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品行不端,专权擅政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5)94

王国宝(350年~397年5月29日),字国宝,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时期宰相,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太保谢安的女婿。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王国宝品行不端,不受岳父谢安重用。凭借姻亲关系,投靠琅琊王司马道子门下。太元十年(385年),司马道子掌权之后,授秘书丞,出任琅琊、堂邑二郡太守等职,太元十五年(390年),拜中书令、中领军,联合司马道子同掌大权。隆安元年(397年),历任左仆射、丹阳尹,当时外戚王恭军事实力庞大,厌恶王国宝专权擅政,王国宝力谏司马道子解除王恭兵权,王恭震怒下起兵讨伐王国宝,司马道子为自保在王恭起兵后,将王国宝逮捕入狱,不久将其赐死。次年,王恭败亡,朝廷下诏追复王国宝原官,桓玄上台后将王国宝的家人流放到交州。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品行不端,专权擅政

人物生平

靠附帝弟

司马道子专权,王妃堂兄王国宝是谢安女婿,但因谢安厌恶其品行不端而没有委以重任,但王国宝自以门第,不屈就当次等官员,于是依附司马道子,并离间谤毁谢安逼得谢安出镇回避。当时,王国宝亦向司马道子中伤谢安,并经司马道子传至晋孝武帝那里,致令孝武帝亦对谢安有所顾忌。

公元385年(太元十年),谢安去世,司马道子掌握权力,以其为秘书丞。后迁琅邪内史,领堂邑太守,加辅国将军。又入朝为侍中,公元390年(太元十五年),迁中书令,兼中领军,与司马道子掌握大权。当时中书郎范宁厌恶王国宝阿谀奉承司马道子的行为,上请孝武帝贬黜他。而王国宝知道后十分畏惧,于是派袁悦之请尼姑妙音写信向陈叔媛称王国宝忠心敬慎,应该亲近信赖。孝武帝知道后十分愤怒,又因早已听闻袁悦之常劝司马道子专擅朝权,于是因他罪处死袁悦之。袁悦之死后,王国宝大惊,于是借司马道子中伤范宁,令其出贬豫章太守。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品行不端,专权擅政

纵情放肆

公元392年(太元十七年),王国宝弟弟王忱去世,王国宝自请解职与母亲一同奔丧,遂获特诏赐其假期奔丧。然而王国宝却盘桓在建康而未出发,于是被御史中丞褚粲弹劾。王国宝被降罪,穿着婢女装束到司马道子那里商量,在司马道子的协助下获宽恕。但后又因酒后掷物袭击尚书左丞祖台之而再被褚粲弹劾,终被免官。

王国宝后来复职,却变得更傲慢且不遵法道,更在皇家宫殿清暑殿旁建屋,令孝武帝十分厌恶。王国宝因惧怕而转而讨好孝武帝,同时就与司马道子疏远了。司马道子又因而大怒,曾经在宫中当面责骂王国宝,更血他掷剑,昔日情谊不复再有。不过,王国宝却被孝武帝视为忠臣,更打算为儿子司马德文娶王国宝女,但未结婚就正遇上孝武帝去世。王国宝得知孝武帝死讯后,在夜里入宫打算撰写遗诏,但因被侍中王爽阻止而不能成功。

王恭所恨

公元396年(太元二十一年),晋安帝在孝武帝死后继位,王国宝再次投向司马道子,并推荐以奸邪闻名的族弟王绪为琅邪内史,一同依附司马道子。而司马道子亦被二人迷惑,又将王国宝视为心腹,让他参与朝廷事务并掌有实权,被当时的人所痛恨。当时青兖二州刺史王恭厌恶王国宝乱政,更有意图起兵诛除王国宝,更曾劝司马道子要远离王国宝,令王国宝十分恐惧。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品行不端,专权擅政

公元397年(隆安元年),王国宝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领选,加后将军、丹杨尹。司马道子又将东宫兵士全交给王国宝掌管。王国宝因为恐惧王恭,于是劝司马道子削减其兵权,但不久王恭便在四月甲戌日以讨伐王国宝之名在京口起兵,荆州刺史殷仲堪亦名义上支持王恭。王恭起兵的檄命送到建康后,王国宝因为恐惧而慌乱,不知该作什么,王绪于是劝王国宝杀死王珣及车胤,诛除他们的声望,并挟制晋安帝讨伐王恭。但当王国宝见二人后就转而向二人问计,而二人皆劝王国宝放弃抵抗,以令王恭罢兵。王国宝出于恐惧,于是辞职待罪,不过不久就后悔,假称诏命要让自己官复原职,打算以其兵众抵抗王恭。

另一方面,司马道子想息事宁人,竟将所有罪责推向王国宝,命谯王司马尚之收捕王国宝至廷尉并于四月甲申日赐死他,又处斩王绪,更向王恭道歉。王恭知道司马道子杀王国宝后,亦主动退兵回京口。次年王恭败死,司马道子下诏追复王国宝本官。而桓玄辅政后却上表流放王国宝家属到交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260.html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品行不端,专权擅政”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刘封与关平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刘封与关平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手下大将很厉害,比曹操和孙权的大将都厉害,比如,五虎上将,虽然五虎上将厉害,但是,除了五虎上将和魏延,能拿得出手的已经不多了,不过,有一些后起之秀还不错,比如,关平和刘封,这个两个人,论武力谁更厉害呢?要比较刘封和关平,可以拿...

唐玄宗将杨玉环纳入后宫时,满朝大臣是什么反应?

唐玄宗将杨玉环纳入后宫时,满朝大臣是什么反应?

自古皇帝都是多情的,而多情的唐玄宗却痴情了绝色美人杨玉环。“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中国古代是一个礼治社会,对礼仪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人伦关系”又是礼治社会的核心内容。既然如此,为什么唐玄宗还能占有自己的儿媳妇呢?这个显然是违背人伦关系的呀。还有,我们知道,皇...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对为什么说诸葛亮跟着刘备,既不应该后悔,但又应该后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位居丞相,封武乡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名,诸葛亮还真的不能后悔。虽说蜀汉最终是偏安一隅,但丞相终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再加上蜀汉的军权都在诸葛亮手中,又兼任益州牧掌管...

徐庶在曹营一句话也没有说 曹操为什么还要留着他

徐庶在曹营一句话也没有说 曹操为什么还要留着他

徐庶在曹操那边一语不发,为何曹操还留着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徐庶,三国时期的著名名士,字元直。徐庶本身家庭很普通,地位比较低,但是徐庶少时很喜欢舞刀弄棒,不怎么喜欢读书。直到后来出事被抓了,被人救下,才免于牢狱之灾。后来的徐庶就放弃了舞刀弄棒...

历史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废的?

历史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废的?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对于嫡长子可谓寄予无限厚望。公元618年,李承乾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寓意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即位之后,立封李承乾为皇太子。看似波澜不惊的立储,却也隐藏着些许危机。翻看历史我们知...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你自己。田千秋,西汉人,出生年月不详,《汉书》中称他为“车千秋”。他的祖上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王族,之后田氏一脉徙居长陵。尽管祖上身份极为显赫,但到了田千秋这一带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早就荣光不再。征和三年之前,他都一直是高寝郎,在皇陵里守护着先帝...

陈桥兵变结束后 宋朝为何没有人能够以武乱国

陈桥兵变结束后 宋朝为何没有人能够以武乱国

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之后,宋朝为何再无人能以武乱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宋·枢密院宋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制度...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与吴范、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刘惇,字子仁,是平原人。因战乱而避难各地,客游庐陵,在孙辅手下作事。因知晓天文、懂得占卜而闻名南方。每当有水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