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汉宣帝对刘贺非常提防是因为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0)109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10位皇帝,前74-前49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宣帝当了皇帝以后,派了张敞等很多大臣去监督刘贺。当张敞把刘贺的日常作为报告给汉宣帝以后,《汉书》上是这样记载的:“上由此知贺不足忌。”也就是说,汉宣帝认为刘贺昏庸无比,胸无大志,因此完全不值得提防。

历史上汉宣帝对刘贺非常提防是因为什么?

但是,汉宣帝虽然是这么认为的,实际上他的做法刚好相反,他对刘贺非常提防,并且连续两次对刘贺进行了打击。哪两次呢?

之一次是当时刘贺被赶回昌邑,不过汉宣帝却不让他呆在家乡,把他迁徙到海昏这个地方,提拔他为海昏侯。表面上是升迁他为海昏侯,实际上是把他从自己的老巢赶走,不让他和家乡的人接触,实际上是把他隔绝起来。

第二次是刘贺到了海昏,汉宣帝依然继续派人监督刘贺。后来,汉宣帝听说,刘贺与人议论当初被赶出皇宫的时候。刘贺很后悔他当初没有当机立断拿下霍光。于是,汉宣帝以这件事为借口,削掉了刘贺的三千食邑。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汉宣帝从来就没有很放心刘贺。

那么,既然汉宣帝并不放心刘贺,为什么又说刘贺“不足忌”呢?

我认为,实际上汉宣帝不是觉得刘贺“不足忌”,反而是他觉得刘贺很危险,必须严密提防。

汉宣帝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对霍光和刘贺之间发生的事情一清二楚,心知肚明。他明白,刘贺其实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霍光之所以废掉刘贺,并不是因为刘贺有什么荒唐的举动。而是刘贺一上台,就按捺不住想夺取霍光的权。两人是因为权力斗争,结果刘贺失败,被霍光给废黜了的。

历史上汉宣帝对刘贺非常提防是因为什么?

为什么说汉宣帝对霍光与刘贺之间的矛盾一清二楚呢?道理很简单。汉宣帝上台以后,采取了一种和刘贺完全相反的做法。他非常小心地处理着和霍光之间的问题,绝不揽权,从而避免被霍光猜忌。如果汉宣帝不敏感,他绝不会对这件事这么刻意。

汉宣帝既然知道刘贺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他当然就不能不提防刘贺,以免刘贺闹出什么乱子。

刘贺除了野心很大以外,他的背景也了不得。刘贺的父亲刘髆是差点儿被汉武帝立为继承人的皇子,他是汉武帝最宠幸的嫔妃李夫人的儿子,他的舅舅是李广利。李广利曾经有一段时间极力运作,试图让刘髆继承皇位。虽然最后失败了,而且还被汉武帝严厉处罚。但是这个背景在那里,刘贺这一支获得朝中大臣及民间认可的程度,显然比身为囚徒的汉宣帝大得多。

而且,大家都知道,汉宣帝当初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霍光觉得汉宣帝没有背景,好控制。而且汉宣帝当初还是个囚徒,整个家族早已被杀得干干净净。

由此可见,从背景来看,大家对刘贺的认可程度,显然是比汉宣帝高的。

正因为如此,汉宣帝才会觉得,刘贺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

既然刘贺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汉宣帝当然不会不提防他。

既然汉宣帝对刘贺那么提防,为何史书上却说,汉宣帝认为刘贺“不足忌”呢?

我认为,史书上记载汉宣帝认为刘贺“不足忌”这件事,肯定是真的。也就是说,他肯定对大臣们说过这样的话,史书才会记下来。

那么,汉宣帝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

历史上汉宣帝对刘贺非常提防是因为什么?

我认为,汉宣帝是有意说的。他这么说,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妖魔化刘贺。

在这一点上,汉宣帝和霍光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当年霍光就是通过妖魔化刘贺,然后废掉了刘贺的皇位。他列举列举了刘贺自当皇帝以来,在27天之内,干了一千多件坏事。很显然,这就是霍光妖魔化刘贺的表现。而霍光也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如愿以偿地废掉了刘贺的皇位。

汉宣帝深得其道,因此也就继续妖魔化刘贺。说刘贺“不足忌”,就是说刘贺这个人,没有当皇帝的能力,品德又恶劣,因此当不了皇帝。既然刘贺没有当皇帝的能力,那么,如果他有什么异动,汉宣帝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打击他。如果某个大臣想拥戴刘贺,肯定是非常错误的选择。

也正是有这样的考虑,所以汉宣帝才会一边妖魔化刘贺,一边又对刘贺严密提防,严厉打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223.html

“历史上汉宣帝对刘贺非常提防是因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李白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 李白家里做是什么的

李白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 李白家里做是什么的

还不知道:李白为何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爹是干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白是个正儿八经的富二代,据考究,李白的老爹李客,在唐朝是搞盐和茶叶生意的。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就好比沙特那帮搞石油的大佬们,手里攥着的都是硬通货啊!所以说,李白他们家非常有钱,至少李白小时候,他...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孙礼早年被曹操征为司空军谋掾。历任河间郡丞、荥阳都尉及山阳、平原、平昌、琅琊、阳平各地太守,后入朝任尚书。他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魏明帝驾崩后,孙礼...

乾隆和康熙儿子不少在位又长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儿子夺位

乾隆和康熙儿子不少在位又长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儿子夺位

对乾隆和康熙都在位六十余年且儿子都不少,为何乾隆儿子没有争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与康熙虽然都在位长达60多年,但是乾隆朝却没有像康熙晚年那样出现诸子为了争夺皇位展开激烈争斗,这又是为何呢?下面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乾隆寿命太长去世时儿子并没有剩多少,而且乾隆没...

有哪些与张飞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张飞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

周瑜死后他的孩子是什么下场?

周瑜死后他的孩子是什么下场?

周瑜,东汉末年名将, 算是世家子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真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性度恢廓”的文武全才,并非如《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那样小肚鸡肠。周瑜辅佐孙策扫平江东六郡,赤壁之战击败曹操,江陵之战逼走曹仁,绝对算得上一代英才,只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6岁...

罗汝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罗汝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罗汝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别号曹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上半年,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的李自成,在起义军内部来了次大清洗。不少不愿意完全成为李自成部下的起义军将领被干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自号“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的罗汝才。在当时,...

赵云刺伤周仓三次都没有杀他,是为了什么?

赵云刺伤周仓三次都没有杀他,是为了什么?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武艺高强,一向以枪快著称,在战场上,敌将往往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已经死于赵云枪下,这里面,包括比较厉害的高览和朱然,都是被赵云一枪毙命。赵云曾在卧牛山一枪刺死裴元绍,连刺周仓三枪,没...

隋炀帝在后世的评价怎么样?隋朝的覆灭跟他有何关系?

隋炀帝在后世的评价怎么样?隋朝的覆灭跟他有何关系?

隋炀帝杨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至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杨广是一个亡国之君,他在位期间,连续大兴工役,掘长堑、置关防、营建东都、广筑离宫、开...