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0)108

对樊哙为刘邦出生入死,鸿门宴上还救过场,为何最后要投靠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更底层。

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季。所以,当刘邦起兵时,樊哙成为了大哥的忠实追随者。从刘邦身边的小小舍人,到后来的舞阳侯,樊哙的每一次升迁,都是拼命拼来的。在一次次为了刘邦出生入死的过程中,樊哙和刘邦也建立起了很深的友情。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史记》记载,刘邦参加鸿门宴,樊哙听说项庄一心刺杀刘邦,于是急忙拿着铁盾闯入了项羽大营。之后,还一边拔剑切肉,一边向项羽晓以大义。

“我闯营而入,本来是不怕死的。可是,我的主公刘邦是先进入咸阳的,他一心对待霸王您,可是您却听信小人谗言,想杀我的主公。我担心一旦您除掉我的主公,人们会怀疑霸王您的心胸。”

后来,因为樊哙和张良的帮助,刘邦才得以脱离险境。但是,樊哙对刘邦如此忠义,甚至可以说救了刘邦一命。可是在后期,樊哙却变得十分动摇,甚至开始投靠吕后。这是为什么呢?

之一,樊哙本来就和吕后就有脱不开的关系

根据《史记》记载,

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

樊哙因为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所以依靠这层姻亲关系,在所有将领中,和刘邦夫妻的感情最亲厚。通过这条记录,我们可以发现,樊哙和吕后亲厚,那是一定的。因为人家有实打实的戚关系,是吕后的实在妹夫。也正是因为亲戚的关系,使得樊哙和吕后之间,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殊感情。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根据史书记载,

大臣诛诸吕、吕须婘属,因诛伉。舞阳侯中绝数月。

这句话意思是,诸吕之乱平定之后,樊哙的儿子樊伉也被牵连在内。樊哙听说儿子死了,在家伤心了好几个月。樊哙不是一直心态挺好的吗,为什么伤心呢?其实,在我看来,樊哙哪里是伤心,这是寒心啊。

樊哙觉得,自己为了西汉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就因为和吕后结亲,所以家里人也被无故牵涉在内,心里能不难受吗?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从侧面发现,即使樊哙不投靠吕后,樊家人也被其他人贴上了“吕后”的标签了。

第二,刘邦的凉薄,让樊哙寒心

其实,其他大臣们怎么践踏樊哙,樊哙还没那么寒心,樊哙更寒心的是刘邦的行为。樊哙为了西汉的建立,真的立下很多战功了。比如,彭城之战的时候,刘邦都被打得亲戚都不认识了,老婆和老爹都被人抓去了。是樊哙赶快到了荥阳,派人把守广武,和项羽苦战了一年。

刘邦和项羽决战的时候,是樊哙把项羽的兵包围在了陈这个地方,大破项羽的部队。可以说,为了西汉,樊哙立下可不朽的功勋。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然而,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却没有对得起樊哙这份友情和忠心。刘邦在诛杀多个异姓王以后,彻底寒了曾经出生入死的这些兄弟的心,甚至在刘邦快死了的时候,还认为樊哙会在自己死后,帮着吕后杀戚夫人和刘如意。于是偷偷派人去军中斩杀樊哙。

这时候的樊哙在干吗?人家还在任劳任怨地帮刘邦对付卢绾呢。这样的将领,刘邦也忍心怀疑?如果不是陈平这个人善于投机,只是将樊哙关在了长安,樊哙恐怕已经死了。

所以,在刘邦后期,樊哙已经慢慢向吕后靠拢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樊哙也害怕自己哪天就会被刘邦一斧子给砍了,即使自己忠心耿耿,可是那么多死去的诸侯确实真真切切的例子。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第三,樊哙效忠的吕后,是在谋一条新路

樊哙为什么能从一个屠夫变成一个名将?不是因为只会杀人,而是因为他粗中有细,顾大局。根据史书记载,刘邦在咸阳的时候,想占有秦宫的美人,是樊哙先站出来想提醒刘邦,不要重蹈其它人的覆辙。

刘邦在称帝之后,枕着一个宦官睡觉,是樊哙痛哭流涕,劝谏刘邦不要让汉朝重演赵高乱政的悲剧。可以说,樊哙不光是一个武将,还是一个为西汉操心不已的樊大爷。

那么,在权力逐渐转移,刘邦行将就木以后,樊哙逐渐向吕后靠拢,这并非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虽然,吕后对诸侯王打击得也特别狠,但是,除了寒心以外,这并非不是在为大汉的延续在铺路。

而刘邦过世以后,吕后处理政务十分有条理,百姓得到休养生息,朝廷非常高效顺利,甚至没有其他诸侯王或者大臣敢有异心。这不单是权力的把控,更是大汉继续稳定下去的根本。所以,从大局考虑,吕后是一个值得辅佐的新主,也是大汉延续下去的希望。樊哙如此支持吕雉,除了私心,还是存在公心的。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现在看来,樊哙之所以向吕后靠拢,除了无法脱离的姻亲关系外,还因为刘邦本就凉薄,十分寒心。当然,他还是在为整个西汉考虑,好让好不容易建立的汉朝可以持续下去,也是煞费苦心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219.html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的相关文章

光绪皇帝一直想夺取慈禧的权力 光绪皇帝为何没有能成功

光绪皇帝一直想夺取慈禧的权力 光绪皇帝为何没有能成功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绪一直试图把权力从慈禧手中夺过来,为什么却始终没成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出现女性统治国家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在中国近代,通过层层上位,最终站在权力顶峰的慈禧,也一直是人们饱受诟病的人,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慈禧也用实际行动和胆识...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有那么厉害吗

对真实的诸葛亮,真如三国里那般厉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一个神一样存在的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辅佐刘备南征北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无论刘备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诸葛亮都能轻松化解。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始至终他都对刘备保持着绝对...

司马德文:东晋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惨经历?

司马德文:东晋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惨经历?

我国是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随着朝代更迭,产生了数百位皇帝,一般来说王朝的末代皇帝,命运都很悲惨,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也不例外。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同母弟。晋孝武帝驾崩后,太子司马德宗继位。司马德宗天生在智力上有缺陷,不擅长说话,甚至分不清冬夏,这样的...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建武将军。孙河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初擢为武卫都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参与由吕蒙指挥的袭击荆州行动,从讨关羽于华容,招揽...

韩林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与朱元璋之间有何故事?

韩林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与朱元璋之间有何故事?

韩林儿,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韩山童之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小明王韩林儿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之所以说他重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标杆式的人物。元朝末年的时候,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同时官府腐败。因此,天下动荡不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韩山童横空出世。韩...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 清军为什么攻破不了明朝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 清军为什么攻破不了明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忠贤掌权期间,为什么清军无法攻破明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末年社会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宦官祸乱朝政,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恶贼当道,大明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明代的阉宦之祸,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可谓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说到明朝赫赫有...

宁成的一生是什么样?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造成的?

宁成的一生是什么样?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造成的?

在古代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与文官都代表着国家政权的一体两面。宁成,南阳郡穰县人,西汉酷吏。最初做侍卫随从侍奉汉景帝,之后当上了济南都尉,与济南太守郅都相识,宁成效法严格,下属非常害怕他,宁成所作所为很对郅都的胃口,二人也结成了好友关系。公元前150年,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