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6)107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后期的蜀汉,黄皓专权乱政,为啥诸葛亮在临死前不杀了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来,三国时代,三国鼎盛,国君辈出。各国都希望能够达成统一的最终目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三国都没有能够称霸世界。反而让司马家族坐收渔翁之利,成功地将大晋王朝给推翻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三国离统一只有一步之遥,而在蜀国的眼中,他们已经快要称霸中原了。如果蜀国能有刘备这样的智者,诸葛亮的计划就会成功。

但这一国,却因为刘禅的无能,在蜀汉末期,混乱迭生,黄皓独裁。不过,诸葛亮为什么不杀了蜀汉后期的那个蝼蚁?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刘备临死前将遗书交给诸葛亮,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代皇帝的遗孀,基本上都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但诸葛亮就不一样了,他只是刘备的幕僚。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可能成为皇帝的人,刘备却是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死期交给了他。甚至还告诉他,如果刘禅没有能力,可以让诸葛亮自己上位。

看得出来,刘备是真心希望汉室兴复,并不在乎他的家族。所以,诸葛亮对这个将自己所有的信任,都交给了自己的皇帝,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于是,刘禅继位后,他便开始筹划北伐,向后主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明己志。

可以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无法忽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表现出来的忠诚。这也是诸葛亮在历史上,更好的诠释了“忠”二字。本文竭力解释自己对刘备的“托孤”之情,并将治国之道告诉刘禅。

这一段费尽心机的文字,足以说明诸葛亮对后君的忠诚。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担心,终究还是变成了事实,这篇文章里的“忠臣远小人”,果然应验了。

本来诸葛亮北上,刘禅镇守蜀汉,朝中有不少好官相助,这个计划自然是十拿九稳。可是如此美好的一幕,竟然被一个太监给毁了,那就是黄浩。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他只是一个太监,在诸葛亮看来,这些人就像是粘在鞋子上的泥巴,有时候忙起来,根本不需要把他们赶走。但是,千里之堤,蚁穴难填,正是这个卑微的太监,导致了蜀汉的覆灭。

一般来说,太监执政,是因为皇帝不相信大臣,或者是皇帝和大臣们,没有及时的交流。但刘禅却没有这种情况,蜀汉朝廷里有很多有能力的人。

如果他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去做,就不会有太监当权。当然,他对诸葛亮留下的这些人,也是有理由的。所以,在对付那些小太监的时候,他会将自己的权力交给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去讨好那些太监。

这个太监黄皓,正是因为刘禅不相信诸葛亮,才会用他那点微薄的力量来影响刘禅。事实上,黄皓在诸葛亮北上之时,曾经建议刘禅尽快将诸葛亮召回,以免他的功劳超过了皇帝。

但刘禅却很犹豫,诸葛亮现在已经是大权在握,他的功劳再大,也不过如此。可明知如此,他仍无法抵御心中的疑虑,最后又把诸葛亮召了回来,使得他的北伐计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来刘禅又在黄皓的授意下,更换了不少朝臣,让蜀汉朝廷大乱。更可气的是,这个太监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对蜀汉进行了一次重创。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魏国军队正在向蜀汉交界进发,不是没有蜀国的将军提醒,而是在魏国军队出发之前,就已经有士兵向皇帝发出了警告。不过,黄皓为了争权夺利,把这件事给压了下去。

他甚至告诉了送信的官员,这是一名将领特意送来的,想要引起皇帝的注意。这个消息,会让整个国家都乱成一锅粥,所以,他才会装模作样的把这个消息给压了下去。

黄皓自然是吃尽了权力的苦头,蜀汉覆灭,他也因此丧命。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想,如果他是一只捣乱的老鼠,那么诸葛亮怎么就没有杀了他?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这一点,诸葛亮并不想与刘禅争锋,所以,他也不想去找刘禅的人。既然不能为刘禅处理手下的人,那就没有理由再去找黄皓的麻烦。

毕竟刘禅和小人走得很近,没有了太监,就会有第二个。二来,也是诸葛亮一心扑在国事上。如此正直的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太监,竟然会对刘禅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刘禅在他的记忆中,或许没有刘备那么聪明,但是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刘禅的能力,却让他大吃一惊。

说白了,诸葛亮对于刘禅的亲信还是有所忌惮的,根本懒得去动一个小小的太监。这也是他活了这么多年,最后被司马懿斩杀的原因。

总之,在我们的眼中,蜀汉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黄浩,只是一个时代的太监。

很显然,身临其境的人和旁观者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想的。不过,他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还是要成为一个和有能力的人保持距离的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504.html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的相关文章

卢植:东汉末年经学家、儒将,性格刚毅,淡泊名利

卢植:东汉末年经学家、儒将,性格刚毅,淡泊名利

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人,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范阳卢氏先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卢植性格刚毅,有高尚的品德。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

姚崇也参与了政变,为何武则天退位时他灰痛哭?

姚崇也参与了政变,为何武则天退位时他灰痛哭?

提起“神龙政变”,就不得不说武则天这个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从春秋时代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武则天绝对是一位极其独特并...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字仲乐,北周,隋朝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象二年(580年),北周丞相杨坚专权而导致三总管之乱爆发。宇文忻身为平灭北齐的名将,选择支持杨坚而大败相州总管尉迟迥,为隋文帝篡周建隋扫平了障碍。既然宇文忻为隋朝建立立了大功,为何又要反隋呢一,出身名门宇文忻出身鲜卑贵族,...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国风云人物 三人在世时有见过面吗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国风云人物 三人在世时有见过面吗

还不知道:曹操、刘备、孙权、一代豪杰,开创三国时代,他们有没有见过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三个国家的开创或者奠基人。很多人好奇,他们活着的时候有没有见过面。毕竟,这几个人差不多同一个时代,又都是一时豪杰。其中曹操年...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还不知道: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要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是受人指使的吗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是受人指使的吗

关羽为何突然发动襄樊之战?是受谁的指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关羽做了两件轰动天下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当着孙吴使者诸葛瑾的面怒骂孙权:“吾虎女焉嫁犬子?”,随后关羽还冒了一句话,“如不看在丞相之面,立斩汝首!”,关羽这句话与他在白马...

秦始皇如果在壮年时立扶苏做太子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秦始皇如果在壮年时立扶苏做太子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

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

众所周知宋朝一向有忌惮武将的传统,南宋名将韩世忠又是武将,又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当时国家不安、边境不靖,赵构又必需要武将来替他保家卫国。要不然金人打过来了,他连半壁江山也保不住,说不定连命也丢了。难道这是他愿意的?杀岳飞是金人议和的条件之一。但这并不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