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放在曹魏是什么地位?他支持曹丕篡汉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6)103

刘放,字子弃,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乡侯刘容的后代。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违背汉朝祖制,迫使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黄初元年(220年),魏王曹丕更是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刘放身为汉朝宗室后裔与东汉重臣,为何对曹操与曹丕的僭越之举表示支持而不予以反对呢

一,汉朝宗室

刘放出身汉朝宗室,为汉武帝孙广阳王刘建的后裔,因此家世较好,得以担任涿郡纲纪,还被推举为孝廉。汉末天下大乱,王松割据涿郡,刘放因此前往投靠,助他保境安民。

二,投靠曹操

建安十年,与松俱至。太祖大悦,谓放曰:“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乃以放参司空军事,历主簿记室,出为郃阳、祋祤、赞令。(三国志·卷十四)

刘放在曹魏是什么地位?他支持曹丕篡汉的原因是什么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夺取冀州。刘放见袁家大势已去,便劝王松说:“董卓专权导致群雄并起,各据一方。现在曹公拥戴天子,讨伐叛逆,战无不胜。以袁术、袁绍之强,仍旧身死淮南,兵败官渡。现在曹公进军河北,依附者必定渐渐得福,抗拒着必定会被灭亡。现在正是将军投靠曹公,谋求富贵的大好时机。”王松听了,表示赞同。

不久曹操进军南皮讨伐袁谭,写信招抚王松。王松于是献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地归顺曹操,还派刘放写信回复。曹操见刘放的回信写得很有文采,又听说他劝王松主动归顺,因此更加高兴,便有了把刘放征召到自己身边效力的打算。然后刘放随王松觐见曹操,受到大力夸赞,被誉为当代班彪。接着曹操任命刘放为司空军事,主簿记室,还让他到地方历练。

三,效力曹魏

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还赐予魏郡、河东郡、河内郡等十郡之地。刘放虽身为汉朝宗室,却对曹操的僭越之举表示支持,继续为曹操效力,担任秘书郎。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篡汉建魏,任命刘放为中书监、关内侯,让他与中书令、关中侯孙资一同掌管机密。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对刘放、孙资更加宠信,加封二人为散骑常侍。由于刘放很有文采,因此曹叡像父祖一样,把招抚用的文书大多交给他来撰写。

青龙元年(233年),诸葛亮与孙权图谋联合伐魏。曹叡于是派人潜入东吴,获得孙权书信,交给刘放涂改。接着刘放就把孙权伐魏的书信原意改为投魏,然后把信交给征东将军满宠,让他转交诸葛亮。孙权为此不得不花大力气向诸葛亮解释,说自己无投魏之心。

四,富贵而终

刘放在曹魏是什么地位?他支持曹丕篡汉的原因是什么

景初二年(238年),曹叡平定辽东,为了奖赏刘放、孙资的谋划之功,于是对二人加官进爵。不久曹叡病重,想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让他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人共同辅政。但曹宇为人谦和恭顺,极力推辞大将军之职。

曹叡只得召见刘放、孙资,询问曹宇推辞原因。二人回答说:“燕王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法承担辅政大任。”曹叡又问说:“那曹爽能不能替代曹宇?”二人回答说:“曹爽可以,绝对能承担辅政大任。”然后二人又向曹叡表示应该速召司马懿回京,与曹爽一起辅政。曹叡起初表示听从,让二人立即草拟诏书。可随后曹叡就采纳曹肇之言,对让司马懿辅政有些后悔,下令不让司马懿返京。

不久曹叡又召刘放、孙资前来,对二人说:“我误听曹肇所说,不让司马懿回京,差点坏了大事。”然后曹叡命二人草拟新诏书,还召曹爽、司马懿前来,向四人一起嘱托后事。随后曹叡病逝,养子曹芳即位,加封曹爽等四位托孤大臣。正始元年(240年),曹芳又加封刘放为左光禄大夫,还给予他与三公一样的待遇。但此时曹爽专权,刘放已不像以前那么受重用。嘉平二年(250年),刘放病逝。

总的来说刘放虽然是汉朝宗室后裔,但与汉献帝关系很远,对皇帝并没有多少亲近与忠诚感。另外刘放是靠着曹操的提拔而成为重臣,深受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重用,因此心向曹魏,没有反对曹魏代汉,还对曹魏十分忠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473.html

“刘放在曹魏是什么地位?他支持曹丕篡汉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滕王李元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滕王李元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滕王李元婴,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没有存在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如果说起大唐,你会想起什么?是大唐开放的遗风,是大唐的繁华盛世,是玄武门之变,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留下了独一无二、浓墨重彩的一笔。犹如天空中的繁星点点,无疑,它是最亮的那一颗。唐朝要说的历史,不胜枚举...

汉武帝在位时期如此折腾王朝 汉朝为何没有亡国

汉武帝在位时期如此折腾王朝 汉朝为何没有亡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统治相当折腾,为什么没有亡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都说“秦皇汉武”,这两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有没有什么联系呢?“秦皇汉武”一词最早见于《文心雕龙》:“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意思是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具有雄才伟...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生卒年不详,是益州巴西安汉人。张鲁割据巴、汉,就以阎圃为功曹。东汉末年人物,本为张鲁部下谋士,后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封平乐乡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一日,有农民从地里得到一个玉印,张鲁的手下就想让他当汉宁王。阎圃劝谏他:“汉川地区的人民,超过十万户,财产富...

历史上曹叡是真的不知道司马懿有异心吗?

历史上曹叡是真的不知道司马懿有异心吗?

曹睿,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作为曹魏重臣,辅佐曹魏四代君主,功勋赫赫,但是,司马懿又有异志,而且老谋深算,阴险狡诈,最终,发动“高平陵政变”,篡夺了曹魏大权,成为奸臣。那么,问题是,曹操都看出来司马...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文官方面曹操有“五大谋士”,刘备有“卧龙凤雏”,孙权有“四英杰”。除了“四英杰”“十二虎臣”,东吴还有“五君子”。东吴五君子的出处颍...

杨修聪明绝顶都被曹操杀了 曹操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杨修聪明绝顶都被曹操杀了 曹操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对曹操为何斩杀聪明绝顶的杨修,却不杀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出兵汉中时,命人抓住主簿杨修,手起刀落,砍掉了他的脑袋,并将头颅挂于军营门外。杨修被杀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只“鸡肋”,不过背后还有两个真正的原因。杨修的罪名是“扰乱军心”。曹操此次出...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获胜 李世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获胜 李世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成功赢得玄武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最为强大的几个朝代之一,它疆域辽阔,文化繁荣,诞生了诸多流传青史的文人骚客,四海之内仪礼浩荡,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让骚扰中原几千年的匈奴、突厥真心臣服,跪拜在天子脚下,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