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19)2050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字恒元,百济人,唐朝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曾有这样一位猛将:他并非大唐百姓,而是朝鲜半岛上百济国将军。后来唐朝拿下了朝鲜半岛之后,这位将军也就投降了唐朝。投降唐朝之后,他为大唐征战了浴血拼杀了二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却被诬陷谋反,最后自缢而死。

这位将军,名叫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十分好奇。为啥一个百济国的将军,会为了大唐浴血战斗?最后为何又会被人诬陷谋反,然后自缢而死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这其实就是唐朝当时特殊国情的原因。因为唐朝的特殊国情,导致黑齿常之虽然是百济人士,依然愿意为大唐卖命。至于他后来的结局,也同样是因为那个特殊时代造就的结果。

要想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黑齿常之这个人开始说起。

黑齿常之,姓黑齿,名常之,字恒元。黑齿这个姓,在现代似乎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在唐朝那会儿,尤其是在朝鲜半岛那边,黑齿是个很常见的姓氏。

公元630年,黑齿常之出生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区。黑齿常之出生的时候,唐朝这边正处于李世民在位期间。而且,就在黑齿常之出生这一年,唐朝刚刚在北方击溃了东突厥的主力,一战灭掉了东突厥王帐。经此一战后,唐朝彻底成为了整个东亚地区的霸主,傲视群雄。

而在朝鲜半岛这边,情况则稍显复杂。当时朝鲜半岛这边,正处于一个三国分立的时代。朝鲜半岛南部,也就是今天的韩国那片,被百济和新罗两大政权所统治。至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则是有高句丽所统治。

三国之中,高句丽最强,百济和新罗则稍弱一些。

黑齿常之所在的百济国,当时正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国王扶余璋因为在位时间渐长,滥用亲信,搞得朝政乌烟瘴气。

另外,随着唐朝击败东突厥,成了整个东亚的绝对霸主之后,包括百济在内的朝鲜半岛三国,也都纷纷向唐朝名义上称臣,暂时臣服。

黑齿常之出生的时候,情况大致就是如此了。

黑齿常之在百济那边的经历,史书上记载得十分有限。因为按照中国史官的习惯,黑齿常之投降唐朝之后的事情,史官们才会记录下来。至于投降之前,那本应该是百济国的事情。但问题是,像百济这种小国,很多时候是没有完整历史记载的。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所以对于黑齿常之的早年生活,我们只知道,他自幼聪慧好学,八岁时便开始阅读《春秋》、《史记》、《汉书》之类的书籍。成年之后,不但智慧过人,而且作战勇敢,后来逐渐升迁到了刺史这个级别的官位。

一个百济人,却要读中原的史书进行学习,这未免显得有些讽刺。但实际上,在古代漫长的时间里,中华文明就是整个东亚地区的带头大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管你是哪国人,学习中国文化,接受中华文明的教育,都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那些小国或者边疆政权,他们也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只能照搬中原。

简单来说,早年的黑齿常之,就是一个生在百济,但是却完全接受中华文明熏陶的这么一个将军。

不过,随着黑齿常之逐渐成年,并且身居高位之后,唐朝和百济的关系,却开始逐渐恶化起来。当时百济国的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穷兵黩武,大肆向新罗方向扩张,甚至还打算直接和高句丽联手,一起瓜分了新罗。新罗亦是唐朝的属国,而且当时唐朝正忙着收拾北边的高句丽,百济又一直和高句丽眉来眼去,和唐朝搞对抗。

这下子,唐朝再也忍不了了。

原本唐朝并没有打算对百济开战,但是百济一番操作之后,直接惹怒了唐朝。再加上当时唐朝也需要在高句丽的后方,开辟第二战场。所以,公元660年,唐朝派大将苏定方领兵,进入朝鲜半岛作战。在强大的唐军面前,百济根本不堪一击,连一个回合都没撑住,直接就被苏定方给灭国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黑齿常之一直在率军对抗唐军。甚至在百济政权灭亡之后,随着唐军主力撤退,许多百济贵族又开始兴起复国运动,黑齿常之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这场复国运动当中,黑齿常之一度带兵奋力厮杀,和唐军战斗。但是,随着双方战斗的时间越来越长,黑齿常之却开始逐渐产生了疑惑。

自己拼命战斗,到底是为了啥呢?

为了国家独立?百济的先祖是扶余人,扶余人本来就是中原民族的一个分支。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双方是同源的,百济算是中原文明的一个分支。为了忠于王室?就百济王室那个糟糕的样子,似乎也不值得他去效忠。为了百济子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可唐朝之所以来进攻,也是因为百济先招惹了唐朝,再说唐朝也没对百济人下狠手,反倒是在战后迅速恢复了秩序……

既然这样,那为啥要打仗呢?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这个问题,不光困扰了黑齿常之,同时也困扰了很多百济复国派的中坚人士。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唐朝展现出来的无敌军力,越让他们感到绝望。与此同时,唐朝在百济领土内的治理,却让他们渐渐发现,唐朝治理的远比之前的百济朝廷更有水平。在唐朝的治理下,百济反倒是更加繁荣了!

既然这样,那还打什么?

直接投降吧!

于是,到了公元663年,百济复国运动,终于宣告失败。同年,黑齿常之也开始向唐朝正式投降。

投降唐朝之后,黑齿常之开始有了新的战斗目标。因为他发现,唐朝的民族策略是一种十分包容的策略,他立下的战功越多,就越能为百济的百姓带来好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投降唐朝之后,黑齿常之开始拼了命的战斗,尽可能的立下更多的功劳。对于黑齿常之的英勇战斗,唐朝高层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公元664年,黑齿常之升任折冲都尉,继续镇守百济。在此期间,黑齿常之治军严明,得到了士兵们的广泛喜爱。公元672年,黑齿常之被加封为忠武将军,后又逐渐升迁至沙泮州刺史,授上柱国。就连唐高宗李治本人,都对他颇为赞赏。

黑齿常之投降唐朝之后,之所以能够得到唐朝的加官进爵,而且还能得到唐朝的信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统一中原之后,作为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也开始面对外部敌人问题。此时的唐朝,也开始思考如何处理对外关系。唐朝是在隋朝的政治遗产之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隋唐其实是一个时代。而在隋唐之前,上一个强大的统一中原文明,还是汉朝。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汉朝那会儿,曾经和北方的匈奴连续打了上百年,最后终于把匈奴打到崩溃。但问题是,这样的操作,虽然在历史上看着很爽,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匈奴被打崩溃了之后,没过多久,北方又先后出现了鲜卑、突厥等强大的游牧政权,继续威胁中原。而对于汉朝来说,连续上百年的战争,也让汉朝国力大损,给汉朝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有了汉朝的前车之鉴,唐朝开始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终,唐朝在贞观年间,提出了一个新的策略:首先,对边疆政权进行分化打压,确保他们的军力不会对中原造成威胁。与此同时,民族政策相对开明,由原来的消灭转变为接纳。用中原文明去慢慢同化这些敌人,最后将其彻底转化为中原文明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唐朝制定了这样的策略,所以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藩将。这些藩将很多都来自于被唐朝灭掉的政权,比如突厥、吐谷浑、薛延陀等。在黑齿常之以前,已经有了许多著名藩将,在唐朝建功立业。比如契苾部落的契苾何力,就曾为唐朝出生入死,得到了唐朝的高度认可。

只要你对唐朝忠诚,愿意为唐朝做贡献。不管你是哪一个民族,都可以得到唐朝的认可。而且,你做的贡献越大,你所在的边疆民族,也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这就是为什么唐朝初年的时候,会涌现出那么多著名藩将的根本原因。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黑齿常之开始浴血奋战,建立自己的功勋。公元678年,吐蕃进犯唐朝边境,唐朝组织大军前去征讨吐蕃,黑齿常之亦参加了这次征讨。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当时统领唐军的主帅,军事才能十分有限,进入高原后,开始被吐蕃军队压制。关键时刻,正是黑齿常之率领五百亲卫,突袭吐蕃军营,打乱了吐蕃的布置,这才让唐朝主力完整撤下了高原,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公元680年,吐蕃再次率军侵犯唐朝边境,黑齿常之再次率军突袭,擒获、斩杀敌人两千,俘获牛羊数万。

公元681年,黑齿常之率一万精锐唐军,在青海再次大败吐蕃主力。

黑齿常之镇守唐朝西线七年,期间吐蕃多次犯边,却从未能踏过他所在的防区半步!不得不说,这个贡献,是相当巨大的。

公元686年,后突厥袭扰唐朝北方边境,黑齿常之随即被调往北方。后来,双方交战之后,黑齿常之曾亲率麾下两百精骑,直接冲击突厥三千骑兵,最后还打赢了!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黑齿常之一直在北方战斗。在平定突厥叛乱的过程当中,亦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虽然是藩将,但黑齿常之所立下的军功,却丝毫不逊色于很多唐军名将。尤其是在李治在位后期的时候,随着许多唐初老将彻底凋零去世,黑齿常之就显得越发突出了。

但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替大唐征战二十多年、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唐藩将,最后没死在战场上,反倒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公元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黑齿常之谋反,随即将其逮捕入狱。黑齿常之入狱后,不愿忍受酷吏们的折辱,最后在狱中自缢,终年六十岁。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一代藩将,为大唐拼命征战二十多年,最后却死于酷吏之手。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不过,这也不是黑齿常之自己的问题,而是那个时代的问题。在黑齿常之自杀的同时,整整一代军方猛人,几乎都折在了那些酷吏手里。所以在后世历史上,唐初的那个酷吏时代,才会那么臭名昭著。

回顾黑齿常之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黑齿常之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除了他本人的军事才能,确实很强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唐朝当时执行的开明民族政策。如果没有这种政策,黑齿常之就算才能再高,估计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处。

但同时,唐朝能够走向极盛,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也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这种策略,导致唐朝可以凝聚更多的力量,维护唐朝的统治,最终走向极盛。

这背后的东西,或许真的很值得我们今天去好好思考一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260.html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的相关文章

孙尚香被骗回娘家之后 孙尚香为何再也没有回刘备身边

孙尚香被骗回娘家之后 孙尚香为何再也没有回刘备身边

对孙尚香被东吴骗回家后,为何再也不回到刘备身边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除了书还有歌,人人耳熟能详,除了精彩绝伦的计谋,动人悱恻的情节外,在史上的记载当中,当时还有两位奇女子,其中一个是卧龙先生的发妻黄月英,以貌丑和贤良闻名,这另一个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孙...

历史上曹操和曹丕为什么都没有杀汉献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曹操和曹丕为什么都没有杀汉献帝?原因是什么?

汉献帝,东汉王朝末代皇帝,一生命运坎坷。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朝纲腐败、朝局动荡,宦官与后戚轮流把持朝政,业已成为把持朝政的两大毒瘤,把东汉搞得乌烟瘴气。朝堂之上群臣拉帮结伙明争暗斗,各地武将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彼此之间连年征战。民间百姓衣食难继,流...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司马懿连曹丕都不怕,却为何怕他的儿子曹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丕继位后,也想着要励精图治,无奈英年早逝,司马懿帮助曹丕有功,又辅佐过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自然不用惧怕曹丕会对他做什么。曹丕去世之后,皇位就到了他的长子曹睿头上,即魏明帝。相...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史》中对朱高炽的作为圈点到位,可谓高度盛赞,朱高炽的庙号为“仁”,而“仁”这个字却很特殊,更不是随便获封的。在我国历史上,能称“仁宗”的皇帝屈指可数,要得到这个称号,首先他在位期间...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司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后才动手 司马懿为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时候动手

司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后才动手 司马懿为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时候动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为什么等到曹叡死后才发动兵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之所以会不敢在曹叡活的时候造反,主要是他没有一丝机会,所以他只能安静做个美男子,然而曹叡死后,局势瞬间发生变化。司马懿不是个简单人物,从相关史说中可以得知,司马懿是个有胆识、有谋略的人...

刘封和刘禅差距不是一点两点 刘备为何不立刘封作为继承人

刘封和刘禅差距不是一点两点 刘备为何不立刘封作为继承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两个儿子,一强一弱,为何赐死战功赫赫刘封而选平庸的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有四个儿子。刘永、刘理太小,暂不讨论。只比较刘禅和刘封两个人:为什么刘封没被立为嗣子?很简单:“刘封义子”嘛,他不是亲儿子。中国是重视血缘的。除了后周郭威传位给内...

萧太后是如何成功掌权的?真相是什么

萧太后是如何成功掌权的?真相是什么

萧太后,辽朝皇后,政治家,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萧绰是契丹贵族出身,她的父亲萧思温是开国皇后述律平的族侄,生母是辽太宗的女儿燕国公主,因此萧绰出身高贵。萧绰虽然是个女儿身,但从小就表现不俗。她聪明伶俐,遇到困难从不退缩,反而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萧思温没有儿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