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伊尔-10强击机!一江山岛大显身手,最后魔改成涡桨发动机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伊尔-2强击机始终活跃在打击德军的之一线,给苏军步兵送去及时的空中支援,被誉为“像面包一样不可缺的飞机”。
在战争末期,伊尔-2的继任者——伊尔-10开始投入使用。伊尔-10于1944年4月18号首飞,8月投产,它的外形与伊尔-2类似,保留了伊尔-2的大部分优点。
▲伊尔-10赶上了二战的末班车,但是作用已不大。
伊尔-10拥有完善的装甲防护,改为全金属结构,换装了更大功率2000马力的AM-42发动机,速度增加到551km/h,装备了两挺7.62mm机枪和两门23mm机炮。该机的基本参数如下:
机长11.1米,翼展13.4米,机高4.1米,更大起飞重量为6.3吨,航程为800公里,实用升限为7200米,翼下可携带两枚250公斤炸弹,弹舱内可携带400公斤炸弹。
虽然伊尔-10的性能优于伊尔-2,但二战已经接近尾声,很难在战场上有所建树了。然而没过几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急需大量战斗机和轰炸机,伊尔-10有了用武之地。
▲中国航空博物馆中的伊尔-10,我军装备的之一款强击机。
1950年,中国 *** 开始引进伊尔-10,最初名为“冲击机”。1950年10月13号,协防上海的苏联空军向中国空军移交了25架伊尔-10,装备了冲击13团。截止到1952年,我国先后进口了伊尔-10强击机274架。
与此同时,为了让我军飞行员尽快掌握伊尔-10,我国在1950~51年还进口了9架乌伊尔-10(教练版),1952年进口的一批伊尔-10中,也包括数量不多的乌伊尔-10。
乌伊尔-10将后座机 *** 的座位改成教员座,取消了后座机枪,增加了并联操作系统,我军代号为“9号机”。
▲伊尔-10教练版乌伊尔-10,把后座改成了教员的座位。
伊尔-10装备我军后,很快形成了战斗力。1951年10月1号,36架伊尔-10亮相国庆阅兵。1954年,装备了伊尔-10的空军第11师第31团和第33团一大队转场至宁波栎社机场,参加了解放浙东外海岛屿的战斗。
在1954年11月1号这天,空11师副大队长王玉峰率领4架伊尔-10,攻击了大陈岛的敌军高射炮阵地,90%的炸弹都命中了目标。
从这天开始,伊尔-10部队对大陈岛、一江山岛的 *** 地面目标展开攻击,主要任务是压制地面防空火力,为图-2的水平轰炸扫清障碍。其次是攻击地面火力点,支援步兵登陆作战。
▲我军准备空袭大陈岛的伊尔-10机组,来自空11师。
在1955年1月10号这天,我军出动飞机130架次,攻击了 *** 海军舰艇。伊尔-10轰炸了停泊在大陈岛附近的舰艇目标,炸毁了“中权”号坦克登陆舰。
除此之外,飞行员刘建汉还重创了修理舰“衡山”号,共击伤 *** 军舰3艘,有力地打击了敌海军的嚣张气焰。
1955年1月18号,登陆一江山岛作战开始,这是我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在两天的时间里,伊尔-10作为强击先锋,拔除了大量地面火力点。
每当伊尔-10俯冲攻击一次, *** 军就立即隐蔽不敢露头,我军步兵就开始冲锋。即使伊尔-10弹药耗尽,也不断俯冲迷惑敌军。
▲1955年1月18号,我军的伊尔-10部队参加了一江山岛联合作战,为步兵登岛作战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由于我军缺乏强击机,再加上部队反映一直不错,落后的伊尔-10在一江山岛作战以后,仍然在军中服役。
然而随着配件缺乏和发动机停产,伊尔-10的整备越来越困难。我军曾试图仿制AM-42发动机,然而伊尔-10总共不超过300架,即使仿制成功,生产数量也不会太多,而且伊尔-10已经落后,没有必要再改进了。
尽管如此,我军仍抽调极少数伊尔-10进行换装发动机试验。一架伊尔-10换上了我国的活塞-8气冷发动机,配合4叶变距螺旋桨,可以同时安装4个57mm火箭发射巢。
然而这改变了飞机原来的气动布局,产生了较大的阻力,飞行性能可能不佳,只进行了一次改装试验。
▲换装气冷发动机的伊尔-10,但试飞效果并不佳。
另一种方案是换装更大功率的涡桨发动机,改装的飞机在保留内翼段可挂两枚炸弹的基础上,机翼外段可挂4~6个火箭弹发射巢,或选挂两个副油箱。
在载弹量大增的前提下,魔改版伊尔-10的坚固机体、高射击精度和良好的低空低速能力也得到保留,空军对此非常满意。
然而涡桨版伊尔-10只改装了两架,其中一架在试飞中坠毁,另一架在1978年例行保养中失火焚毁,均没有留下来。
到1960年代末,伊尔-10的机体和发动机寿命已经到了极限,后继机强-5也逐步服役,伊尔-10逐步退出现役。
▲换装涡桨发动机的伊尔-10,注意机腹的两枚炸弹,机翼外段可以携带火箭弹发射巢和两个副油箱。
1972年7月,空军向总参谋部报告,建议将现存的128架伊尔-10和乌伊尔-10进行油封保存或报废处理,在中国上空飞行了近20年的伊尔-10终于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