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29年中东路事件,张学良东北军大败,苏联为何不趁势入侵东北?

中国历史2天前20

“中国东方铁路”,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中东路”,是沙俄于晚清时期在东北地区修建的一条铁路。当然,这条铁路及其两侧的管辖权属于沙俄独有。

后来,虽然十月革命结束了沙俄的统治,但是有关中东路的归属权并未就此回到中国,而是顺势落到了苏联当时的掌权者手中。

当然,苏联那个时候也曾表示会尽快废除关于中东路的不平等条约,可是由于中东路事关东北大局,并承载着无穷的经济、政治、军事价值,苏联一时半会很不情愿彻底放手,而是采用了能拖就拖的战术。

不料,当时间来到1927年时,苏联却因中国国内政局的动荡与变化,立即把中东路紧紧地攥在了手中,貌似想据为己有。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会让苏联如此“放肆”呢?

1927年,中国当时轰轰烈烈的国内大革命,被 *** 蒋介石制造的“四一二”事变拦腰截断。紧接着,蒋介石大肆破坏 *** 革命运动,还打出了反对苏联的大旗,并给国内的苏联人士和相关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不过,苏联当时的更高领导人斯大林因忙于工业建设,并未对蒋介石采取任何强硬举措,而这也就导致蒋介石的气焰越来越高涨。

在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之下,东北军阀头子张作霖的少公子张学良于1928年正式宣布“东北易帜”,选择归顺了 *** 及蒋介石。

既然投靠了老蒋,那就得先向人家表示表示、意思意思。左顾右盼之后,少帅张学良将目光落在了中东路之上。

加之苏联国内当时正在闹饥荒,时局不是很稳定,张学良顿时眼前一亮,想出一计:收回中东路。

而张少帅这个富家公子显然就是一个耿直boy,拍完脑袋,就敢干事。经过一番思考,他打算先试试水,看看苏联会有什么反应。

几天之后,张学良派人抢占了中东路的电报局。不料,苏联只是进行简单地 *** ,并未作出实质性的举动。

尝到了甜头的张学良一下子就放肆了起来,让人跟苏联谈判,要求对方将一些铁路权益分给东北。就在张学良的心里为此七上八下之时,苏联竟然同意了。不久,中东路的一部分权益就顺利落到了张学良的手中。

看到苏联如此地怂,张学良更加肆无惮忌起来,居然想要用武力把中东路强行收回来。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张学良于1929年5月乘坐飞机去见蒋介石,表明了自己的这个打算。

不料,这正中老蒋的下怀。因为,蒋介石正苦于发愁剿共事宜,也不晓得如何 *** 苏联对 *** 的援助。

张学良这个主意可谓“雪中送炭”,因此,老蒋当即欣然表示同意,并扬言道:如若开战,老蒋愿意派出十万大军,并拨付一百万银元给张学良,以此帮助他打赢中东路收回大战。

得到老蒋满口支持的张学良,一下子就乐开了花,赶忙返回东北,开始制定作战计划。1929年8月15日,随着张少帅一声令下,中东路大战正式打响。

搞笑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明明在人数上多于苏联军,可就是打不过人家。从8月一直打到11月,张学良指挥的数次进攻都被苏军一一击退了。

而更为有趣的是,老蒋只是坐山观虎斗,根本就没有兑现自己在战前曾许下的诺言,害得张学良叫苦不迭、痛哭流涕,只能无可奈何地表示:这下被老头子给耍了!

最终,这场大战以东北军伤亡一万多、苏军只损失了一千多人而草草结束了。带着怨气和怒气,张学良不经老蒋同意,私自跟苏联签订了停战协议《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承认了苏联继续对中东路拥有管辖权。

对此,老蒋得知这一消息后,先是瞠目结舌,紧接着就是一顿谩骂。随后,老蒋下令,中方绝不接受苏联的要求,更不会承认张学良签订的协议。

可是,老蒋鞭长莫及。战败的张学良犹如一只落汤鸡,根本无心搭理蒋介石发出的指令。这也就是说,大战的结果尘埃落定了。而这便是中东路事件。

当然,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苏联虽然打败了张学良,还让他签了协议,但并未赶尽杀绝。因为在协议上清楚地写着,苏联只想恢复战前的中东路管理现状,不会侵吞东北地区,更不会让蒋介石割地赔款。

可见,苏联方面还是比较友好的。然而,蒋介石却对此嗤之以鼻。这是因为,蒋介石早就看透了苏联背后的真实想法。

苏联之所以在打赢这场战役后赶紧收兵,是因为怕惊动了旁边正在虎视眈眈观看战局的日本。毕竟,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已经拿下了中东路南段的管辖权,并改名为“南满铁路”。

如果苏联在东北表现过于“突出”的话,势必会威胁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既得利益。因此,苏联必须有所保守,才能不让日本反感自己的举动。

当然,除了日本,苏联此时也害怕蒋介石背后的英美势力。假使日本对中东路事件能够无动于衷,但并不能保证蒋介石及其背后的英美两国绝对不插手东北战局。要知道,东北地区在当时可谓一块肥肉,更是各国列强的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苏联只是想通过这次战斗,教训一下小丑张学良,并不想挑起日本、英美、蒋介石的“斗志”和“情绪”。

说白了,东北地区牵连到的利益方实在是太多了。苏联也深知,这里面的水很深,并不想越陷越深,只想见好就收、点到即止。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在脸上露出了一丝奸笑。这是因为,他亲眼看到苏军消灭了张学良东北军一万多人,内心里油然而生出了一种喜悦之感。

实际上,老蒋才不管中东路的死活,只要能看到张学良的东北军受到损失,那么他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削弱张学良手下东北军的势力,从而可以顺势加强对张学良的控制。毕竟,这个张少帅很难管理,还是个刺头,老蒋一直都在发愁。

这下好了,苏军帮老蒋在桀骜不驯的张学良脸上,狠狠地抽了一个耳光。此举,在很大程度上让老蒋心花怒放、喜出望外。

可是,中东路事件的更大赢家却是日本。

因为,日本通过这次事件,发现蒋介石和英美都很无视东北地区,苏联也不敢过于侵占这个地方。而且,张学良的东北军确实很差劲,战斗力太弱。跟日本的关东军比起来,恐怕不是一个档次。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日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采取吞并行动呢?答案是确定无疑的。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就此爆发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1/611611.html

“1929年中东路事件,张学良东北军大败,苏联为何不趁势入侵东北?” 的相关文章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为什么司马昭要优待刘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司马昭之所以优待刘禅,不杀他,也是从当时的形势考虑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刘禅主动开城投降。当邓艾从七百里阴平崎岖小道,偷偷深入蜀汉后方,其三万之军,也不过两万来人,再经绵竹之战,曹军...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彭城刘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授获嘉主簿,迁定王府仓曹参军。长安二年(702年),修撰起居注,成为史官,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210年或219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贲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时为郡督邮守长,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

曹魏灭亡蜀汉之后 曹魏为何17年后才对东吴下手

曹魏灭亡蜀汉之后 曹魏为何17年后才对东吴下手

对蜀汉灭亡17年,曹魏灭亡15年后,为什么东吴才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公元263年,曹魏对蜀汉亮剑了——发动了“大决战”。曹魏的“掌舵者”司马昭派出了钟会、邓艾、诸葛绪“三剑客”分三路攻蜀。当钟会的主力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却在剑门关外时,遭遇回援的...

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世民是如何改变影响的?

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世民是如何改变影响的?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是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的。他虽然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掉了自己的亲兄弟。但是,为了消除“玄武门政变”带来的恶劣影响,他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几乎用了当皇帝的所有时间来做这个工作。可是为什...

秦国和赵国不是同一个祖先吗 两国为何打得你死我活的

秦国和赵国不是同一个祖先吗 两国为何打得你死我活的

对秦国和赵国800年前是一个祖先吗?为什么两国打得你死我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把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和赵国国君的祖先追溯到商纣王时期,他们都是商纣王重臣飞廉的后代,所以,秦赵本来就是一家人。秦赵两国国君在商朝时虽然是一家人,但到了战国时期已经世殊事异,争斗很正常。接...

历史上一代雄主李世民真的是吃丹药吃死的吗?

历史上一代雄主李世民真的是吃丹药吃死的吗?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贞观之治的创立者。对于他的死亡却是疑点重重,说法不一,那么唐太宗真的是吃丹药吃死的吗?其实非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分析。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赵昉:宋仁宗赵祯皇长子,出生即夭折

赵昉:宋仁宗赵祯皇长子,出生即夭折

赵昉(1037年6月24日—1037年6月24日),字宗明,宋朝宗室大臣,宋仁宗赵祯皇长子,母为俞德妃,崇庆公主同母兄。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景祐四年五月九日(1037年6月24日),出生即夭折。庆历元年五月乙丑(1041年6月18日),赐名赵昉,辍朝二日,赠太傅,赠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