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0)111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都把他们请不出山,吕后(代表刘盈)去一请,商山四皓就出山来了。那么,吕后给商山四皓许诺了什么,他们愿意出山帮助吕后与刘盈呢?

刘邦看见商山四皓站在刘盈身后,问他们,为什么我请不出你们,太子一下就请出你们了?商山四皓回答说:“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商山四皓的意思是说,刘邦这个人不尊敬人,动不动就骂人,他们这些人都是老人家了,不愿意受辱。而太子对人很仁爱,而且又很孝道,天下的人都愿意为太子而死,所以他们就都来了。

商山四皓说的这段话,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肯定是吕后教他们说的。为什么说是吕后教他们说的呢?

请注意,商山四皓话中有一句“恐而亡匿”,就是说,因为害怕刘邦,因而逃走藏了起来。既然因为害怕逃走藏起来,又怎么敢前来见刘邦呢?既然“恐而亡匿”,怎么敢直接说出刘邦“轻士善骂”这样大胆的话呢?很显然,这段不太合常理的话,只能是吕后与商山四皓设计好的。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商山四皓既然出山,就要面临着见刘邦的问题。见到刘邦后,说什么肯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商山四皓来说,就要解决说什么而不被刘邦惩罚的问题。而对于吕后来说,就要解决说什么可以让刘盈保住太子之位的问题。

商山四皓的问题其实不是靠说什么就能解决的,他们敢见刘邦,只可能傍在吕后与刘盈身上。有了吕后与刘盈,就不怕被处罚了。因此,唯一剩下的,就是说什么能够解决保住刘盈太子之位这个问题了。

在商山四皓说的这段话中,有三层意思值得注意:一是用刘邦和刘盈对比,刘盈全面胜出;二是全天下的人都感遇刘盈的知遇之恩,愿意为刘盈而死;三是刘盈不但“仁”,最重要的还有他很“孝”,也就是说刘盈很孝顺刘邦。这三层意思合成一句话,,就是刘盈是一个比刘邦更获得大家拥戴,同时又很孝道的人,你刘邦怎么还要废黜他的太子之位呢?

由此可见,商山四皓所说的话,明显是设计好的,而不是他们愿意出山的理由。

那么,商山四皓愿意出山的真正理由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商山四皓的诉求是什么。

商山四皓是隐者,不过又是很有名的隐者。

这个话本身就有毛病,既然是隐者,为什么又很有名呢?只能说,在他们归隐之前,他们就很有名了,后来,他们突然集体归隐,因此,这件事就在全国各地传出了名。

那么,他们在归隐之前,是靠什么出名的呢?

《史记》中并没有说。蔡东藩的演义小说《前汉演义》上讲,商山四皓原先是秦始皇七十二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后来秦末大乱,四人才去山中隐居,同时研习黄老之术。

演义小说讲的内容,自然不可信。不过,这也说明,这四位老先生在隐居前,确实是非常有名的。

那个时代的人,要出名,无非靠两样:一是当官,二是著书立说。秦始皇那个时代,肯定是不允许著书立说的。因此,他们应该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出名了。如果他们讲的东西不违背秦始皇的主张,去秦宫里当官,也是有可能的。当然了,也有可能在秦朝之前,或者秦始皇焚书坑儒这样的事件发生后,他们就隐居商山了。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不过,不管商山四皓之前是怎么出名的。当他们须发皆白,年纪已经八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考虑的问题,肯定不再是著书立说,而是能不能延年益寿,乃至得到永生的问题。估计他们也明白,要想长生不老,肯定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是,能否延年益寿。

我认为,吕后当时找他们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了,要给他们提供优厚的饮食条件、住宿条件以及医疗条件。让他们尽量延年益寿。事实上,当年张良一心求道,但最后发现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他也接受了吕后给他提供的良好的生活条件的建议。商山四皓的情况,应该与张良的情况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吕后不过是答应了给他们养老,因此说动了他们。而刘邦当初召见他们,可没想过要给他们养老,而是要他们干事。而且当时刘邦正在杀功臣。那样的话,不但养老没着落,很可能还有性命之忧,他们当然不会下山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188.html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选择帮助刘备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选择帮助刘备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诸葛亮帮助刘备只因三顾茅庐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乱世,但乱世出人才和英雄,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像司马懿、法正,庞统,周瑜,陆逊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其中之一的诸葛亮。众所周知,刘备请诸葛亮当军师都是三顾茅庐后才将他请动的,但是诸葛亮帮助...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飞是三国猛将,武艺自然不用多说,多次单挑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和吕布大战,少则四五十回合,多则上百回合,从未败过。吕布对张飞很头疼,但也没有办法。因此,张飞是三国唯一一个敢多次挑战吕布的人。张飞这么厉害,他手下的十八骑燕将也不简单,这十八骑...

阿娇最后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阿娇最后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陈阿娇就是金屋藏娇的那位,可谓是大名鼎鼎。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母以子贵”向来是亘古不变的政治法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之所以被卫子夫替代,主要就是因为陈阿娇没有给刘彻生个一男半女,加上其性格张扬跋扈,不可一世,最终上演了一出失宠的悲剧。...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于谦,于明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考取进士,走入仕途。后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叛朱高煦有功,而被委任巡按江西,后被擢升为兵部侍郎。于谦的清廉,当时上至朝廷,下至黎民都广为流传。正统年初(明英宗初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

骆统: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学者,任内有政绩

骆统: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学者,任内有政绩

骆统(193年-228年),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学者,陈国相骆俊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骆统二十岁时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曾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后出任为建忠中郎将。将军凌统逝世后,统领...

辅公祏是什么人?他最后起兵反唐的原因是什么?

辅公祏是什么人?他最后起兵反唐的原因是什么?

辅公祏原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被李渊招降,被封为舒国公。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辅公祏是隋末割据江淮的枭雄,建立辅宋政权。但辅宋源于归附唐朝的杜伏威势力,而且杜伏威就在大唐朝廷任职。辅公祏与杜伏威是生死之交的好兄弟,一起同甘共苦,反抗隋朝,割据江淮。那为何辅公祏要...

有哪些与向敏中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向敏中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府人,北宋初年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宾客,门庭寂...

乾隆和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起义 该起义是怎么出现的

乾隆和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起义 该起义是怎么出现的

对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795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禅位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元嘉庆,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乾隆当时虽然是太上皇。但依旧掌控着实权。但在转年,白莲教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