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鸠摩罗什:佛教翻译家的尘世情缘与后代
在中国佛教史上,鸠摩罗什以其卓越的佛经翻译成就和深厚的佛学造诣,被誉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然而,这位高僧的生平事迹却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他是否留有后代的问题,一直为后人所关注。
一、鸠摩罗什的生平与成就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梵名Kumārajīva,又译鸠摩罗耆婆、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他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是东晋时期后秦的高僧和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自幼聪明好学,精通梵文和汉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佛学妙义。在东晋后秦时期,他应姚兴之邀来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翻译了大量佛经,包括《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等经论,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鸠摩罗什的尘世情缘
尽管鸠摩罗什是一位高僧,但他的生平却并非完全超脱尘世。据史料记载,他至少有过两段婚姻,并育有后代。他的之一段婚姻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当时龟兹皇帝为了拉拢他,强行将他与龟兹王的女儿阿谒耶未帝配对。这段婚姻虽然并非罗什本意,但最终却成了事实,他因此破了色戒。后来,在前秦灭亡后,后秦君主姚兴迎罗什入长安,为了让他“传种接代”,又赐予他宫女,罗什再次破了色戒,并与这位宫女育有两个儿子。
三、鸠摩罗什的后代情况
根据《晋书·鸠摩罗什传》和《高僧传》等史料记载,鸠摩罗什至少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是他与第二任妻子(宫女)所育。尽管罗什作为一位高僧,他的婚姻和后代情况在佛教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他的翻译成就和对佛教发展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他的后代也因此在佛教史上留下了一笔特殊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