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0)223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修被曹操所杀,而司马懿则平稳过渡,他们两人的差异在哪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杨修和司马懿属于不同类型的两种人,杨修是一个自负的文人,而司马懿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杨修之死的两种说法

杨修之死,历来有两种说法:

其一,说杨修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害死了自己。此话怎讲呢?他的小聪明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杨修的身份并不低,他是杨震的玄孙,杨秉的曾孙,杨赐之孙,杨彪之子。杨震当过司徒、太尉;杨秉当过太尉;杨赐和杨彪都当过司空、司徒、太尉。

所以,杨修出身于世代簪缨世家,与袁绍一样,也是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但是,自打曹操出现后,特别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什么四世三公,在曹操眼中都得跌份。

据《后汉书·杨彪传》载,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杨彪被免去职务;十一年,所有因“恩泽”而封侯的人,都被削去爵位,杨彪也在其中。

所以,到曹操掌权时,杨家没落了,要想保有一份基本的体面,就不得不向曹操低头。因此,杨修对曹家人都很巴结。

杨修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爱揣摩别人的心思。如果他是一个谈判专家,在谈判桌上肯定有用武之地,但他不过就是一个文秘,却老爱揣测“圣意”,揣测也就罢了,他还非要说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以此显示他的聪明。

有这么几件事情:

据《后汉书·杨修传》记载,他在上班时间喜欢往外跑,但是又怕曹操有事来询问。于是每当他外出时,他都要事先揣测一下曹操的心事,然后把答复写在纸上,让侍从转交。后来,曹操知晓了此事,此后便看着杨修不顺眼了。

在《世说新语》里的版本是,有一次,他要外出,就把几件事的答复写好,然后交给了侍从,并吩咐说,如果丞相有事令传出,就按这个次序一一作达便可。

但没想到的是,一阵风刮来吹乱了纸张的次序,侍从也搞不清了,于是就胡乱地呈给了曹操。曹操一看,文不对题,必有猫腻。

于是,他招来杨修一问,遂知杨修这小子还有这能耐应付他。此后,对他颇为不满。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再有还是在《世说新语》的记载,说曹操去看新建的相国府,看后让人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一看秒懂,马上叫人把门拆了重建,因为“门”里有“活”是个“阔”字,曹操是嫌门造得太大了。

还有一次,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酥糖。曹操只吃了一口,便在盒子上写了一个“合”字交给众人。众人不解何意,杨修接过来就吃,一边吃,一边说,不就是“人一口”嘛。

如果说上述这些都是小事,无伤大雅,那么涉及军情就是大事了。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率大军进攻汉中,准备和刘备大决战。哪料刘备据险不出,搞得曹操进退两难。

有一天,部下身他请示军令,曹操答曰:“鸡肋”。杨修知道后,立马开始收拾行李。大家问他这是做什么,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魏王这是要打算回家了。

杨修猜得没错,但之后不到半年功夫,他的脑袋也搬家了。

从上述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杨修的确是聪明人,但他的死也的确不排除“聪明反被陪明误”的可能性。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其二,也有人认为,杨修死开于曹丕与曹植的夺位之争。这又是如何说呢?

杨修一般被划入曹植阵营,曹植也非常看重杨修的才华,“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他也的确帮过曹植。

比如曹操经常考察两个儿子,杨修就替曹植预先想出许多问题,然后写好答案。这样一来,曹操若有事询问,只要把准备好的答案交上去就好了。但曹操也是鬼精鬼精的,后来知道此事出自杨修之手,更对杨修没好感了。

再如,据《三国起·曹植传》载,曹操故意令曹丕、曹植到邺城办事,但又暗中通知门卫不放行。杨修早就猜中了曹操的安排,于是就事先告诉曹植,说如果门卫不放行,你就杀了他出城。

结果,曹植出了城,曹丕没出去。但实际上,曹操出此一计,不仅是察看兄弟俩的才能,还要看他们的德性。曹植表面上赢了,但却给曹操留下残忍的印象,而曹丕反而以仁厚的形象胜出。

所以,杨修对曹操之心,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此所谓小聪明。

后来,曹操立曹丕为储后,为了防止杨修给曹植出坏主意,和曹丕对着干,到时祸起萧墙,于是就在他死的一百多天前,将杨修给杀了。

《三国志》中的记载是,“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

两种史料给出了两种答案,那么杨修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还是与曹操本人的关系比较大。

在杨修之前,曹操已然开了杀戒,他杀了祢衡、孔融,逼死了荀彧,又杀了崔琰,再加一个杨修,又有何不可?他不就是这么随性而为吗?宁可我负天下人嘛!

那么,司马懿为何在他手下干得挺好呢?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司马懿与曹操的相处之道

司马懿的出身与杨修相比,还是差一点的。据史料记载,司马家族军武起家,从先祖司马量开始改走文道,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官至京兆尹。

司马防虽然官不大,但是他人际关系好,儿子们也够多,高达八个,又有司马八达之称。早在曹操二十岁时,就与司马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曹操举孝廉入洛阳任郎官,后经司马防保举,出任了洛阳北部尉(相当于洛阳公安局北城分局局长),后来曹操当了魏王之后,在酒桌上问司马防:“你看我今天还能做尉官吗?”,司马防答:“当年我举荐你时,你也只能做个尉官。”

这么一看,曹操与司马家族还算是有些“交情”的,再加之司马家与曹操手下的首席文官荀彧大从是世交。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所以,司马防的儿子们不愁没官做。在司马懿出道前,其长兄司马朗已在曹操手下担任机要秘书,参与国事了。后来又被曹操派去衮州担任刺史,都取了得不俗的成绩。

司马朗不仅有政才,在军事才能方面表现也不俗。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随夏侯惇、臧霸南征东吴时,不幸感染了瘟疫,不治而亡,时年四十七岁。

司马朗死后,司马懿接过长兄的家庭使命。说起司马懿的出道还有些滑稽,早在他二十二岁时,被举荐为河内郡上计掾,就是负责计算、统计钱粮的工作。后来曹操也想将他征召到手下,委以重任,但司马懿谎称有病,推辞没去。

至于当时司马懿是怎么想的?一千八百年来,人们对于司马懿的动机争论不休。有说他不愿活在大哥的阴影之下;也有说司马家不愿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毕竟当时袁绍还没玩完;也有说司马懿装病这事儿根本不存在,这是晋朝的史官编的。所以没有定论。

在装了七年病之后,司马懿29岁了,曹操也当了丞相,北方州郡大体平定,“正好”荀彧向曹操举荐他,于是,他这才出山。

司马懿在丞相府当了一个文学掾,这是个小官,但好处就是离曹魏权力中心近,与曹操父子打交道多。

在这一时期,司马懿也受到了三位贵人的提携,分别是杨俊、荀彧和崔琰,但是这三人也相继都出了问题。

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遭到冷,忧愤而死;崔琰因言论悖逆被曹操处死;杨俊在世子这争中偏向曹植,遭到曹丕报复,最终自杀而死。

这三人的人生结局,对于鬼精的司马懿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人生警醒,使他认识到曹魏政权内部斗争的残酷性,从而慎重地选择自己的言行方式。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在曹操时期,司马懿的表现是很有限的,毕竟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他最有名的一次进谏,是在关羽大破于禁、威震华夏之时。

当时曹操有迁都的想法,但司马懿认为,迁都是在示弱,会让整个淮、沔之地陷入不安。他建议拉拢孙权,令其袭击关羽后方,以解樊城之围。曹操听了他的建议,才有了后来的吕蒙奇袭,关羽败亡。

从中,我们也看到,在曹操犹豫不决时,司马懿能帮他出谋划策,帮助其做出最后判决,而不是像杨修一样,去揣测曹操的心思,然后去顺从他。不论在曹操,还是我们看来,他们两完全就是两类人。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司马懿比杨修幸运的,他站在了曹丕的这一边,赢了关键一步。《晋书》中说,曹操曾察觉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有谋反之心;又说曹操梦到“三马同食一槽”,于是嘱托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唐朝时关于武则天,也有一个的谶语,即“唐三代后,女主武王”,当时李世民也没有把武则天给杀了。上述关于司马懿的这种说法,与武则天有异曲同工之处。

像这样的说法,只能总结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根本没有人能预测未来,这些传言并不可靠,或者说是被后人编造成来的故事。

总之,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平稳过渡,主要得益于他自身洞察时势、明察秋毫的超强能力。而杨修虽然也有一定的才华,但他的弱点也是致命的,凡事都急于表现自己,喜欢点破事情的真相,而专制政治并不适合这样的方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414.html

“杨修被杀司马懿却能平稳过渡 两人差异在什么地方” 的相关文章

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何要重用他

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何要重用他

对乾隆为什么会重用贪官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乾隆会重用贪官和珅了。其实乾隆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但对于他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何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制衡”。历史上的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自封自己为“十全老人”,单从字面意义上看...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最强保镖赵云,刘备20多年不重用他,刘禅继位才发现刘备高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不知道最受大家喜爱的会是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答案一定各不相同。不过长板坡上七进七出的赵云,应该会是很多朋友的选择之一。可只要仔细观察...

高堂隆: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死时犹遗令薄葬

高堂隆: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死时犹遗令薄葬

高堂隆(?-237年),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高堂隆少年时为诸生,最初任泰山督邮。黄初年间任堂阳县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任陈留太守、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青龙年间,明帝多造宫殿,高堂隆为此上疏切谏。后迁侍中、太史令、...

东吴江表十二虎臣中有哪些人最后是战死沙场的?

东吴江表十二虎臣中有哪些人最后是战死沙场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陆机《辩亡论》蜀有“五虎上将”,魏有“五子良将”,东吴的武将虽然没有那么出名,但“江表十二虎臣”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今天我们聊聊十二虎臣中唯二战死沙场的两位(其他人基本都是病逝或正常死亡),陈武成了张辽的背景板,董袭抗曹...

朱元璋推行藩王制度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推行藩王制度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王朝建立的时候,藩王制度在历史上已经多次被证明是一个腐朽落后的制度,是对国家非常有害的。汉朝初年,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建立了藩王制度。但最后为了消除这个藩王制度所带来的恶劣后果,汉朝可以说费尽周折。先是...

朱元璋屠戮的功臣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蓝玉下手那么狠

朱元璋屠戮的功臣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蓝玉下手那么狠

朱元璋屠戮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唯独对蓝玉下手那么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将蓝玉剥皮填草,傅友德也好,李善长也好,这些人虽然都被诛杀或者逼死,也没有受到蓝玉这么非人的折磨,蓝玉的下场之所以这么惨,一方面因为朱元璋晚年的性格多疑,残暴,另一方面也是蓝...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256年) ,字伟平,三国吴山阴人,吴大帝孙权发妻谢夫人之弟,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接任统领江东,谢承曾任吴郡督邮。谢夫人卒后,升迁五官郎中,不久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143卷(今已佚)、《会稽先贤传》7卷。...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一对死对头,为何官渡之战时不计前嫌,投降了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曹操一生所打的败仗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宛城之败。在这一战中,曹操被张绣偷袭,险些丧失了生命。虽然他历经艰险逃脱了性命,但是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