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4)116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朱元璋在确立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明白日后有人会反对朱允炆了。那么,朱元璋既然已经知道有人会反对朱允炆,他为什么还要立朱允炆为帝呢?

我们说朱元璋料定有人会反对朱允炆,这个话是有充分证据的。

最重要的证据,就是朱元璋对功臣们异乎寻常的残杀。

朱元璋最初杀胡惟庸、杨宪、汪广洋等人,主要原因,是这些人当了宰相以后,没怎么把朱元璋当回事,在朝廷中拉帮结派,独断专行。朝廷中有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主。有时候还要利用权力之便,排斥异己,捞取好处。他们这样做,让朱元璋感到自己的皇权受到了严重威胁,因而才会把胡惟庸、杨宪、汪广洋等人纷纷拿下来。并通过对他们的处理,警示那些想要在朝廷中揽权的大臣,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思。

为了避免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朱元璋干脆废了宰相这个职位。

不过,朱元璋在处理李善长和蓝玉等人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为了确保自己皇位的稳固,而是为了确保将来朱允炆皇位的稳固了。他对李善长的处理,是采用追加处罚的方式。也就是说,李善长本来已经没什么事了,但是后来,朱元璋却说,李善长的账,还没给他算完,还得继续算,因此又把李善长等一大批功臣追加处死。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他处死蓝玉,把蓝玉的罪行搞成了一本叫《逆臣录》的书。以此来表明,蓝玉的罪行,实在是罪大恶极。但实际上,如果把那些罪行拿出来说,似乎每一件都挂不上号,都有一点欲加之罪的味道。由此可见,朱元璋确实是为了确保朱允炆皇位的稳定,才做这些事情的。

除了担心功臣们会对朱允炆的皇位构成威胁外,朱元璋其实也担心他的儿子们,会对朱允炆的皇位构成威胁。为此,他给他的儿子们做了很多规定,比如没有皇帝的同意,不准随便进京。比如就算藩王要进京,也只能一个一个地来,不能一同前往。比如,藩王们互相之间,不准串门,等等。

朱元璋规定的这些措施,就是一种对藩王们的限制。他认为,只要藩王们严格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行事,就绝对不会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

当然了,朱元璋虽然也担心他的儿子们会反对朱允炆,会造反。但相对于功臣们来说,这样的担心是不大的。因此在不准藩王们随便乱走的规定下,朱元璋又作了另一条规定。也就是当京城里出现有大臣试图威胁皇权的情况下,藩王们有权举兵进京“清君侧”。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大臣们的防范,显然比对藩王们的防范要严格得多。

那么,朱元璋已经知道他的孙子朱允炆的皇权一定会受到威胁,为什么还要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呢?他当时若不是传给朱允炆,而是传给别的儿子,是不是皇权受到的威胁会更小,当初他就不用那么杀功臣,也不用对藩王们进行那样的限制和防范了呢?

我认为,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他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朱元璋认为那些有威胁的功臣都已经被他清理得差不多了。留下来的大臣,都是对朱允炆忠心耿耿的人。至于朱允炆上台后,他自己提拔的大臣,倒是不用他考虑的。因为这些更是朱允炆最忠实的人。所以,大臣们对朱允炆的威胁,其实是已经解除了的。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如果大臣们是一个威胁,那么,无论是让朱允炆当皇帝,还是让朱棣或者别的儿子当皇帝,这个威胁照样存在。所以对他来说,把皇位传给谁,意义都是一样的。

其二,边关的威胁,也不存在了。在清理了蓝玉等大将后,他肯定会担心边关不稳的问题。但朱元璋在生前,就已经八次派军追打蒙古人,让蒙古人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侵略了。同时,朱元璋还在边关上安插了朱棣、朱权等一众塞王。这些塞王可以有力地阻止侵略。因此也是不用考虑的。

其三,藩王们对朱允炆的威胁,朱元璋当然也是考虑过的。所以他才做了那样的规定。但是,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他并不认为他的子孙们会打起来,会为了皇位你争我夺。因此,防范措施也最轻。

总之,朱棣为了朱允炆能坐稳皇位,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各方面都考虑进去了。只不过他认为最轻微的问题,恰恰成了后来夺去朱允炆江山的重大隐患,这是出乎朱元璋意料之外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137.html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司马腾:西晋时期宗室、诸侯王,生性节省吝啬

司马腾:西晋时期宗室、诸侯王,生性节省吝啬

司马腾(?~307年),字元迈,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次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腾初封东嬴公,官拜冗从仆射。后历任南阳、魏郡太守,在任十分称职。后入朝任宗正、太常;出朝任...

丁会是什么人?他选择背叛朱温投降前晋是因为什么?

丁会是什么人?他选择背叛朱温投降前晋是因为什么?

丁会,字道隐,安徽寿春人,唐末名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天祐三年(906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攻打潞州,昭义军节度使丁会开城投降。丁会跟随朱温近三十年,是宣武军老将,为何会轻易背叛朱温而向老对手李克用献城投降呢一,追随朱温丁会出身平民,因为父亲疏于管教,因此少时行为放荡,不肯学习手艺与种...

年羹尧与和珅都是权臣 巅峰时期的两人孰轻孰重

年羹尧与和珅都是权臣 巅峰时期的两人孰轻孰重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年羹尧和和珅,巅峰时期谁的权利更大?,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年羹尧和珅都是清代有名的权臣。他们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最终都难以善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只是皇家的奴才罢了。狡兔死,走狗烹,皇帝用你时,百般宠爱,一旦失宠,又或者新皇登基,留给他们的,大多只...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张昭,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辅佐孙策、孙权安定江东。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吴重臣张昭,虽然被戏称为“带投大哥”,“内事不决问张昭”也成了讽刺的话。但其实真实历史上,张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在吴国的地位声望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直臣,他多次劝谏孙权,两人相爱相杀发生了很多趣...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一对死对头,为何官渡之战时不计前嫌,投降了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曹操一生所打的败仗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宛城之败。在这一战中,曹操被张绣偷袭,险些丧失了生命。虽然他历经艰险逃脱了性命,但是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还不知道:明朝后妃为何大多出身平民?不需要政治联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权威最高的人物,作为皇帝的嫔妃也应该有一定的家世衬托,比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宋仁宗的曹皇后都是有着极高的家世。但是仔细看中国历史就可以发现,明朝的后妃甚至皇后的出身其实并不...

柳宗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柳宗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枊宗元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第二位,韩愈和他发起的古文革新运动,一时间在唐代掀起了散文创作的浪潮,形成了唐宋八大家散文风清骨竣、气势宏伟、笔力雄健的文风。宋代苏东坡对柳宗元的评价颇高,说他的文章内容...

武则天和李世民12年都没有孩子 跟李治为何却有6个子女

武则天和李世民12年都没有孩子 跟李治为何却有6个子女

还不知道:为何武则天服侍了李世民12年没生育,跟了李治后却生了6个子女?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人生可谓是传奇之至,她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不过她在年轻的时候也并不顺利,她最初是嫁给唐太宗李世民,她在李世民后宫中当了十二年的武才人,才勾搭上了李世民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