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盒“家庭档案”,见证70年岁月变迁
在济南市济阳区档案馆,珍藏着这样一组特别的档案,那就是82岁的普通市民卜宪君的“家庭档案”。这176盒沉甸甸的档案里,有照片、账本、票据、日记……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记录了这个家庭70年间的光影流年。
70年间,黑白照片染上了颜色,账本上的数字飞速跳跃,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如今也已满头白发。翻开这些档案盒,戴上老花镜,老人家向记者讲述起了他们家的“独家记忆”。
档案盒里话流年
卜宪君打小就喜欢记录,一个档案盒里,珍藏着他的青葱岁月。“这是我毕业的时候,同学们给我写的毕业寄语。”一行行娟秀的字迹,满怀着恰同学少年的情谊和对未来的憧憬。翻看这本70年前的“同学录”,老人格外小心翼翼,也有些伤感,哪位同学定居在了外地、哪位同学已经离世,他都一一在旁作了标注。
一沓手工装订的红纸,把老人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60多年前。纸捻子装订的红纸上,记录着卜宪君结婚时的随礼账目。“你看,当时在农村结婚,随礼一般是3块钱,关系更近一点的随5块、或者8块,有的还会送馒头和挂面。”这个档案盒里,专放“家庭人情账目”,喜事用红纸记,丧事用白纸记,封面还写上账目名字,老人分得很清楚。他说,那个年代虽然生活穷困,但人们特别讲究“礼尚往来”。“一笔一笔都要记清楚,绝对不能马虎。”
1969年,卜宪君参加工作,在当时的姜集乡中学担任教师。另一盒档案里,存放着他与学生们的照片。
其中一个大笔记本上,贴满了孩子们的一寸证件照。黑白泛黄的照片里,是一个个稚嫩的面孔,每一张照片下,卜宪君都手写标注着孩子的姓名和家庭地址。“如果当时没有留下这些照片,我可能早就对不上号了,但现在一看,这个孩子叫什么,什么脾气秉性,还能想起来!”
从“蜗居”到“安居”
校园生活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与孩子们的点滴相处,如今都成了卜宪君特别珍视的回忆。
1989年创建学校鼓号队,带领这支队伍夺得了全县一等奖的荣誉;连续多年指导孩子们参加全县中学生生物知识竞赛;2001年学校新教学楼启用,他与孩子们一起搬进新教室……照片里,戴着黑框眼镜、身着藏蓝色中山装的卜宪君,容颜也在一点点改变……
翻看间,记者留意到了一摞笔记本,上面布满了用钢笔手写的数字。“1971年,我作为民办教师每个月工资是5块钱,你看到了1986年,就涨到了104,1991年又涨到了183。”
2002年680.92元,2009年2161.05元,2023年7666.1元,2024年7900元……不断跳动增长的数字里,是一个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家庭。“现在回头一看,变化可真快!”
收入的增长带来的是物质生活的改善,老人翻开了另一个档案盒,这里面有他家老宅的照片、房屋的产权证等。“1977年以前,我们一家一直是跟老人、我两个妹妹挤在一起生活,父母住北屋,我们住东屋,房子还是土坯的。后来,我们家盖起了自己的瓦房,在这里一住就是26年。”随着孩子们陆续在城里扎根立业,卜宪君又搬到了城里,购买了现在居住的这套96平方米的楼房住宅。
我们的共同记忆
几年前,济阳区档案馆在全区开展了一次“家庭档案”征集活动,卜宪君的这些原始记录得以被发现。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上门指导下,这些碎片化的日常被整理成了一份沉甸甸的“家庭档案”。
“家庭档案往往是由相册、日记和账本、证件等组成,是一个家庭生活的纪实。相比我们档案馆里的其他档案,家庭档案因内容更贴近百姓生活,所以极具共情力,同时也是反映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一个小切口。”济阳区档案馆馆长杜红军介绍,之所以在全区广泛开展这类征集和整理工作,是因为“家庭档案”有着特殊的意义。
不同家庭的独家记忆里,藏着我们共同的记忆。济阳区档案馆副馆长任延娟说,每每发现如此丰富的家庭记录资料时,他们都会感到“如获至宝”,整理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却十分有趣:”从细致入微的账单能看出老一辈人勤俭持家的品格,从住房的更迭能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工资变化能够看到过去几十年间经济的腾飞。”
每当家里有客人来,卜宪君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讲解档案里的故事。他说,照片和记录的意义往往在多年后才能感受到:“等你再翻看的时候,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思绪又能重新浮现。”杜红军也有同样的感触:“档案整理和留存是一份‘为后人栽树’的工作,历史无声,但档案有痕。”
采访结束时,卜宪君老人戴上老花镜,又在账本上记录下了当天的收支:购买白糖一袋花6元,青菜花10元,卖废品收入17.2元……如今四世同堂的他,依然在续写着这份“家庭档案”。(济南日报记者王飞 郝倩)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