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原因是什么?
潼关之战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爆发的安史之乱中的一场战争。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是唐朝时期,北境民间对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意思是说,只要有哥舒翰镇守边将,北方的那些入侵者,连往唐朝的疆域看一眼都不敢。哥舒翰简直就是战神!
甚至连大名鼎鼎的李白,也曾这样写哥舒翰:“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在这里,李白甚至认为,连卫青、白起这样的千古名将,都比不上哥舒翰。哥舒翰简直是战神中的战神!
既然哥舒翰是战神中的战神,可为什么在安史之乱中,他身负唐玄宗重托,却在守潼关的时候,一战就被安禄山打败,还被绑在马肚子上前去见安禄山。见了安禄山以后,他竟然向安禄山下跪求情。安禄山先给他封了了高官,接着就把他杀掉了。可以说,哥舒翰显得无才又无德,毫无名将风采。
那么,哥舒翰究竟是战神,还是徒有虚名呢?为什么在潼关之战中,会那样不堪一击,同时又投降变节呢?
我们先来看看哥舒翰在“潼关之战”中的表现。
安禄山攻陷洛阳,向长安进发。唐朝把大军集结在潼关,严防死守,避免安禄山打进关来。当时镇守潼关的是将领高仙芝和封常清。本来两人都守得好好的,安禄山根本就无法前进一步。但是唐玄宗不满意,逼令两人出去,和安禄山决战。在两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唐玄宗杀掉两人,把哥舒翰换到潼关。
哥舒翰到了潼关以后,最终失败了。他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哥舒翰没有带兵能力。
史书上说哥舒翰治军“严而不恤”,就是说他根本不关心士兵。要知道,古代的名将,包括吴起、白起、韩信、卫青等人,都是非常关心士兵的。吴起甚至与士兵同吃同住。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要让士兵愿意与指挥者“生死与共”。哥舒翰不关心士兵,自然就失去了士兵的支持。
同时,哥舒翰又没有识将能力。他自己身体不行,就委任行军司马田良丘负责军队事务。可这个田良丘没有杀伐果断的手段,又把权力交给了两个部下。而两个部下又互相扯皮,谁也不服谁。
这样一支军队,将领不合,士兵不服,还能打胜仗吗?
其二,哥舒翰没有铁血气质。
古代有一句话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哥舒翰明知道不能轻易出关和安禄山打仗,但是,面对唐玄宗的反复催促,最终他不得不仓促出关。
哥舒翰这样做,无非是害怕得罪了君王。要知道,古代的将领,为了打胜仗,从来不害怕得罪君王。孙武敢杀掉吴王的两个妃子,就是证明。
哥舒翰既然知道必须死守,不能轻易出击,无论如何,他都应该坚持。而且,在受命的时候,他就应该向唐玄宗提要求,让唐玄宗支持他,不猜疑他。但他害怕得罪唐玄宗,失去荣华富贵,因此什么也不敢做。
其三,哥舒翰没有谋略战术。
哥舒翰对安禄山是很熟悉的,他已经识破了安禄山的战术,是以老弱残兵前来引诱,然后设埋伏打自己。但是,他却并没有针对性的方案,依然落入安禄山的埋伏圈中,被动挨打。
在出关打仗之前,史书记载,哥舒翰是“恸哭出关”。这什么意思啊?一下就把哥舒翰对皇帝不满,与杨国忠不和的事情,全部暴露出来了。士兵们全都知道了,一时间人心惶惶,这样去打仗,能够打胜吗?
从这里可以看出,哥舒翰实在算不得什么名将。既然算不得名将,为何却被大家赞扬是战神中的战神呢?
其实,哥舒翰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当年他在边关,打了一场“石堡之战”。吐蕃修筑一座石堡城,易守难攻。当年唐玄宗迷恋开疆拓土,一定要边将把石堡城拿下来。当时很多将领都反对,认为打下这座城得不偿失。连唐玄宗的义子王忠嗣都反对。
但是唐玄宗一定要打。最终哥舒翰领命。哥舒翰用损失数万人的代价,终于拿下石堡城。虽然实际上拿下来确实也没什么用,但这让唐玄宗大为高兴,因此对哥舒翰大加赞赏,极力宣扬,重用有加。由此,哥舒翰一时之间天下闻名。
可以说,哥舒翰本身并没有什么能力,他不过因为听话,最后变成了战神。但是在“潼关之战”,他很快就原形毕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