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璋杀了30个,却为何不敢动这4人?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8-18)350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当朱元璋登上九五至尊的那一刻,他内心的骄傲与自豪达到了极点,看着那些陪他打天下的朋友们,朱元璋也非常的感激众人,并且给予了大家丰厚的奖赏。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一共重点表彰了34个人,这34个人分别是6个公爵和28个侯爵。他们都跟着朱元璋打下了这偌大的江山,最后大家终于可以共享天下。

但可惜,这美好的盛况未持续多久,因为很快,众人就遭到了朱元璋的屠杀。正如民间传说,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34人之中,居然仅剩4人。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34人中,地位更高的是6个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这六人可谓是战功赫赫,李善长号称萧何,徐达常遇春战神无双,李文忠当年号称敢死猛将,冯胜、邓愈更是蓝玉曾经的偶像。这些人享有更高的荣誉当之无愧。

但这6个人中,

却只有邓愈和李文忠安全老去。

至于其他的人,李善长参与谋反,全家被抄没。常遇春暴病而死,关于他的是历史存疑,不少人认为他屠城受到了朱元璋的猜忌,或有天灾或有人祸,但和朱元璋离不开关系。冯胜,号称功劳最多,结果和藩王沟通,受朱元璋猜忌,然后无罪赐死。徐达,民间传说,因烧鹅而死,但的确徐达因兵权受猜忌,多数可能是受打压而抑郁死去。

另外还有28侯爵,他们分别是,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陈德、王志、郑遇春、费聚、吴祯、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铎、朱亮祖、傅友德、胡羙、黄彬、梅思祖、陆聚。

和汤和、耿炳文、郭子兴、吴良,华高、杨璟、康铎、韩政、曹良臣。

前部分的28侯爵全部因罪受死,只因为他们都被胡惟庸案牵连。

正如史书所记载,胡惟庸案牵连官员上万,看看以上的侯爵阵亡人数,70%因此而死,由此可见历史上的胡惟庸案并未夸张。

而且,就算是后半部分的候爵们,也基本难得善终。大名鼎鼎的郭子兴和朱元璋关系尴尬,不少野史记载,郭子兴过得非常憋屈,后来还受到朱元璋惊吓,最终郁郁寡欢而死。至于说其他几人,杨璟战死,吴良病逝青州,康铎军中英年早逝。曹良臣和韩政儿子造反,结果家族被抄。华高更牛,直接连儿子都没有。基本上说,这些人要么因朱元璋而死,要么为朱元璋而死。

所以这20多个人中,

最终平安活下来的,只有耿炳文和汤和。

因此,总的来说,陪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们,居然只有4个人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4个人能够平安着陆呢?

首先来看汤和。

其实在历史记载中,汤和与冯胜等人都因为兵权受到朱元璋猜忌,尤其是蓝玉事件之后,汤和差点跟着老伙计一起去了。

但有意思的是,汤和此人一直有自知之明,一旦事情解决,他立刻上交兵权,一旦有事要他帮忙,他立刻挺身而出。当然最有趣的是,在正史记载中,汤和曾经被朱元璋给予一个承诺,但他却只选择黄金和美女。可以说,汤和活的最明白,而且行为处事都极有分寸,这才让朱元璋念及旧情,饶他一马。

紧接着是耿炳文。

说起来,耿炳文和其他人根本没有可比性,大家都比他更牛,而且有着更大的功劳。但有意思的是,

此人虽然不一定没有犯任何错误,但是他有一特点,那就是尤其擅长防守。有学者认为,耿炳文是34位开国人物中更具有防守能力的人。

既然耿炳文有这样的特长,那么作为即将死去的朱元璋,必然需要保住此人,

因为他担心子孙不如他,所以需要有这样的防御人物去抵抗外敌。而且,就算这样的人物掌握了兵权,也不可能伤害朝廷,因为他真的不会进攻,详情可参考靖难之役。

继续是李文忠。

与其他开国功臣相比,李文忠与朱元璋是有真感情的。

正如史书记载,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在14岁的时候投奔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就把他认为干儿子。

后来李文忠打仗非常给力,甚至在战场上多次为朱元璋解围,李文忠也因此成为了朱元璋心中的定海神针。

不过如果仅是如此,朱元璋也只能把他当心腹,但接下来李文忠又平定江南,搞定了张士诚。有了这么大的功劳,李文忠自然也成为了朱元璋最信任最喜欢的开国功臣。

正因如此,虽然开国功臣多受牵连,唯有李文忠岿然不动,而且深受老朱信任。

最后就是邓愈。

此人和李文忠一样,属于战场上的两大新星。

年少掌兵,纵横无敌,堪称一代传奇。遥想当年,鄱阳湖大战此人大显神威,后来又辗转边疆,在针对吐蕃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不过如果仅仅只是能力的话,那么其他的开国功臣多数都不比他弱,但他幸运就幸运在有一个劳累命。

正如史书记载,邓愈大半辈子都在辗转于边疆,尤其是在处理吐蕃和北元问题。长时间在外,自然没时间参与党争,天天吃沙子,自然也来不及让子孙后代贪污受贿,这都让他平安躲过一劫。

综上所述,当朱元璋的开国功臣着实有些艰难,要么因为贪污受贿被杀,要么因为党争之案被杀,甚至还有的因为前尘往事而死。看来民间说朱元璋屠杀功臣还真不是虚言。

不过,对此我们还是得客观的说一句,朱元璋也不是乱杀人,之所以他表现的如此突出,只是因为朱元璋不像唐太宗等人一样,深受背后的豪门大族的牵制不敢杀人。

大家都是底层出身,这些开国元勋是积累的第1代,所以他们敢于冒犯政权,敢于影响皇权,所以被挨个清理掉了。如果像其他4人一样,老老实实发挥自己的作用,懂得进退之道,自然也不会出问题。但可惜,身处局中,很多人就是上头了。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8/605382.html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璋杀了30个,却为何不敢动这4人?” 的相关文章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后面有没有后悔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后面有没有后悔

还不知道:曹操当年为什么要杀了华佗?杀了之后,曹操有没有后悔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切都是误会,曹操刚杀了华佗,就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于是他编出了所谓多疑杀华佗的说法,实际上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一日,华佗正在家中与妻儿一起吃饭。突然家中来了一伙人,自称是曹操的...

历史上孝庄真的下嫁给多尔衮吗 历史上有没有证据证明

历史上孝庄真的下嫁给多尔衮吗 历史上有没有证据证明

对历史上,孝庄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有没有明确的历史根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清宫最著名的谜案之一。而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也成为直到现在,依然被热烈讨论的话题。认为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有这样一些证据。一是南明官员兼诗人的张煌言写的组诗《建...

夏商西周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录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夏商西周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录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夏商西周时期出了不少美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妺喜“红颜祸水”的典故就是根据她来的。夏朝夏桀的王后。有诗云“有施妹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正是如此楚楚动人,婀娜多姿。夏桀造倾宫、筑瑶台、象廊、玉床、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给妺喜居住。并...

三国时期张苞和关兴死后,诸葛亮的表现为何如此反常?

三国时期张苞和关兴死后,诸葛亮的表现为何如此反常?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辅佐刘备南征北战、攻城略地。最终,成功建立蜀汉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不久,赵云病死,诸葛亮听到赵云病死,跌足而哭,说国家损失一个栋梁,我少了一臂,而张苞和关兴去世,诸葛亮得到消息,不仅大哭,并且都昏倒在地,诸葛亮为何会昏倒呢?张苞...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举兵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7年,驻守于泾州之地的大唐守将罗艺谎称自己接到朝廷的诏令,率部往京师长安而来,而在途径豳州之地时,罗艺突然率领麾下的兵士向驻守此地的大唐官军发起进攻,而大唐官军猝不及防,被打的溃不成军,...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

曹操手下的强将那么多 曹操为何对典韦特别看重

曹操手下的强将那么多 曹操为何对典韦特别看重

还不知道:曹操手下强将众多,为什么特别看重典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典韦是曹操手下的名将,他本是张邈的部下,但是后来投奔了曹操。后来在张绣攻打曹操的战斗中,典韦奋力作战,最后寡不敌众,战死了。曹操知道后,痛哭了一场,并亲自祭奠典韦,这在当时是很高的礼遇了。那么曹操...

曹丕杀了几个兄弟 曹丕真的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了吗

曹丕杀了几个兄弟 曹丕真的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了吗

还不知道:曹丕真的杀了亲兄弟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字子桓,是魏晋时期三曹代表之一,建安文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曹魏开国皇帝,他也是曹操和卞夫人的嫡长子。曹丕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又能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对待部下谦逊和蔼。善于和百官打交道,又宅心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