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0)107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之初,他麾下的重要谋臣姚广孝曾经嘱托称:“建文帝朱允炆身边有一个叫作方孝孺的文臣,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将来入主南京之后,一定要留下他的性命。如果你选择将其杀了,那么天下的读书人就要为此绝种了!”

朱棣点头应承了,后来他在攻破南京称后,起初只是将方孝孺逮捕入狱。后来朱棣想要让他的继位诏书交给方孝孺去草拟,便将其给召到殿下来。

当时方孝孺鬼哭狼嚎地大叫,他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的内外,悲痛得让人直觉凄凉。

朱棣见状特意走下来卧榻,对其慰问了一番,道:“显示其实你没必要这么伤心,我所做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仿效,当年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而已。”

方孝孺当即反问道:“你所要辅佐的周成王现在在哪里?”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

朱棣回应称:“他已经选择自焚而死了!”

方孝孺又询问了一番:“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立周成王的儿子?”

朱棣表示:“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周成王的儿子年龄还太小,堪当不起国家大任。一国的统治者还是要有赖于成年的君主的。”

方孝孺继续反问道:“既然周成王的儿子太小,那么为什么不立周成王的弟弟,人家可是成年了,可以堪当得起国家重任。”

方孝孺的每一句话语,都清楚地揭穿了朱棣所谓仿效周公辅成王的说法,是一种十分无聊的政治谎言,其本质还是自己的帝王心在做鬼。

朱棣便方孝孺辩得无力反驳,只得耍赖似的说了一句:“这是我们朱家内部的事情,你不要管那么多!”

朱棣回头示意左右侍者,给方孝孺纸笔,表示:“朕继位的诏书,必须由先生您来起草不可。”

这基本上就等同于最后的警告了,可是方孝孺直接将笔给掷到了地上,边哭边骂,表示:“我死了就死了,但你这继位诏书,我是万万起草不了的!”

由此朱棣,龙颜大怒,将方孝孺直接车裂于街市,他的十族也因此而遭殃。

方孝孺死后,朱棣把起草继位诏书的这个艰巨任务,交到了一个叫作楼琏的人身上,他出生在金华,曾经跟过宋濂学习,当时他只是一个侍读的小官,在方孝孺这样的前例在前的时候,他万万不敢推辞这个命令,但心中的道德感,又不容许其替朱棣这样的篡国者起草继位诏书。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楼琏跑去对自己的妻子表明自己的想法:“我自然是愿意去死的,但就怕因此而连累到无辜的你。”

说完,到了当天晚上的时候,楼琏便选择了一条折中的道路,自杀身亡了,既可以不用再起草继位诏书,也让朱棣找不到借口迁怒到他的家人。

楼琏死后,朱棣的即位诏书就是由谁来起草呢?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交给了括苍王景,二是交给了无锡王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2186.html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 的相关文章

在思想 、理学等方面,周敦颐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

在思想 、理学等方面,周敦颐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

崔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饱受爱戴,位列三公

崔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饱受爱戴,位列三公

崔林(?-244年),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中尉崔琰从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在曹操平定冀州时被授为坞县县长,迁冀州别驾、丞相掾属。曹操成为魏王后,担任魏国御史中丞。魏文帝即位后,历任尚书、幽州刺史、河间太守、鸿胪卿。...

徐晃在五子良将中是什么排名?他的实力怎么样?

徐晃在五子良将中是什么排名?他的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向来都是喜欢三国的读者所津津乐道的。《三国志》中两篇传记,是“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的最直接来源。《蜀书·关张马黄赵》、《魏书·张乐于张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排名最后徐晃是如何击...

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

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虽然没能实现统一中原,但在一统北方、推动佛教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魏时期还有一种残忍的继承方式,那就是“子贵母死,立子杀母”。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北魏后宫中的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并被立为太子,就会被赐死,元恂的生母林氏就是...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了一种相当的混乱当中,汉王朝已经无法稳定的维持自己的统治,而权力的真空肯定要有其他人去争取,这也就导致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百年斗争。不过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

曹丕对甄宓如此冷漠绝情 甄宓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曹丕对甄宓如此冷漠绝情 甄宓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很喜欢甄宓,甄宓做了什么,为何曹丕最后对她冷漠而绝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甄宓在历史上,是很难找到第二个的美人。她看起来太完美了,简直就是古代最完美的那个女子。咱们中国有四大美女,但如果真正讨论起来,一项一项地进行分析,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

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 众人为何都认为马超更厉害

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 众人为何都认为马超更厉害

对许褚曾与马超对战,二人明明打成平手,为何大家认为马超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便是各位武将之间的对决,比如三英战吕布、赵云战文丑。人们常常通过分析各位武将之间的胜负,来判定谁的武功更好,可是为何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大家却认为马超更厉...

有哪些与王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王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