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有哪些与和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4)102

和峤(?—公元292年),字长舆,汝南西平人。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曹魏太常和洽之孙,吏部尚书和逌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峤少有风格,常仰慕舅舅夏侯玄的为人,珍重自爱,有盛名于世,袭父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迁颍川太守,为政清简,甚得百姓欢心。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到他赞叹说:“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贾充亦十分看重他,在武帝面前赞美他,后任给事黄门侍郎,迁中书令,晋武帝十分器重。后和峤在任上病死,谥号简。

轶事典故

吝啬异常

和峤虽然是晋朝一代名臣,也曾有过清政之绩,但他和他的祖父和洽有些不同。和洽一生清廉,死时家财尽散,而和峤在位时家产丰实胜于王者。最让人不解的是,和峤一生吝啬异常,爱钱如命,杜预曾经认为他有钱癖。也许是因为这一点,使晋朝和峤最终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污点。

有哪些与和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王济)向他索求,也只给不过数十个。王武子在和峤当值的时候,带领想吃梨的少年,持斧到和峤的梨园去,吃了个够,又把树给砍了,送一车枝与和峤。问和峤:“跟您的梨比怎么样?”和峤既得,唯笑而已。

生孝死孝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晋武帝对刘仲雄说:“你是否多次拜访过王、和?我听说和峤哀苦过礼,使人很是担忧。”刘仲雄说:“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至于和峤自己去世后,则有人哭吊说:“好像巍峨的千丈青松倒下来了。”

有哪些与和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成语典故

和峤专车:荀勖为中书监,晋朝中书监与中书令常同乘一车入朝,中书令峤鄙视荀勖的为人,遂乘坐专车,与之抗衡,这是和峤专车的典故。

一木难支:任恺既失权势,还不自我检点约束。有人对和峤说:“你为什么坐视元裒败而不救?”和峤说:“元裒如北夏门,拉拽一下就要倒了,非一木所能支。”

人物评价

《晋书》:“和氏条畅,堪施大厦。”

唐太宗赞曰:“和峤预识惠帝不胜重任,力主易储,非古所谓社稷之臣而何?向使武帝毅然听从,择贤而立,则贾后、八王之祸能消弭——惜峤议不行,晋末再传而乱斯矣!邦之兴衰,基于一言。有国者其知所鉴戒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061.html

“有哪些与和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的相关文章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

尉迟炽繁(北史为尉迟繁炽)(566年-595年),京兆郡长安县人,周宣帝宇文赟皇后,蜀国公尉迟迥孙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嫁给西阳郡公宇文温。得到周宣帝宇文赟垂青,召为长贵妃。大象二年,册立为天左大皇后。北周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法号华首。隋朝开皇十五年,逝世,时年...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扎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对兵法生搬硬套,被张郃切断水源,遭到惨败。危急时刻,魏延和王平赶来救援,迎战张郃,但是,为何未能改变整个街亭惨败的战局?魏延...

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赵良栋的表现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赵良栋的表现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乾隆评价说:“恢复四川,进剿云南,赵良栋立功为最。”乾隆所说的赵良栋是“河西四将”之一,他不仅治军严明,还骁勇善战。从清军入关开始,他便参与过多起战役。到三藩之乱时,他已是功勋卓越、威震四方的名将了。然而让人不解的...

东汉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东西导致的

东汉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东西导致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王朝是因为什么而走向了灭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汉朝又恢复了生机,之后的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东汉王朝一共持续了195年,经历了14个皇帝,那么东汉王朝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灭亡的呢?首...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 建文帝是不是死在大火之中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 建文帝是不是死在大火之中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是死是活?朱棣为何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帝下落之谜,堪称是明史第一谜案了。时至今日,研究者也未能弄清事件真相,依旧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不过,对于获胜者明成祖朱棣来说,心中很可能已经存有答案了。按照我个人的...

张飞为人莽撞 张飞为什么还能入选武庙七十二名将

张飞为人莽撞 张飞为什么还能入选武庙七十二名将

对张飞行为莽撞,为何能入选武庙“七十二名将”呢?有何特殊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庙“七十二名将”是宋人在唐朝的“六十四名将”基础上做增添评选出来的,拥有卓越功勋的将领,将他们评选出来,并且一一按排名分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褒奖有功的军事将领,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教化...

卫国文懿公主:唐懿宗李漼长女,深得圣宠,宠溺无比

卫国文懿公主:唐懿宗李漼长女,深得圣宠,宠溺无比

卫国文懿公主(849-869年),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懿宗李漼长女,母为郭淑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主深得圣宠,宠溺无比,册封同昌公主。咸通九年,下嫁起居郎韦保衡,礼仪甚盛。豪华程度,终唐一朝,绝无仅有。咸通十年,公...

荀彧是什么出身?他离开袁绍转而投奔曹操是因为什么?

荀彧是什么出身?他离开袁绍转而投奔曹操是因为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近代历史学家何兹全曾评价: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对此,我非常赞同,而且荀彧和诸葛亮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匡扶汉室之志。荀彧之于曹操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诸葛亮、荀彧就像三国乱世当中两颗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