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7)104

还不知道:为什么清朝统治200多年没有出现宦官乱局的现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古代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宦官,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才全由阉人担任。宦官作为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又称太监。因为可以长期接触皇帝,所以地位十分重要,也十分容易出现宦官专权乱政的情况。历史上饱受宦官专权之害的王朝有东汉、唐朝和明朝,其余王朝大都也出现过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唯独清朝立国两百多年,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这是为何呢?

清朝在入关以前还没有汉化,国家制度也与中原不同,因此宫中没有宦官。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依照明朝旧例开始在宫中使用太监,而由于满清皇族是直接住进紫禁城的,所以当时宫中的很多太监都是明朝和李闯王时期留下的太监。虽然清朝承袭明制设置宦官,但也吸取了历朝历代宦官专权的教训,对宦官制度做了限制。首先是将太监数量控制在1000左右,远低于明朝时的高峰两万人。其次顺治帝严禁宦官干政,并且规定宦官的品级更高不能超过四品,且没有皇帝的旨意宦官不准出京。还严禁外官勾结宦官。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到了康熙年间,清廷继续裁撤宦官,宫中宦官人数一度减少至700。但到了雍正时期宦官势力有所抬头,人数也涨到了2000多人,雍正帝因为在夺嫡的过程中得到了宫中宦官的帮助,所以登基后十分纵容宦官。乾隆帝继位后就不像父亲那样纵容宦官,他立刻整顿逐渐势大的宦官集团,先是把雍正年间几个受宠跋扈的太监全部处死,后又加大了对宦官犯罪的处罚力度,或罚俸三年,或发配边疆。为了警示自己防止宦官专权,乾隆帝还将宫中宦官的姓氏全部改成了“秦”、“赵”、“高”三字,提防出现秦朝赵高那样祸国殃民的太监。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但随着乾隆帝的驾崩,清朝开始由盛转衰,后世皇帝的执政水平和治国能力也逐渐下降,宦官势力再次抬头,也出现了屹立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不倒的太监曹进喜,因为是“三朝元老”,所以曹进喜在宫中的影响力很大,就连很多封疆大吏逢年过节都要给他送礼,让他多在圣前替自己美言几句。不过曹进喜此人并没有野心,没有走上弄权乱政的路。到了清晚期有名的太监就是深受慈禧太后宠信的安德海和李莲英了,不过他们充其量只是太后身边的红人,仗着得宠狐假虎威,远远达不到专权的地步。

总的来说,清朝前中期的皇帝对太监防范十分严格,后期的皇帝虽能力下降,但也算勤政,太监没有专权的条件,所以清朝两百多年才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1701.html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的相关文章

汉末时期皇甫嵩是什么样的存在?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汉末时期皇甫嵩是什么样的存在?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皇甫嵩早年事迹未见史载,因平定黄巾之乱而名声大振。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说的是刘关张桃园结义,然后刘备和关羽、张飞跟随卢植讨伐黄巾崭露头角,刘备之所以投奔卢植,是因为之前刘备曾经是卢植的学生。其实在历史上真正剿灭黄巾的是皇甫嵩、...

在凤鸣山被围困之后,赵云是什么表现?

在凤鸣山被围困之后,赵云是什么表现?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赵云跟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主动请战要当先锋,赵云老当益壮,勇猛不减当年,一开始在战场上就斩将立功,但是,后来因为轻敌,中了夏侯楙之计,被围困在凤鸣山,尽管赵云杀敌无数,但赵云最终还是觉得突围无望,赵云叹息说...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盛,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以勇武而闻名。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以孙权不肯送儿子为质为由,大举伐吴。曹丕亲率十万大军南征,准备一举荡平江东,结果他还没有与吴军交战,就被吴将徐盛修筑的百里围墙吓退。那徐盛为何能吓退曹丕呢一,投靠孙权徐盛早年因为躲避战...

魏延作为蜀汉晚期的少数大将 魏延最后为何会被杀

魏延作为蜀汉晚期的少数大将 魏延最后为何会被杀

对魏延作为蜀汉后期为数不多的大将,为何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是蜀汉后期为数不多的大将,在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加上青年将领稀缺,魏延无疑成了蜀汉的中流砥柱。诸葛亮每每出征,都以魏延为先锋大将,但是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何自断臂膀,杀掉了魏延?长相问题的魏延魏延为救...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 他是怎么处置大哥的妻儿的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 他是怎么处置大哥的妻儿的

宋太宗继位后,为何用令人发指的手段处置大哥赵匡胤年轻的妻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嫂子被幽禁,两个侄子一个抑郁而死,一个等同于暴毙,这是赵匡胤仅剩的挂念和血脉,也是赵光义给大哥的交代。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乃是宋朝的一大谜案,后世人所传的“烛光斧影...

李典和张辽之间有什么恩怨 李典报仇能够击杀张辽吗

李典和张辽之间有什么恩怨 李典报仇能够击杀张辽吗

还不了解:李典与张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典与张辽到底有什么仇?如果李典要报仇,能杀了张辽吗?李典与张辽之间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我们先来看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桥段。孙权率十万之众来攻合肥,曹操送来锦囊妙计,拆而观之,“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立即鼓舞了...

赵德恭:魏悼王赵廷美长子,曾历任多处地方官职

赵德恭:魏悼王赵廷美长子,曾历任多处地方官职

赵德恭(962年―1006年),字复礼,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之侄,魏悼王赵廷美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四年(979),始拜贵州防御使。父亲赵廷美受迫害流放房州,赵德恭受牵连免官。赵廷美死后,出任峰州刺史。雍熙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