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郑译是什么人?杨坚夺位时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6)101

公元581年,杨坚登基成为隋文帝,并改国号为大隋。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太上皇宇文赟病重,其心腹大臣郑译却密谋让外戚杨坚辅政,导致北周最后被隋朝取代。郑译与宇文皇室的三代人都有密切交情,还深受宇文家信任,为何要背叛北周呢

一,出身名门

译从祖开府文宽,尚魏平阳公主,则周太祖元后之妹也。主无子,太祖令译后之。由是译少为太祖所亲,恒令与诸子游集。(隋书·郑译传)

郑译出身荥阳郑氏,为西魏司空郑道邕之子,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很有文采,还精通音律,擅长骑射。由于郑译的堂叔郑文宽早年无子,西魏权臣宇文泰便指定郑译过继给连襟郑文宽。所以郑译小时候很得宇文泰喜爱,与宇文泰诸子关系亲密。后来郑文宽有了儿子,郑译才回了自己家。

二,效力北周

郑译是什么人?杨坚夺位时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北周明帝即位,征召好友郑译入仕,让他侍奉弟弟宇文邕。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让郑译担任给事中士。建德元年(572年),北周武帝杀权臣宇文护亲政,让郑译担任太子宫尹,与刘昉等人一同辅佐太子宇文赟。由于宇文赟品行恶劣,因此内史中大夫乌丸轨经常劝皇帝废太子改立秦王宇文贽。宇文赟对此十分害怕,非常担心自己被废。

建德五年(576年),北周武帝命宇文赟西征吐谷浑。宇文赟因此问郑译说:“皇帝素来偏爱秦王,又十分信任乌丸轨,我此次出征会不会像扶苏一样啊?”郑译回答说:“只要殿下以仁义之道行事,不违孝道,自然就会没事。”宇文赟听了,这才放下心来。随后周军大败吐谷浑,郑译因功获封子爵。

此后宇文赟依旧我行我素,还与郑译一起吃喝玩乐。北周武帝对此十分生气,于是将郑译贬为庶民。宇文赟则偷偷将郑译召回,与他依旧醉生梦死。郑译为了讨宇文赟欢心,于是说:“殿下何时能够坐拥天下啊?”宇文赟听了很高兴,对郑译更加信任。

宣政元年(578年),宇文赟即位为帝,封郑译为内史上大夫、沛国公,让他全权处理朝政。郑译因此独断专行,擅自挪用官府材料,为自己修建私宅。御史于是上书弹劾郑译,使得他被免职。郑译于是多次向宇文赟求情,加上好友刘昉在旁相助,他才得以复职。

三,力助杨坚

大象二年(580年),宇文赟猜忌岳父杨坚,想要除掉他。杨坚因此十分害怕,便找好友郑译求助。郑译便劝杨坚不要担心,自己定会助他。恰好宇文赟要派兵伐陈,郑译便询问元帅人选。宇文赟征求郑译的意见,他回答说:“若要平定江南,非皇亲重臣不行。可派杨坚前去,领兵伐陈。”然后宇文赟就封杨坚为扬州总管,让他领兵伐陈。

不久宇文赟病重,郑译便与刘昉商议让杨坚辅政。随后郑译就假传诏令,让文武百官都听杨坚节制。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不满郑译所为,于是计划让大将军宇文仲辅政。郑译得知此事,立即与杨坚逮捕颜之仪、宇文仲二人。随后杨坚出任丞相,封郑译为柱国、相府长史,牢牢控制了北周大权。

杨坚因为得郑译、刘昉之助而掌权,所以对二人十分信任,赏赐大量金银财宝,还派亲兵护卫他们安全。不久相州总管尉迟迥、益州总管王谦、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相继起兵,反对杨坚专权。杨坚对此十分害怕,于是更加亲近郑译,让他为自己出谋划策。但郑译却疏于政务,还大肆敛财,使得杨坚对他十分不满,开始逐渐疏远他。

四,遭到疏远

郑译是什么人?杨坚夺位时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杨坚顾念郑译相助之功,不忍将他贬黜,便暗中告诫官员不许向郑译报告事情,郑译每天无所事事,知道杨坚对自己已有不满,于是慌忙向他请罪,恳请辞职。杨坚于是对郑译好言安抚,叫他不要担心,自己会像以前一样对他。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篡周建隋,赏赐郑译大量金银财宝,让他退休。郑译见自己被迫退休,内心很不安,于是暗中找来道士做法,祈求自己官复原职。隋文帝得知此事,便对郑译说:“朕没有亏待过你,你这是什么意思?”郑译吓得无言以对。

郑译与母亲不和而分开,因此遭到御史弹劾而被免官。隋文帝因此专门下诏指责郑译,还让他接回母亲,熟读《孝经》。不久隋文帝重新启用郑译,让他出任隆州刺史。后来隋文帝召见郑译入朝,恢复他沛国公的封爵,说自己一直铭记他的大恩。随后郑译负责参与隋朝礼乐与律令制度的修缮,受到隋文帝嘉奖,开皇十一年(591年),郑译在岐州刺史任上病逝。

总的来说郑译虽然与宇文泰家族的三代人都有密切往来,但为人品行不端,贪图财货,因此在宇文赟病重后投靠好友杨坚,为其篡周建隋立下大功。但隋文帝深知郑译品行,所以对其逐渐疏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481.html

“郑译是什么人?杨坚夺位时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的相关文章

袁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袁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上有这么一类人,他们为了国家而将生死置于度外,这些人值得敬佩和怀念,这些人不畏强权,从而流芳千古。袁盎,汉初楚国人,他的父亲从前是个强盗,后来迁徙到了安陵。在吕后执政时,做过吕后侄子吕禄的家臣,吕氏一族被灭门之汉文帝即位后,被哥哥袁哙保举担任中郎。袁盎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名分、按“礼”行...

张辽在曹魏中排名多少 有谁能够打败他

张辽在曹魏中排名多少 有谁能够打败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辽的武艺,在曹魏能排第几,曹营中有人能打败他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张辽当排第四,在典韦、许褚、曹仁之下。张辽勇猛无比,单刀赴会劝降昌豨,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 冲击东吴十万...

历史上项羽的一生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上项羽的一生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项羽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时势造英雄。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伴随着朝代的岁月更迭,很多英雄人物陆续粉墨登场。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非常特殊的地位。不过,由于秦始皇的残暴专治,秦...

东吴江表十二虎臣中有哪些人最后是战死沙场的?

东吴江表十二虎臣中有哪些人最后是战死沙场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陆机《辩亡论》蜀有“五虎上将”,魏有“五子良将”,东吴的武将虽然没有那么出名,但“江表十二虎臣”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今天我们聊聊十二虎臣中唯二战死沙场的两位(其他人基本都是病逝或正常死亡),陈武成了张辽的背景板,董袭抗曹...

陈普: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宋亡后隐居于石堂山

陈普: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宋亡后隐居于石堂山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国时期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时,霍弋为太子舍人。后主登基后,霍弋为谒者。诸葛亮北驻汉中时,霍弋被用为丞相府记室。诸葛亮死后,霍弋为黄门侍郎。刘禅立太子后,霍弋为中庶子。尽言规谏太子,甚为得体。后...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明代文学史家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讲到了一件事:“张乖崖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者三……”这里的张乖崖,就是宋朝开国初期的大臣张咏。宋朝建国以后,四川很不平定,爆发了多场动乱。规模最大的莫过于王小波...

尚之信是什么人?他跟随吴三桂反清的原因是什么?

尚之信是什么人?他跟随吴三桂反清的原因是什么?

尚之信,平南王尚可喜的长子,清初藩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尚可喜本是明朝猛将,后投降清朝,成为皇太极麾下的一员大将。在征讨朝鲜和明朝时,尚可喜勇武不可挡,待清军入关后,他又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转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他在顺治六年得封平南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