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的通缉令画像一点都不像,能抓到人吗?

历史文化6年前 (2019-02-27)591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与学说,法家以商鞅等人为代表,为当时的社会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严苛的法令配合严格的制度,让秦国迅速崛起。当然秦国的崛起是多方面的,但与法家治国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后秦亡于二世,但秦国所确定的制度与法令则大多数却得以传承下去,历经数个朝代,一直发展到现在。但凡是有法律,便会出现违反法令的人,哪怕是法令再严苛,但总有人选择以身试法。人往往在一时冲动之时,或者是出于其他的一些考虑,便做出了违反法令之事。

当年的曹操,为了天下大义,手持一把七星刀前去行刺董卓,失败之后,骑一匹快马出逃。董卓下了两道命令,来捉拿曹操。

董卓之一时间下令关闭城门,派一队人在城中仔细搜索,古代城坚墙厚,一旦被关在里面,配合城内的百姓,分分钟便可以将刺客抓到。第二道命令便是发“通缉令”,令画师画曹操的画像,然后派人分发到境内的各个城池,协助捉拿曹操。

很快,曹操便逃到了中牟县,被当地的百姓抓住,送到了陈宫处。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陈宫并没有杀他,而是与他一起出逃。这只能说曹操运气好,碰到了陈宫,假如陈宫将曹操送到董卓处,三国演义或许成了另一番景象。

通缉令真的有作用吗,上面的13个字到底是写的什么?

 古代的通缉令画像一点都不像,能抓到人吗?

实话说,我对于古代这种 *** 一直存在疑问。一来,画师的功力有限,画的图像都比较抽象;二来,那时候的百姓真的会配合官府抓人吗?我对此打上了一个大的问号。当时的百姓只求温饱,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他们身上是不存在。

有心之人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出逃的人在人群中看“通缉告示”,过不了多久他们便会被认出来。我在想,真的有这么神吗?画师寥寥数笔的草图,真的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对此我是不信的。

我查阅古籍,来验证我的想法,最后我在“通缉令”中发现了13个字,然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影视剧中的情节是真的,那张看似“草根”的通缉令真的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堪称百试百灵。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何古代的“通缉令”如此好使,依在下之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古代特殊的“连坐”制度;在古代,包庇罪犯是要承担“连坐”制度的,因此哪怕是亲朋好友,都不敢收留那些犯了案的人,一旦被发现,将会和犯罪者承担共同的罪名,这是一般老百姓所不能承受的。为了避免麻烦,犯罪之人的亲朋好友大都不会窝藏他们,这也为之后官府的顺利抓捕,奠定了基础。

生产生活物资的把控;古代社会是一个农耕为主的社会,当时战乱不断,因此国家内部的资源大都集中在城池之内。虽说出了城便是广袤无垠的田地,可毕竟,城池的外面没有任何生活设施,单独一人对抗自然的难度相当之大。即便是去山头当土匪,他们也不定时的抢劫过往客商才能维持生计。因此逃跑在外的人,迫于生活的压力,最终还会出现在别的城池内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张看似比较简陋的“通缉令”上面,除了嫌疑人的画像之外,还有嫌疑人的其他相关信息,例如籍贯,犯了什么案子。最重要的还有一句“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赏钱五万”。一群安稳种地的百姓,一辈子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因此一旦他们发现线索,将积极配合官府抓捕,毕竟这笔巨款,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古代百姓生活的圈子小,使得嫌疑人无所遁形;一切的一切,立足于将嫌疑人抓到为目的。试想一下,嫌疑人哪怕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城池里面,他们又如何能通过通缉令上的图像找到嫌疑人呢?这件事对于古人来说很简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都出不了一趟远门”,城池本身就不大,百姓们彼此非常熟悉,当一个陌生人来到城池内,他便成为了重点观察目标。只要是“通缉令”上提供的线索稍稍吻合,那嫌疑人将无处遁形。

 古代的通缉令画像一点都不像,能抓到人吗?

由此可见,古代“通缉令”能够百试百灵,也借助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这种做法一直被诸多封建朝代使用,一直沿用至今,依旧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后记

“通缉令”的根本还是在于充分借助于百姓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天网等的完善,“通缉令”将不再承担主要的角色,但依旧具有一定的作用。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家还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让“通缉令”彻底消失,美好的生活靠我们一起来守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2/238775.html

“ 古代的通缉令画像一点都不像,能抓到人吗?” 的相关文章

在书法、茶业等方面,蔡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在书法、茶业等方面,蔡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

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袁尚败后,归附曹操

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袁尚败后,归附曹操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盘点汉朝10大名将,霍去病不是第一?

盘点汉朝10大名将,霍去病不是第一?

盘点汉朝10大名将,霍去病不是第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大一统王朝,前后一共400余年。在这400年的时间里,汉朝的版图在秦朝的基础之上统一了南越,征服了朝鲜、西南夷,夺取了河西走廊,收复了河套平原,击败了匈奴,将西域纳入势力范围,使得版图扩张了一倍。...

慕容宝: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擅长文学,优柔寡断

慕容宝: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擅长文学,优柔寡断

慕容宝(355年~398年5月27日),字道祐,小字库勾,昌黎郡大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生于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燕成武帝慕容垂第四子,母为成昭皇后段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宝擅长文学,优柔寡断。初仕前秦天王苻坚,拜太子...

揭秘:中国古代的武将天花板是谁?

揭秘:中国古代的武将天花板是谁?

中国古代的武将天花板是谁?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威震天下,名垂后世的统兵大将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真正勇冠三军,气盖万夫,“简直非人”的无敌猛将却屈指可数,以下八人(包括历史、演义、小说),万人敌之称,实至名归!第一名:李元霸李元霸,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

历史真实的香妃,牌子都被翻掉漆了是真的吗?

历史真实的香妃,牌子都被翻掉漆了是真的吗?

无论在民间,还是在艺术作品里,清朝的香妃都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相传香妃体有异香,那么在历史上,香妃果真有其人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上,乾隆确有一个回人妃子容妃,她应该就是香妃的历史原型。不过,容妃的结局和香妃却大相径庭,这应该是后人以容妃为原型,塑造了一个...

后世如何评价赵构?他在艺术方面有哪些成就?

后世如何评价赵构?他在艺术方面有哪些成就?

赵构,即宋高宗,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在位共35年。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1127年6月12日,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建立南宋。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

元文宗在文化方面有哪些贡献?后世如何评价他?

元文宗在文化方面有哪些贡献?后世如何评价他?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即元文宗,元朝第八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二位可汗,汗号“札牙笃汗”。他是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次子,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文宗自幼成长于汉地,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是元朝各帝中颇有建树的一位。天历二年(1329年)在大都...

评论列表

玫瑰
玫瑰
3周前 (10-16)

古代通缉令制度巧妙结合社会环境与百姓力量,实现有效抓捕罪犯,在今天看来虽已不再是主要手段但仍有其作用,天网恢恢复疏而不漏,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守法律成为守法公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