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2)2230

你真的了解明建文帝朱允炆,掌控朝政大权拥有强大优势,为何打不过燕王朱棣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1402年6月,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南京金川门,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引火烧了皇宫,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作为掌控中央集权,拥有绝对优势的建文帝,为什么会被一个连北京城都没有完全掌控的朱棣推翻呢?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孙,因为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夫人死后,朱允炆的生母吕氏被扶到正位,朱允炆就成了朱元璋的皇太孙。

在朱元璋晚年,燕王朱棣的实力就已经十分地强大,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深知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对此他经常感到忧心忡忡,他不止一次地问过身边人,要如何才能防止藩王对皇帝挥刀相向。

到了朱元璋走到油尽灯枯时,已经为朱允炆清除了所有有威胁的武将,考虑到自己的大孙子没有什么处世的经验,就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进行辅佐。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齐泰在洪武十八年考中进士,先后在礼部和兵部任职,他确实是位文人,不懂军事,可齐泰竟然担任了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

虽然朱允炆对朱元璋承诺过,要对叔叔们以礼相待,然而朱元璋死后,他就把这些话忘到了九霄云外。

朱允炆22岁这一年,朱元璋驾鹤西去,朱允炆即皇帝位。他登基后,光速提拔了自己的老师黄子澄为翰林学士,与齐泰共同掌管国事。黄子澄又为朱允炆推荐了名扬天下的方孝孺。至此,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为核心的辅政天团正式成立。很显然,他这个智囊团成员都是名副其实的文臣,管理朝政相当可以,但论起上兵伐谋方面却都是外行。

然而,两个月后,这个刚刚组建的智囊团所做的之一件事却是削藩。为什么要削藩?刚才讲了朱允炆是害怕政权不稳。

为此,齐泰提出,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当中,太子、秦王和晋王都已经过世,现存年纪最长、实力最强的就是燕王朱棣,只要顺利地把朱棣除掉,那么其他的藩王也就不足为虑了。

这个 *** 也行,擒贼先擒王嘛,一旦拿下了朱棣,其他的就不敢动弹了。如果刚开始朱允炆听从其他的意见,那么可能大明朝就没有朱棣什么事了。

可就是这个时候,智囊团中的另外两个人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黄子澄和方孝孺认为应该由弱到强,还要顾及皇家的颜面。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就在三傻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朱允炆还是采纳了跟自己较为亲近的老师黄子澄的意见,首当其冲的就选择了朱棣的同母弟弟周王朱橚,朱橚的二儿子向朝廷诬告父亲图谋不轨。朱允炆二话不说,直接派李景隆把周王全家押送南京,定了一个谋反之罪,扔到了云南去当野人。

要说朱允炆想废除朱元璋的藩王政策,那也不对,因为他一登基就把自己的弟弟们全都封为了亲王,其中三弟朱允熥的封号还是吴王,违背了朱元璋时期不封江南钱粮重地的惯例。朱允炆的削藩之举,说到底还是想解除外藩对自己的威胁。接下来,他又连废代、湘、齐、岷四王。湘王不愿被狱吏羞辱,于是就点燃了熊熊大火,烧死自己。

湘王这一把火,不仅夺走了湘王全家的性命,也让建文帝坐实了残害宗王的罪名。宗室诸王同气连枝,本来还想效忠朝廷的藩王,见到湘王一家的惨剧,也不禁心有戚戚,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

朱允炆的一番操作,让朱棣明白了自己铁定是一死,干脆来个鱼死网破,于是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造反。

按理说,燕王朱棣只有北平一隅之地,而作为正牌皇帝的建文帝坐拥全国,朱棣不仅是手上没有兵,他的三个儿子还在南京做人质。无论怎么看,燕王都是以卵击石。

可就在齐泰提议要逮捕朱棣的三个儿子正式摊牌的时候,黄子澄却对朱允炆说,如果抓了他的三个儿子,朱棣就会知道我们要对他下手了,不如放了这三个孩子来放松朱棣的警惕。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其实,久经沙场的朱棣,早就明白朝廷要对他下手了,黄子澄讲道理可以,论起韬略根本不是朱棣的对手。

这个建议差点没给齐泰气死,皇帝当然听他老师的建议了,就放了这三个孩子。对于朱棣来说,他的三个儿子简直是他的心头肉,如果朝廷拿这三个儿子说事,朱棣还真没办法。这下好了,三个儿子回到自己身边,一是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自己有了帮手,打仗父子兵嘛。

等到孩子们回到北京以后,朝廷就收到了噩耗,燕山左护卫千户倪亮举报朱棣密谋兵变,这消息顿时给建文帝和他的智囊团当头一棒,证明建文帝智囊团的策略失败了。

随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起兵后,朱棣身边一共也就几千人,所以朱棣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兵员的问题。

然而古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燕王朱棣曾多次领兵出塞,军中不乏许多他的小迷弟,仅仅是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搜刮,就凑出了几万人的队伍。

而建文帝从小是读圣贤书长大的,根本没经历过战争,也不知道怎么打仗,经过太祖皇帝朱元璋几轮的清洗,能打的开国名将也没剩几个了。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新生代武将中,最受朱元璋器重的是曹国公李景隆,然而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位仁兄是个不折不扣的草包。

慌了神的朱允炆 只好让老将耿炳文率大军前往征讨朱棣。耿炳文本就不是进攻型的将领,从没有作为主将指挥过明朝的大战役,再加上年纪已老。建文帝选他,一是因为实在无人可用,“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二是因为耿炳文的儿子娶了建文帝的长姐。

但在大军出师之前,朱允炆却下达了一个奇葩的命令:“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时的朱允炆还显得十分自信,自己绝对能打赢,既然能赢,那还得给我长长面子,千万别杀了四叔,他仍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皇帝的话那就是圣旨,谁敢违抗?战场上刀光剑影,谁能保证做到这一点?况且,面对的是强大的对手。这让耿炳文一时间不知所措,果然大败而归。

此时,三傻中的黄子澄再次补上了一刀,本来耿炳文转攻为守,想拖到让朱棣不攻自破,耿炳文想以己之长制敌人之短,也是上策,因为耿炳文是位守将。

看到耿炳文无所作为,黄子澄却建议换掉耿炳文,派曹国公李景隆率50万大军前去讨伐。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除了没有良将以外,建文帝还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对自己身边的间谍毫无所知。朱棣在南京城里安插了大量的间谍,连建文帝身边侍奉的太监也不例外。

此外,军队中有很多为燕王通风报信之人,朝廷的一举一动,燕王都了然于心。情报的单方面透明,是建文帝更大的劣势之一,这将直接改变战争的走向。

朱棣一得到情报,就把北平交给了老婆儿子,自己率轻骑去大宁找宁王借兵。

50万大军听起来挺吓人,但是刨除后勤人数,实际作战部队只有一二十万。此外,这支50万大军是从南方各地守军中临时拼凑而来的,并不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

由于没有准备过冬的衣服,再加上水土不服,50万大军迟迟无法攻克北平。期间倒是有人攻破了北平的一个城门,没想到李景隆为了抢功,竟强让他退出来,到手的胜利就这样失之交臂。

等到朱棣借兵归来时,朝廷的50万大军已成强弩之末,李景隆匆匆排兵列阵,结果不出意外地被朱棣击溃,全军覆没。

而建文帝并没有问罪于李景隆,因为李景隆是勋贵武将中的领军人物,其父李文忠是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开国名将。朱允炆以为李景隆只是无能,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李景隆在某些方面是相当精明的。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朱棣大胜之后,得意洋洋,自认为朝廷已经不堪一击,很快就推进到了济南。没想到在济南,朱棣围城数月,却迟迟不能攻下,准备用大炮强行轰开城门。山东参政铁铉想出一计,在城墙上悬挂朱元璋的画像,朱棣非常愤怒,最终撤回北平,在行至东昌时遭遇惨败。

胜利的天平似乎开始向建文帝这里倾斜了,然而接下来的战况却是出乎意外,燕王始终无法越过山东向江南进发,即使占据城池,也因兵力太少无法固守。而朝廷这边也不好过,内战打了三年,百姓苦不堪言,粮饷兵源日渐枯竭。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建文帝无奈,只好把南京的军队派上战场。然而,这个机密的消息却被太监传递到了燕王那里。燕王孤注一掷,率大军南下,经徐州直取南京而去,在灵璧之战中大败南军,俘获众多将领。

至此,朝廷再无一战之力了。打到这个地步,胜负已经见分晓了,负责驻防长江的水师都督陈瑄向燕王投降,帮助燕军过江,沿途州县也纷纷投降。

但就算到了这个地步,建文帝还抱着一个希望,那就是南京城。燕军远道而来,粮草并不充裕,而南京城高池深,只要坚守几个月,那么燕军不攻自破。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然而建文帝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此时满朝文武都是各怀鬼胎,都想着改朝换代时拿到一份从龙之功。除了少数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的文臣之外,已经没有多少人还愿意为建文帝效忠了。

公元1402年6月,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南京金川门,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引火烧了皇宫,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682.html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的相关文章

上方谷大火被一场雨浇灭 诸葛亮为何阻止手下人放箭

上方谷大火被一场雨浇灭 诸葛亮为何阻止手下人放箭

还不知道:诸葛亮于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何大雨灭火后,阻止部下用箭射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决定一场战争胜败有很多因素,人们多会认为战术、战士、将领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未必,很多时候战争真的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若少了运气的成分,很可能会惨遭败北。在《三国演义》...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十三年 乾隆为何不待见李卫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十三年 乾隆为何不待见李卫

还不知道:雍正宠他13年,乾隆为何不待见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前面一个朝代受宠的大臣,到了后面一个朝代,可能并不被皇帝待见。因为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治国理念,李卫就是这个不被新朝皇帝乾隆帝待见的大臣。他身在庙堂,兼顾江湖,雍正宠他13年,乾隆为...

韩令坤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韩令坤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韩令坤,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显德二年(955年),韩令坤参与后周伐南唐之战,获得歌伎杨氏,对她十分宠爱。不久韩令坤俘获唐将陆孟俊,准备将其送给皇帝。杨氏因为全家遭陆孟俊杀害,恳请夫君韩令坤替自己报仇。然后韩令坤杀了陆孟俊,替杨氏报了血海深仇。那韩令坤是...

乾隆让嘉庆继位后 乾隆为何让他去祭拜一个小孩

乾隆让嘉庆继位后 乾隆为何让他去祭拜一个小孩

还不知道:乾隆宣布让位嘉庆后,为何让他去祭拜一个夭折的孩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是中古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已经85岁的乾隆在勤政殿宣布退位,并公布了自己早就写好的...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甘露...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203年),本吴郡吴县人,后迁居吴郡钱塘,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

谢夫人: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她为何失志早卒?

谢夫人: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她为何失志早卒?

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东汉尚书郎谢煚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又称谢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夫人以天姿国色闻名于江东 ,深受孙权宠爱,史载“爱幸有宠”。后来孙权为了巩固江东政权 ,又纳徐氏,欲让谢夫人屈居其下。谢夫人不同意,失志早卒。其弟为三国著名史学家、武...

刘邦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为什么?

刘邦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为什么?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在晚年的时候,为了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事情费尽心机。他为了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不仅仅多次在朝中把这件事提出来说,和那些大臣们争论。而且后来,当他决定不再废刘盈的太子之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