载涛提议:让小皇帝学习英文,将来政治局面恶化,也好出国避祸。载涛深以为然,又说服了弟弟载沣。就这样,庄士敦进入了紫禁城,成为溥仪的洋帝师。

在他的影响下,溥仪学起了英语,穿上了西装,吃起了西餐,打起了网球,戴上了近视镜,剪掉了辫子,心里渐渐有了去英国留学的想法。后来,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剖析自己的动机:“我当时认为,到外国留学不但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还可以博得一个开明的;到了外国,多多少少总能得到一些新知识,还可以在将来学成回国后,这种留学外国的新政治资本,来做伺机观变之用,同时,到了必要之际,也可以依靠外国,一方面再纠合那帮遗老,来恢复过去的祖业。”

没想到,当溥仪将这个想法透露给那些遗老遗少们之后,除了弟弟溥杰,几乎所有人都在极力反对他出国。表面的理由是,皇帝一出国等于单方面废止了《清室优待条件》,皇上就拿不到民国 *** 的钱了。实际上,他们保的,只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已。

虽然遗老遗少们纷纷出言反对,但溥仪并没有打消出国留学的念头。为了筹集留学经费,他开始偷偷盗运宫中国宝。

《清室优待条件》中有明文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私有财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但是按照法理,紫禁城的文物,本该由中华民国继承。然而,由于溥仪一直住在紫禁城中,收藏在这里,本应属于全民所有的文物遗珍,事实上成了前清皇室的私产。利用这一漏洞,溥仪多次以赏赐伴读溥杰、溥佳的名义,将国宝盗运出宫。对于这段往事,溥佳这样回忆的:

从1922年起,我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所收藏的古版书籍和历朝名人字画,分批盗运出宫。这批书籍、字画很多,由宫内运出时,也费了相当的周折。当时,我们想了一个自以为非常巧妙的办法,就是把这大批古物以赏给溥杰为名,有时也用赏给我为名,利用我和溥杰每天下学出宫的机会,一批批带出宫去。就这样,他们在短短的五个多月间,共盗出210部古书,其中199部是珍贵的宋版书;字画法帖1285件,包括《游春图》、《簪花仕女图》、《历代帝王像》、《清明上河图》、《步辇图》、《江山秋色图》和《阆苑女仙图卷》等传世名作。至于金银器皿,上等毛皮,玉器古玩,更是不计其数。溥仪的行为,导致大批珍宝流失,有的国宝,如《历代帝王像》等甚至流失海外。

当然,偷盗紫禁城文物的,不止溥仪一人。宫内的太监与侍卫们也开始监守自盗,将宫中珍宝拿到琉璃厂一带的古玩店换钱。建福宫位于紫禁城北部偏西,里面收藏了大量乾隆皇帝喜欢的古玩珍宝,是名副其实的“皇家收藏宝库”。太监们没少偷取其中的宝物。

为了消除罪证,他们故意火烧建福宫。大火烧了十多个小时才熄灭,救火的时候,人来人往,沸腾一片,不少人明面上是救火,实际是趁火打劫,抢夺出所有能抢夺到的宫廷秘宝。

大火过后,清理火场,灰烬中虽找不出字画、瓷器,但从灰里他们还是捡出了一万七千两黄金。据内务府不完全统计,此次火灾,烧毁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上万册。

建福宫的大火,让溥仪出离了愤怒。在他看来,自己是紫禁城的主人,那些奴才贪得无厌,盗窃成风,是他不能容忍的。所以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遣散所有太监,同时要去他们出宫时不准携带任何物品,违令潜回者立斩。一时间,咒骂声,号哭声,充满了整个紫禁城。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宦官制度就此寿终正寝。

与此同时,建福宫大火的影响还在扩大,最终它们成为溥仪被赶出宫禁的导火索。《盛京时报》就曾刊登过一条评论,大意是说,溥仪既然退位,就成了平民百姓,但他却一直住在紫禁城。这对民国都是不利的事情。建福宫的大火是上天在向清室示警,要赶紧迁出紫禁城,如此才能保得平安。

1924年11月,冯玉祥为了消除复辟隐患,将溥仪等前清皇室逐出紫禁城。临走前,溥仪又带走了一批经过精心挑选的众多文物。出宫后,溥仪先是躲进日本公使馆,又于次年2月溥仪秘密潜往天津。1932年,溥仪踏上了北上的火车,也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8/605381.html

“清朝衰败后,小皇帝溥仪在紫禁城中是怎样生活的?” 的相关文章

荀勖留下了哪些作品?他对后世带来了哪些影响?

荀勖留下了哪些作品?他对后世带来了哪些影响?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而跳槽特...

向朗: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被罢免后专研典籍

向朗: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被罢免后专研典籍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后为光禄...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西汉权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他年少当皇帝,身后又无权无势。朝中大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霍光把他扶起来,但是对他充满了一万分的警惕。他要做得不好,霍光随时...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他霸占儿媳,逼杨玉环穿上道袍,寿王为何不反抗?他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52岁那年,唐玄宗深爱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郁郁寡欢,高力士进言:您的儿媳杨玉环生得倾国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寿王妃到华清宫沐浴,自己则躲在暗处偷看!此时,寿王李瑁正...

雍正上位后都没有对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先杀老爹的心腹

雍正上位后都没有对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先杀老爹的心腹

对雍正皇帝登基,没有着急处理夺位的皇子,却把康熙的心腹给杀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最勤勉,当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恐怕除了康熙大帝之外没有人能胜过他的了,就连影视剧和小说传奇故事也特别热衷这段历史。尤其是关于康熙皇帝的继承人问题,更是带有很多谜团,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作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鳌拜曾功高盖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鳌拜是大清三朝元老级人物,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后来的顺治,鳌拜都是一路“飘红”,尤其是到了顺治时期,更是风光无限,权倾朝野。顺治皇帝认为鳌拜是一个有用之人,所以在他之后,鳌拜便作为“四大辅...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