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为什么要处死毛皇后?她做了什么事情?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毛氏本是曹叡身边的一个小妾,由于受宠,在曹叡继位后就被封为皇后。谁知她仅仅因为说了一句话,就落得身死魂灭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223年,曹丕有心立还是平原王的曹叡为太子,于是,为他迎娶了河内世家大族虞氏为妃。不久后,又将同是河内人氏的毛氏赐给他为妾。
论相貌和性情,毛氏都胜虞氏一筹。她不仅生得肤白貌美,身材窈窕,性格也贤淑温柔。因此曹叡非常宠爱她,不光让她时时陪伴左右,就连出入,也都和她同乘舆辇。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在洛阳继位,是为魏明帝。
曹叡继位后,本该立王妃虞氏为皇后。但是由于毛氏更得宠爱,所以曹叡把毛氏册封为皇后。
毛氏的父亲和兄弟,也因为毛氏的缘故,都被加官进爵。一时身价百倍,显赫至极。
这一切让虞氏看在眼里,心里无比气愤和不满。
太皇太后卞夫人(曹操的夫人),因为同情她,特意来安慰她。
谁知正在气头上的虞氏不仅不领情,反而当着卞夫人的面,恨恨地说,曹氏一向好立 *** 为后,从来没有“以德取人”的时候。皇后是六宫之主,皇帝执掌天下大政,皇后和皇帝的职责是相辅相成的。若是没有好的开端,必须不会有好结果,说不准江山就会断送到他人手中!
虞氏的这一番话,让身为太皇太后的卞夫人非常不受用。因为她在嫁给曹操之前,就是个出身低贱的歌伎。后来曹操的正室丁夫人和曹操离婚后,她才得以扶正。
而且,不光卞夫人,曹叡的养母郭太后,也同样出身低微。更先也只是曹丕的妾而已。只不过后来曹丕正妻甄宓被杀后,她才被得以扶正。
可以说,虞氏这番话,得罪了一大群人。
所以,自讨没趣的卞夫人,便原封原样地,把虞氏的话说给曹叡听了。
曹叡听后,勃然大怒。一方面气恼虞氏竟敢贬低曹氏,轻视卞夫人和郭皇太后;另一方面,他憎恨虞氏竟敢诅咒曹氏江山。所以他下令将虞氏贬到邺城,并下令永不准许虞氏见他。
虞氏被贬后,曹叡更加怜爱出身低微的毛氏。为了抬高她的身份,曹叡对毛氏娘家赏赐不断,毛氏的父亲毛嘉和兄弟毛曾都不断得到册封。
毛嘉本是庶民出身的典虞车工。由于毛氏的关系,他先后被封为骑都尉和光禄大夫,并且还加封博平乡侯。除了对毛嘉赐位特进,曹叡还将公主嫁给毛氏的兄弟毛曾,并封他为驸马都尉,及散骑常侍等。
不光如此,曹叡还命文武大臣们,都要去向岳父毛嘉拜贺。
毛嘉由于富贵来得太过突然,一时颇有些得意忘形。在宴会上言辞多有粗鲁,且自称“侯身”,遭到百官暗自嘲笑。
曹叡对毛氏的宠爱,一直延续到237年。在这之前,身为国丈的毛嘉虽无功劳,但由于毛氏得宠,又被改为安国侯,食邑也达到500户。后来毛嘉去世后,曹叡还命以侯爵之礼,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为他上谥号“节侯”。
毛氏的母亲病逝后,也被追谥为“野王君”。
然而,曹叡这个人,和所有帝王一样,都不是长情的人。随着毛氏年老色衰,曹睿不断地扩充后宫。甚至他还以“为士兵娶妻”的理由,在民间强征民女。
最为荒唐的是,不论女子是否嫁人,一概掳至官府中,有钱人家只得拿钱来赎,穷人只能沦落到妻离子散的悲惨境地。
对于被掳来的女子,曹叡又按姿色,将她们分类。将绝色的女人留在宫中,其他的,则按姿色分配给将士。
朝野对曹叡的行径很不满,一些大臣屡次劝谏,惹得曹叡颇不高兴。
曹叡终日在后宫嫔妃中消磨时光。那些新选上来的嫔妃中,有位郭夫人最得他宠爱。于是,毛氏便被日渐冷落起来。
公元237年9月,曹叡雅兴很高,召后宫才人以上的嫔妃们,一起在后园中宴饮。
在宴饮前,郭夫人特意问曹叡,是否应该把毛皇后请来,一同游乐。
结果,曹叡不仅否决了她的提议,还特意嘱咐随从,千万不要把消息透露给毛氏。
不过,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毛氏的耳中,她心中怨恨不已。
第二天见到曹叡时,毛氏不敢发作,只是轻轻地问了一句,昨日宴游北园,玩的是否开心?
谁知曹叡听了这话,立刻认为是身边的随从向毛氏走漏了消息,大发雷霆,不仅将身边的随从全部处死,还将只因问了他一句的毛氏,也赐自尽而死。
那么,曹叡为何如此小题大做呢?
原来,曹叡自从强征民女后,天天被朝臣劝谏,心里已经很不自在。
毛氏贵为皇后,见曹叡行为有失,也难免要尽皇后之责,对他多有规劝。只是毛氏的苦口婆心,并没有让曹叡有所收敛,反而对她心生厌憎。
曹叡虽说能文能武,也有驾驭权臣的能力。但是他好色和大兴土木等,都遭人诟病。成天被一群大臣轮番劝谏,已经很不高兴了,谁知后宫之中,毛氏还要对她说三道四。
曹叡赐死毛氏,除了薄情寡恩外,还有就是从侧面敲打群臣。不要没事就瞎说,本皇帝发起火来,那可是连皇后都会杀的!
曹叡的行为,果然让大臣们倒吸了一口凉气,只得都闭了嘴。
曹叡见起到了效果,于是仍以皇后的规格下葬毛氏,并上谥号“悼皇后”。
在《三国志》中,对毛氏的交待也就到这里了。
不过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倒是替毛氏报了一个仇,他写道:“曹睿在宫中,夜见毛皇后引数十个宫人哭至座前索命,因此得病,最终不得已临终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