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权作为东吴皇帝,他的驭人之术怎么样?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9)104

君逸臣劳,君尊臣卑,这是自然法则决定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孙盛

这段话是东晋史学家孙盛评论孙权养士的,他认为孙权为了让属下能够为其死心塌地,可谓是用尽了心思。他总结了几个例子,比如为周泰浑身的伤疤哭泣,让陈武的小妾陪葬,为吕蒙 *** ,养育凌统的遗孤。今天我们就说说这几个故事:

孙权作为东吴皇帝,他的驭人之术怎么样?

泣周泰之夷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后来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

权把其臂,因流涕交连,字之曰:“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江表传》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进攻濡须,孙权命周泰率军前往抵挡。曹操退军后,孙权拜周泰为平虏将军,留督濡须,而朱然、徐盛等将因此都听周泰调遣,但他们内心不服,孙权听闻此事,亲自前往濡须坞,宴请诸将。孙权亲自端酒到周泰跟前,然后让周泰解开衣服(不要以为孙十万有特殊癖好)。

孙权每指周泰身上一处伤痕,问周泰这伤怎么来的,周泰都明确的说出这伤痕是哪一场战斗怎么受的伤,孙权拉着周泰的胳膊,哭着说:“幼平,你为我们兄弟在战场上作战如同熊虎一般,从不怜惜自己的身体,受伤几十处,皮肤如同被雕刻一般,我怎么不能不把你当作我的至亲骨肉,委任你以兵马之重?你是东吴的功臣,我当和你同荣共辱。”

次日,孙权赐给周泰青罗伞盖,于是徐盛等人才服从周泰。古语有云: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不管别人怎么想,我估计那一刻周泰内心绝对感动得稀里哗啦,哪怕为孙权战死也绝不会犹豫!

殉陈武之妾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公元215年,孙权亲率十万大军攻合肥,陈武随军出征。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张八百大破孙十万!”

很遗憾,陈武虽然号称江东猛将,所率庐江上甲所向无前,但遇上张辽都是白给。张辽率八百人冲阵时,东吴众将领都没有防备,吴将宋谦、徐盛皆被击溃而败走,陈武奋力迎战,不幸战死(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

孙权作为东吴皇帝,他的驭人之术怎么样?

陈武的遗体被运回了江南。在合肥之战后,陈武被安葬在建业的东郊。 孙权哀痛陈武之死,亲自哭吊,参加他的葬礼。 孙权令陈武的爱妾殉葬,赐予复客(免除为 *** 纳税服役的人户)二百家。爱妾殉葬这件事,孙权搞得有点无厘头,所以孙盛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一顿,认为孙权不讲人道主义!

请吕蒙之命

或许真如《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吕蒙在袭取荆州杀了关羽之后,似乎遭到了“报应”,得了很重的病。孙权当时在公安,就把吕蒙接来安置在内殿,千方百计诊治护理,并且下令,在国内招募医者,有能治好吕蒙病的人,赏赐千金。

孙权尽心为吕蒙治疗,每当医者给吕蒙针灸,孙权就为之难过。孙权想多看看吕蒙,又怕他太过劳碌,于是命人凿通墙壁暗中观看。如发现吕蒙吃下点东西,孙权就高兴,对手下人有说有笑;如发现吕蒙不进饮食,孙权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吕蒙病情略有好转,孙权就下达赦令,让群臣都来庆贺。

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到床前探视,命道士为他祈祷,想保全他的性命,又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镇守江陵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最终在孙权内殿中去世,死时四十二岁。孙权悲痛万分,缩食减眠以示哀悼。

孙权从墙上凿洞偷看吕蒙这件事的确挺令人感动,不管孙盛怎么评价,我认为孙权还是出于真心实意的,毕竟他最喜欢吕蒙了,吕蒙也是孙权一手栽培的。

育凌统之孤

凌统,字公绩,凌操之子。少有盛名,为别部司马,行破贼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再次攻打江夏,凌统部队为先锋,斩敌将张硕,破其水军,吴军最终得以斩黄祖,大胜而还。后随周瑜在乌林大破曹操,参与南郡之战,多立功勋。

孙权作为东吴皇帝,他的驭人之术怎么样?

公元215年,孙权能从张辽手下逃走,凌统出了大力,部曲三百人全部战死,凌统也身负重伤。217年凌统病逝,年仅29岁,孙权得到消息,拍着床起身,悲哀不能自止,并且减餐几天,一提到凌统就流涕,命张承为凌统作铭诔(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

凌统有两个儿子,名叫凌烈、凌封,都才几岁,孙权收养二人在宫中,爱护得跟自己子女一样,有客人来,就叫过二人来说:“这是我的虎子呀。”到了八九岁,命葛光教他们念书,十天学一回骑马,又追念凌统功勋,封凌烈为亭侯。

俗话说人无完人,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孙权,戏称他为“孙十万”。但他能够和曹操、刘备相抗衡,统治江东五十多年的时间,还是有过人之处的。比如他对待属下的倾心相待,虽然孙盛认为他是在做样子,认为这只是“小道”,但恐怕很多人连这点都做不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920.html

“孙权作为东吴皇帝,他的驭人之术怎么样?” 的相关文章

王翦作为灭六国最大的功臣 王翦为什么能够善终

王翦作为灭六国最大的功臣 王翦为什么能够善终

还不知道:战国四大名将王翦,和儿子同助秦灭五国,为何如此功劳可以善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其最大的功劳就是帮助大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帮助灭掉了三个诸侯国,再加上儿子王贲灭掉了两个,爷俩一共消灭五个诸侯国。这样,王翦家族可以说帮助秦国在统...

历史上元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废黜帝位?

历史上元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废黜帝位?

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之女,生母为元诩最宠爱的嫔妃潘外怜,祖母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胡太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泰元年(528年),北魏胡太后拥立孙女元氏为帝。但过了不到一天,胡太后就宣布元氏为女子而将其废黜。为何胡太后要拥立元氏为帝而又将其迅速废黜呢一,出身皇室孝昌四...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孙权夺下荆州后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为何不留下关羽

孙权夺下荆州后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为何不留下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拿到了荆州,还杀关羽有意义吗?为何不留着关羽做政治筹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将领马忠抓获,随后被处死,《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以关羽的咖位,处...

曹爽听桓范的能赢吗 最后结果又是什么

曹爽听桓范的能赢吗 最后结果又是什么

曹爽如果当年听桓范建议,号召天下勤王,能否反杀司马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司马一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的统治地位,一场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场政变便是“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

李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后人对他的评价又是什么样的

李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后人对他的评价又是什么样的

真实的李治,有多恐怖?武则天的上位掌权,都在他的计划之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离世,太子李治继承了唐朝的皇位。李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在当皇帝的三十四年里,他的政绩可以说是非常值得赞许。但奇怪的是,在后人的眼中,李治...

历史上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历史上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对西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较为熟悉的人,应该都知道钩戈夫人的事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汉武帝立小儿子刘弗陵为皇位继承人,为什么一定要杀他的母亲钩弋夫人?西汉史学家褚少孙在《史记》补记中讲过,当时就有人问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汉武帝回答说:“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