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变成欧洲那样众多小国的 *** 体?因为我们有秦始皇
中国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也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里面唯一传承下来的国家。除了国土面积和历史,现代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很强。但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几千年来,中国经历了多次分裂统一、统一分裂的过程。但是,这几千年来,无论如何,中国一直都有大统一的王朝观念。即使在战争时期,战斗的势力们也都在努力的“一统江山”,并没有像欧洲那样分裂为许多相互藐视甚至敌对的国家。是什么让这个幅员辽阔、地域多样、人口构成复杂的国家历经数千年来仍如此凝聚?
事实上,古代中国和古欧洲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地理上看,中国和欧洲虽然位于两个不同的大陆,但在面积和地貌上却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有平原、高原、海洋和山脉。这些地理上的阻隔都意味着文化交流的障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土地上出现了数百个制度、性格、语言迥异的国家,而欧洲呢?在同一时期,欧洲也形成了许多零散的国家。
所以从这些角度看,中国和欧洲此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中国和欧洲最终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始终坚持大统一理念,形成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集权制国家,而欧洲的离心力越来越大,分裂成许多零散的小国。其实这一切,都是和一个毁誉参半的皇帝有关,他就是秦始皇。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烽烟四起,中原大地打成一片。随着不断的吞并和战争,到了战国时代,中国只剩下大约七个比较大的国家。最终,秦始皇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分裂局面。他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完成真正统一的皇帝。皇帝的称号也是他之一个使用的,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秦始皇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终于掌握了世界上更大的权力,而这套模式在中国沿袭了数千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废止。
在前所未有的集权下,一台原本效率低下的国家机器开始运转。中国没有和欧洲走上类似的发展道路的更大原因,是秦始皇在中国统一后,用集权模式做的事。首先,皇帝是当时中国的更高统治者,君权神授,欺君的诛九族;其次,建立了一套从中枢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第三,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都是自己玩自己的,秦国在统一了天下之后,规定货币分为铜和黄金。铜币是主要的流通媒介,而黄金则主要用于皇帝的赏赐,并且将铸币的权力统一收归国有,不允许私人铸币。第四,秦始皇消灭了原本与秦不一致的土地制度。田制中,秦朝规定六步为一尺,二百四十步为一亩。这个亩制一直沿用了千年。第五、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汉字,这是古代汉字发展的重大改革,为大规模的文化传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统一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在古代,君臣父子、礼仪之邦等伦理关系观念的约束,加上法律制度的震慑,使中国人开始注重“名正言顺”。比如后世的汉末,风起云涌,强大的军阀敢于举兵造反,但不敢随便称帝。因为他们知道,妄称这样一个称呼,名不正言不顺,会受到全天下人的讨伐。
以上几点,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甚至经过五胡乱华、蒙古、满清等多次入侵,中国文化仍能保持高度统一,甚至还逐渐同化了外来民族,这是中国民族特征在历史上的重要特征。而在现今的欧洲,文化鸿沟依然严重。讲法语的人看不起讲英语的人,日耳曼人看不起其他种族的人,货币和商业直到二战结束才统一。即便是欧盟成立后,仍有人在骂金猪四国坑爹货,吵着要离开。在古代,欧洲曾有几个较大的国家,如罗马、马其顿等,但最终因信仰和文化的冲突再次分裂。
其实,在欧洲传承下来的文化和哲学体系中,一直没有像中国人里面那种天然的大统一王朝的概念,也没有动力去做统一欧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欧洲在过去几十年也发现统一有助于加强各自的实力,一直想走趋同路线,但其实在文化和意识形态还远远没能上升到足够的高度,更不可能出现中国人那种天性般的对大统一的执迷。假设秦始皇一开始没有统一中国,没有采取集权制,没有统一的行动,没有统一的语言,没有统一的货币,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下,小国肯定会形成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不愿意被兼并。因此,中华文化的统一是秦始皇留给后人的更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