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2)1910

张绣,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

张绣眼看着打不赢,于是直接投降了。

本来皆大欢喜,但因曹操爱 *** 的老毛病犯了,突起色心,让事情起了反复。

《三国志·张绣传》中记载:

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张济,张绣之叔)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

曹操在张绣和其部众刚投降,还没有完全归心时,纳其婶辱其心,后来又想灭其人。

结果,给自己带来了灾祸,曹操差点死于张绣的突然袭击中,最终,曹操深爱的长子曹昂,为救父战死。

另外,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护卫典韦,都殁于此役。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

这是曹操一生中,遭遇到了最重大险情之一,一点不次于当初濮阳城中遇吕布,或许是让曹操最后悔的一场战事。

损兵折将之后,曹操当然要给部下们一个交代,要总结,要检讨。

兵败的起因是曹操纳了张绣的婶婶,诱因是纳了张绣的婶婶还要杀张绣。

但曹操肯定不能这么总结,否则,天下人怎么看?部下们怎么看?拥戴他的豪族们怎么看?

于是,曹操的总结和检讨是,此战败就败在没有按照规矩及时让张绣献上人质(一般是嫡出的儿子)。

因此,对张绣没有约束力,所以才让他降而复叛,以后一定要坚决执行这个规矩,下不为例。

《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

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於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

至于曹操总结的是否是张绣真实的反叛原因,或许是,或许不是,但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

毕竟,在古代,带兵大将把家人当人质放在掌权者手中,确实是惯例,一直延续到一千多年后的清朝,都还有这个规矩。

特别是三国时期,带兵将领麾下的兵丁,绝大多数都还很有可能是将领自己的部曲的情况下,亲眷做人质就更显重要。

不愿意给人质的,基本上都是刺头,比如孙权。

曹操和曹丕,父子两代都找孙权要过人质,全没有如愿。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时,袁绍病死,袁氏集团分裂,曹操势力大涨,他试图和平解决江东问题,就去找孙权要人质。

当时,孙权接任江东之主还不到两年,江东之地都还没有完全搞定,但他在周瑜的支持下,坚决不送人质给曹操。

《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的记载:

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书责权质任子。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权意不欲遣质,乃独将瑜诣母前定议,瑜曰:“……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於人也……何送质之有!”权母曰:“公瑾议是也。

建安七年的这次拒绝,实际上就是六年后发生的“赤壁大战”的导火索。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

曹 *** 后,曹丕继位,其时,孙权因为要专心应对蜀汉刘备政权的报复性军事行动,不得已,向曹魏称臣。

但当曹丕按照惯例,找孙权要人质时,孙权还是坚决不给,《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

初权外讬事魏,而诚心不款。魏乃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

于是,曹丕知道孙权不是真心臣服,还是得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刺头。

曹丕马上以曹仁、曹休、曹真为领军大将,分别带着张辽、张郃、徐晃等攻打东吴,只不过,这次军事行动也失败了。

孙权是不愿意给人质,避免受制于人的典型例子,当然,他有实力做依靠,撑得住。

三国时期,还有个典型是,有了一族至亲做人质,却不管不顾,依旧当刺头搞事。

这个典型就是一度让曹操非常头疼的西凉马超。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联合韩遂等西凉军阀,起兵对抗曹操。

可早在三年前,马超的父亲马腾,兄弟马休、马铁,以及马氏一族,已经被曹操用高官厚禄招安,举族迁移到曹操的老巢邺城居住。

也就是说,马氏一族都是曹操牵制在外领军的马超的人质。

可马超还是起兵反抗曹操,这么多至亲,包括生父在内做人质都没用。

马超起兵后,如果一直打赢下去,可能,马家还会相对安全,曹操会留着马家一族当筹码。

但马超败了,所以,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时,马腾一家全被曹操干掉。

这也是马超后来饱受诟病的原因,不顾父亲、兄弟的生死。

他后来投奔张鲁,张鲁想嫁女给他时,就有人劝告:“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于是“鲁乃止”。

以上是三国时期,曹操和几个对手之间发生的故事。

张绣降而复叛,曹操为遮掩自己的不堪,检讨说是因为没要人质。

可马超家族有一大把人质在曹操手中,马超照样反曹。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

虽然马超的例子不具备普遍性,但也能部分说明,索取人质未必是降服诸侯或人才的好办法。

再如孙权,有实力拒曹,就不给人质,又能拿他怎么样?

曹魏直到灭亡,几代人都拿东吴毫无办法。

马超如果没有渭水之败,在曹操手中的人质或许就是安全的,归根结底,是实力的问题。

曹操遭逢张绣的降而复叛,也是因为,建安二年时的曹操,在实力上还不足以让张绣完全畏惧。

那会的曹操,还不是后来连续败吕布、袁术、袁绍、刘备等的北方霸主,还没有在北方建立绝对的威慑力。

他对张绣这种未必就能随手灭掉的小诸侯的态度,应该是以拉拢为主,当然,刘备这样的除外。

曹操想要张绣的婶婶,也得等到打完袁绍再说嘛。

比如后来张绣再次投降时,他赶紧跟张绣结亲,算是弥补了此前的过错。

这样的方式,比索取所谓的人质,效果要好得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686.html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东晋为数不多的名将,也是为人正直的官员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陶侃年幼而孤贫,最初任县中小吏。家里很穷,父亲去世的早,和我们一样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

刘邦死后吕雉开始报复后宫 吕雉为何会厚待薄姬

刘邦死后吕雉开始报复后宫 吕雉为何会厚待薄姬

对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聪明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看似不懂,实际上已经做好相关部署,为的就是完成最终目标。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自己作为妾很难斗得过正妻吕雉,因而表面上不和吕雉对抗,实际上步步为营,而且手段都很高,就连吕雉也对她...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234年),字威硕,鲁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江东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江东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王应麟: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一生著述颇富

王应麟: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一生著述颇富

王应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书少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

宰相房玄龄有多惧内?详解其经历

宰相房玄龄有多惧内?详解其经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宰相房玄龄惧内的故事。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

历史上奕纬为何会被父亲道光帝一脚踹死?

历史上奕纬为何会被父亲道光帝一脚踹死?

旻宁,为嘉庆帝的第二子,于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继位,定年号为“道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爱新觉罗奕纬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这一位到底是谁?如果不是翻阅清朝的衰亡史,谁也不会注意到一个英年早逝的皇子。毕竟在清朝,皇子早逝,真实是太正常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