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的“铁帽子王”,手中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你看醇亲王就明白了

中国历史7天前60

如果是喜欢看清代宫廷剧的朋友,自然也会对里面出现的各种王爷头衔不感到陌生,比如什么雍亲王、恭亲王、庆亲王等等之类。

清朝和明朝的王爷制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规划,“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因此打算将宗室遣散到全国各地,不过清朝在汲取明廷王爷作乱的教训之后,则是将王爷安置在了京城之内,避免他们外出生乱。

而清代最著名的,莫过于“铁帽子王”,这难免让人好奇,相比较于明朝,他们手中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呢?不妨让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

“铁帽子”正如“铁饭碗”一样,指的无非是象征王爷的那一顶官帽,历朝历代为了限制宗室,隔代降爵制度很早就被使用,然而清朝显然是执行最严厉的一朝代,至于“铁帽子王”的概念,一直到乾隆时期才有。

1778年,乾隆颁布圣旨:“凡有爵位名称变迁者,以各王去世时的爵位名号为准,后世子孙偶有错误以致降爵者,仍恢复原来爵位”,在理清世系之后,最初的8大铁帽子王,也就因此形成了,他们基本上是在开国时立下重要功勋的大臣后代,包括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裕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等等,而到了清代的中后期,又增加了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訢、庆亲王奕劻和醇亲王奕譞等4位。

以上几个人,并不缺乏手握重权者,甚至是独揽朝政之人,然而真要说起来,铁帽子王的权力,却也是小得可怜的,为何会这么说呢?

包括济尔哈朗、多铎再到后来的胤祥、奕劻等人,不难看出,这些初代的铁帽子王是凭借本事获封,铁帽子王本身的爵号,并没有任何的实权,相比较于其他亲王,唯独这几点突出,首先就是“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其次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最后还有一所固定的大房子,王府同样是世袭罔替。

至于权力大小,你看看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就明白了。醇亲王奕譞,之所以能够成为铁帽子王,自然是沾了儿子的光,在没有子嗣的咸丰去世后,身为慈禧妹夫的奕譞,同样是其发动辛酉政变的助手,这才被看重将其儿子立为了皇帝。

等到1875年,光绪上位,奕譞是相当惶恐的,为了不让人怀疑,他急忙对着两宫太后上了一道奏文,以“仓猝昏迷,罔知所措。独犯旧有肝疾,委顿成废”辞去朝廷所有职务,成为了没有实权的闲人。

但是没过多久,奕譞还是被慈禧启用,逐渐掌控了军机处,并且担任海军衙门总理大臣,正是在他和李鸿章的努力下,北洋海军总算成军,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海上武装力量。然而无论审批申报,奕譞还是得看慈禧的脸色,即便作为皇帝父亲同样也是如此。

不要忘记了,清朝是中央集权最厉害的王朝,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其实铁帽子王一点也不铁。

尽管王爵名号能够世袭罔替,但是清朝王室玩了一个文字游戏:没有规定继承王爵的人是谁呀!因此铁帽子王当中,因为一些错误而进行世系更换,是十分常有的事情。

比如礼亲王代善,爵位让儿子满达海继承,但是随着顺治十六年权臣多尔衮的死去,满达海占据了多尔衮的财物,迎来了皇帝的清算,满达海的墓碑被推倒,爵位降成了贝勒,失去了铁帽子王的机会。等到了1816年,礼亲王昭梿侮辱大臣,对府中下人动用私刑,也被关押了将近一年,至于王爵的名号惨遭剥夺,另外一位平郡王讷尔苏,也因为殴毙、殴伤无罪之人,王爵随即被 *** 给了清朝其他宗室子弟。

古代王爷作乱的事情并不算少见,明朝还算好,汉朝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改变了历史走向,更是引发了天下的动荡,从这个观点出发,清朝对于王爷权力的管控,倒也算是约束比较到位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0/609503.html

“清朝的“铁帽子王”,手中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你看醇亲王就明白了”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